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脊八法(下)

 静观vqeg2il1nk 2019-07-23

“山有脊梁不塌方 虎有脊梁敢称王”,在上篇中,我们学习了练脊八法的前四法,也就是拉伸、和合、展开和旋转,今天,我们继续通过“少林武八段锦”来了解练脊八法的其余四法,从而全面的掌握脊柱的运动特点。

 少林武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通过禅一老师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式的关键要点在于脊柱的“反弓”,从颈椎、胸椎、腰椎到尾椎,呈现出一个“反弓”的形状,通过整体“反弓”这个动作,彻底的锻炼我们平时很少练习到的脊柱相关肌肉群,并且矫正脊柱的病理状态。在中国传统运动功夫中,有一个动作叫做龙形,是运动养生保健的重要动作,动作要点和此一致,区别之处在于开步大小,所以说,可以称少林武八段锦中的本式动作为“大龙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练脊第五法,为反弓脊柱。

 少林武八段锦第六式:双手攀附固肾腰。看到这一式动作,很多朋友就彻底知道什么是“对称之美”了,如果说第五式是反弓,那么这一式就是正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弯腰动作,其要求是在弯腰的同时,尽量放松腰椎部肌肉群,把力量放在下肢,防止腰椎受力过大,出现腰椎间盘损伤,这样既锻炼了脊柱,又不伤害脊柱。所以说练脊第六法,就是正弓脊柱。

 少林武八段锦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如果说前六式动作是对脊柱的大幅度调理,那么这个动作就是脊柱的微调了,或者称之为脊柱的蠕动,在本式中,要求出手时脊柱微下落,收手时脊柱微上升,同时要以脊柱催动肩膀、以肩膀催动手臂来完成动作,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脊柱好像处于一个缓慢“蠕动“的状态。这一式动作,可以说是对于脊柱的微调,调理脊柱一些细小的损伤,所以说,练脊第七式,就是蠕动脊柱。

少林武八段锦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为少林武八段锦的最后一式,可以消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抛开其他,我们但从动作外形讲,此式动作主要就是颠动脊柱,分为慢颠和快颠,之所以用颠不用震,是因为震动脊柱容易使脊柱受损,颠动脊柱相对柔和,能够缓解脊柱肌群的疲劳状态,所以练习之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柔和性。从本式动作,我们可以知道,练习脊柱的第八法,就是颠动脊柱。

 练脊八法,伸、合、开、旋、反、正、蠕、颠。八个动作,充分利用了脊柱的生理特性,符合脊柱的运动特点,且具有中国古典的对称之美,也诠释了生命的自我完善性。你可以不学习少林武八段锦,但是不能不知道练脊八法,因为练习任何功夫,脊柱总要有其中的一种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