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只有东阿阿胶能称为“阿胶”

 Killer_leon 2019-07-23

阿胶一词,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在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书中将阿胶列为“上品”,并称其“久服,轻身益气”。而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阿胶为主药的经典验方多达50余首。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更是明确指出:阿胶需要“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文化源远流长,自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在我国的药用历史长达三千余年。历经千载而不衰,阿胶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是不是所有产品都能叫“阿胶”呢?这就要从阿胶的发源说起。

阿胶,东阿之胶。胶是古先民在狩猎与劳动中,熬制动物角与皮时发现的具有较强粘合力,并可食用,且能治疗某些疾病的稠状物。现代药典将阿胶定义为:以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也”;清·吴仪洛《本草从新》载有“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清末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曰:阿胶出山东东阿县,以纯驴皮、阿井水煎之,故名阿胶。其色光洁,其味甘咸,其气清香,此真阿胶也。众多史料表明,正宗阿胶必须是产自东阿之地,也就是说只有东阿县所产的阿胶才能称为“阿胶”,其他产品则不能称之为“阿胶”,原因就在于熬制阿胶的水,只有东阿那里有。关于这一点,东阿阿胶就具有很高的话语权。

自汉唐至清,东阿阿胶都一直是作为皇家贡品的存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已经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为什么它能成为贡品,原因就在于东阿阿胶是“出东阿,”是由东阿地下水熬制而成,而这也正是它能够成为道地阿胶的关键所在。

南朝·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曰阿胶也。”东阿阿胶发源并盛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且必须采用东阿地下水熬制。东阿地下水系泰山、太行两山山脉交汇之潜流,泰山之阴,太行之阳,阴阳相济,相对密度 1.0038,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易除尽杂质,胶质纯正,宜人体吸收。李时珍在书中称此水“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同时现代研究表明,东阿地下水立方米比一般水重3.8千克,矿物质含量则高于一般水质几倍乃至几十倍。正因为东阿地下水“性趋下,清而重”,所以熬制过程中,杂质上浮,制作出的成品东阿阿胶质地纯粹,同时其中的大量矿物质可助药性发散,能够使阿胶的疗效更迅速。正因如此,才有说法是只有东阿阿胶才能称为“阿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