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金华古子城

 昵称45109175 2021-08-23

婺学正源,走来北山四先生】

一条婺江,儒学渊源流长
“邹鲁”南渡,讲学群起
范浚“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
开“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吕祖谦创金华学派
立丽泽书院,婺学盛行

我在古子城万佛塔边
将一双渐渐老化的眼睛睁大端详
宋元“北山四先生”
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
先生与门生并肩

我看到您们眼里
为圣门事业“立志须同古孔颜”
我看到四方学者
为儒学,理学来北山求教问疑
您们上记师言
“治学必有真实心地”
您们下启门生
“为学立志贵坚”

您们用枯瘦的筋骨
把北山抱进怀里
豆灯下,问辨中
用一生的治学
将朱、吕理学思想融合光大
用等身的著书立说
成婺学正源,流出一张
婺州理学之邦的名片

我走进古子城
越走越觉得寺府楼巷
邹鲁遗风默默
千年沧桑,墨香深沉
一个儒学重镇的根
扎得很深很深

侍王府,一条龙盘在古子城】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已远去一百七十年
洪秀全、杨秀青、石达开
一场天国的梦只做了十三年

天京的王府、各地侍王府
早已灰飞烟灭
惟有金华古子城里
一座天国的王府,敞开大门
让人看苏浙农民起义的碎片

照壁相迎,古柏参天
黄墙红柱,壁画绚丽
侍王李世贤还坐在宫殿里
太平一统,一面曾在苏浙农民起义中
疯舞的白旗,成侍王队伍浩荡的背景
"男将女将尽持刀,
同心放胆同杀妖"
将士的血渐渐变黑凝结在
反清、反封建、反外侵的昨天

青石浮雕的五爪金龙,是你王的威严
正门外巨大的照壁,让人想起
古子城曾经的旗帜招展,一壁江山
只是侍王府还不够坚硬
支撑不起这场农民起义的重量
一个王的梦想成为古子城的永远

酒坊巷,巷深处处有佳酿】

酒坊巷的牌楼一脸沧桑
打皱的皮肤正返老还童

一条石板路虽短,房子也低
岁月却很长,走出的人很高大

这里座落着蒋瑞山黄人望汤恩伯
胡步蟾方正南金品黄邵飘萍的故居

这里有试馆,有考寓
还流传着聂小倩的故事

这里曾驻18家抗战刊物
呐喊的喉咙里喷着润墨的酒浆

这里酒坊巷酿出的酒
曾飘香在《金瓶梅》里

寿生的酒在此变红
流经血脉,浸润骨骼

巷张开口,用酒饮尽夜色
黎明起,一只鸟停在老树上歌唱

八咏路,水墨画卷透着古玩的魂】

井及清泉,八咏路就有拦路井
山不亏篑,桐齐坊就可出状元
我未能用清泉洗去脸上的汗水和尘埃
目光随脚步延伸至路中的八咏楼

台头仰望,仿佛看到一群文人墨客
面临婺江,会文抒情
溯水流三派,赋诗题咏
让古子城谛听
双溪纳潮,落帆金华
流水翻响“四声”“八韵”
让古子城回望
南岭苍翠,水通南国
一幅水墨画卷怎样用墨水、酒水
用江水、泉水,用婺剧点晕


我漫步这古玩一条街,古的东西
往往让时光转得缓慢
石板路走出岁月痕迹
两傍的旧墙长出藤蔓青苔
那些好像合不拢,关不密的门窗
幽暗中飘出各种古玩的魂
在字画、木雕、石器、玉器、钱币上
找到自己,借助一夜春风
在八咏路攫取了一块抬高身价的领地

走在八咏路,我仿佛又看到
李清照登上八咏楼,正吟着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彩虹桥,从北的古老跨向南的现代】

一座彩虹桥,用鲜艳的彩虹情色
让人从江北的古老跨向江南的现代

南,崭新的中国婺剧院倒映在水面
如一只彩蝶唱着经典的“婺剧”
在江面上翩翩起舞
不远处的万达广场,高楼的灯火
点亮五颜六色的生活

北,移地新建的万佛塔
成为古子城的新地标
古色古香中迎进维系尘世的菩萨
古子城又添了香火
有了通向无穷远的世界

肯定的是,一枝脱胎换骨的莲
结出追溯记忆的莲子会在心中发芽
通向瓦蓝天空的万佛塔
定能镇住尘世的妖魔鬼怪
庇佑婺江的平安通达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