分享

史话勾沉:漫谈金华古城

 弯刀书斋 2019-07-22
“水吞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  

    “诸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腾空驾云,高为潜岳。雄压万峰,左右分支,回峦列巘,连屏排戟,拱卫四维,面南诸峰书重,近者横如几案,远者环如城郭,郭外双溪莹带,众水汇合,弯环流衍,注于瀔水转浙江矧郡。”——清宣统元年(1909年)《金华府志》

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古城拥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悠久名城!大区位上,金华'扼闽赣、控括苍、屏杭州”,地理位置险要,有“浙江之心”的美誉。选址伊始,古城充分考虑到周边的山水格局,堪称“天造地设者也”。

金华古城选址分析(参考明万历六年《金华府志》绘制)

 从“临江小城”到“两浙大城”

金华古城中以子城(俗称古子城)最为久远。古子城是金华的城市之根,也是金华悠久历史的见证,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以前。

金华古子城(摄于金华博物馆)

   “婺州旧有子城,在大司前谯楼巷至星君楼、大司后披仙台一带,周长四里。                                                                             —— 明万历《金华府治》

     至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兴建婺州罗城,此后子城作为军事防御线的功能被取代。唐宋时期,古城内府衙、庙宇、楼榭林立,古城格局逐步得以奠定,形成了子罗双城并置的格局。

及至明清,金华古城形成了“大城”的概念,这一时期,金华城曾多次修筑。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修缮府城,置垛二千五百五十四处,敌台十五座,庐五十间以守望。修筑后,有“两浙城池唯婺为首”之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载:“府城墙长一千七百零五丈八尺,高约二丈三尺,基宽近三丈,面广九尺多,垛高五尺”(按清制度量衡,1丈=3.2米,换算为城周长约5458.6米,高约7.4米,基宽约9.6米,面广约2.9米)。城门南有八咏门、清波门、长仙门,东南有赤松门,西南有通远门,东北有旌孝门、西有迎恩门;关闭双溪门、至道门、清河门、天皇门(亦称天柱门)。这些城门的俗名正是金华古城与金华其他地方文化关联的见证:如迎恩门俗称兰溪门,旌孝门又称义乌门等。

金华府治图(引自清康熙二十二年  《金华府治》)

           历史文化遗存荟萃

金华古城内现存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永康考寓等市级文保单位6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40余处。除此之外,一些地面已消失的各时期重要建筑遗址同样具备较高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考证和发掘。黑瓦白墙,马头翘角,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井一碑,皆是意境,皆有风情,诉说着千年的记忆。

千古风流八咏楼

 城建之始,子城西南侧筑有玄畅楼,亦即八咏楼,于齐隆昌元年(494年)由沈约始建,兴于南宋,元代毁于火灾,明万历间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1984年大修。

八咏楼是金华最有名的楼宇,历代文人墨客为其题咏,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南宋词人李清照《题八咏楼》,除此以外,她还作《武陵春》一词,细腻浪漫的婉约词人定义了金华重要的历史记忆之一——“八咏楼望双溪”。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航拍视角下的八咏楼与双溪(婺江)   (作者自摄)

原金华的老地标:万佛塔

万佛塔,相传为北宋嘉佑七年至治平元年之间所建,原址在金华市区塔下寺山坡上(后为021医院所在地),初名密印寺塔,因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块砖上雕有不同的精美如来佛像,一排排地结跏跌坐在莲台上,期数万记,故称“万佛塔”,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

有趣的是,整个罗城的形状来看,其形如一宝葫芦(一说是帆船),万佛塔所在位置恰为其腰眼所在,而万佛塔与太平天国侍王府西侧(古为千户所所在)正好与金华人民的精神象征尖峰山相对,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基于对古城内外格局关联的思考,抑或是对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考量呢?

金华原地标——万佛塔(旁有永福寺,皆在高地之上)

“小邹鲁”之历史见证:丽泽书院

      金华古城素有“小邹鲁”之称,其源起正是“婺学”兴盛之时。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大儒正是在金华古城兴办书院,“婺学”得以迅速发展,最有名的莫过于存世470多年的丽泽书院,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所培养的婺学后人众多,使古城学术思想蔚然成风,由此金华古城浓郁的文化氛围一脉相承,近代名人黄宾虹、邵飘萍等人求学生涯都与此关联,乃至今日,古城及周边的教育氛围仍很浓厚,不得不说金华“小邹鲁”是有所传承的

     吕祖谦                            黄宾虹                         邵飘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