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八段锦

 水木年华138 2016-12-04

少林八段锦


少林八段锦功法有什么特点

少林八段锦在传统八段锦的基础上及沿袭了传统的特点同时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掌握这种特点,会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少林八段锦,从而更快更好的掌握它,进而让它为我们的色身和心灵服务。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少林八段锦的特点:


动作方面:

    少林八段锦对于普通人员仅仅作为健身来说,首先接触到的是肢体运动,通过肢体运动可以使我们的筋骨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五脏六腑从新得到有效的梳理;人体的经络得到疏通;气血进一步调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动作主要表现形态是姿势端正,易于掌握,招数圆润,没有棱角。整套动作看起来就像中国传统书法一样,既有正楷的横平竖直,也有行草的圆润柔和,每一式动作当中方圆相应、松紧结合。

    以少林八段锦第二势“左右开弓似射雕”为例:两手自胸前膻中穴开弓至身体两侧,再从身体前面弧形下落,动作既有横平之态,又有弧形之姿。在方正中体现开弓时抻拉之力,回收时体现松柔圆润之美。在初学阶段要掌握每一式的动作要领,先求动作规范,再讲究动作圆活,先体会柔和缓慢,再体会动静相兼。要求动作不僵硬和拘谨,在思想放松的基础上,在动作上也要表现出舒展大方、轻松自在的形态。一开始讲究肢体的放松,逐渐过渡到脏腑的放松。当然这里面需要说明的就是放松不是完全的松懈,在某些动作状态中还要要求放松中有紧张,这种紧张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的上托、“左右弯弓似射雕”的马步拉弓、“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单手上举、“五劳七伤往后瞧”的转头旋脊、“攒拳怒目增气力”的冲拳与抓握、“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脚趾抓地与提肛等,都体现了这一点的要求。

    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抻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的强度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习练时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动作不要毛糙,讲究动作缓慢,将每一式都做到清晰明确。要求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既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又如春蚕吐丝相连无间,使人神清气爽,体态安详,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


气息方面:  

  少林八段锦初开始练习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要刻意追求气息的细、匀、深、长,不要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以免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等现象。尽量做到呼吸顺畅,不强吸硬呼。

  动作熟练以后逐渐将呼吸从自然呼吸过渡到腹式顺呼吸,最后达到腹式逆呼吸,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操作方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膈肌下降。呼气时膈肌上升、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呼吸原则,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的变化交替处采用闭气。如“两手托天理三焦”一式,两手上托时,吸气;保持抻拉时,闭气;两手下落时,呼气。呼吸的调整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动作与呼吸的配合要顺其自然,在循序渐进中进入不调而自调的状态。呼吸和动作的关系用师父所说的心法就是:一动一呼吸,不动暂闭气。希望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领会到这种心法的奥妙。


神意方面: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本功法每势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了意动形随、神形兼备。动作还要求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练习少林八段锦时对于神意的要求不是固定不变,僵死的,而是随着不同的习练阶段,神意不断在发生着变化。在练功初期,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规格和动作要点上,这一阶段动作要正确,路线要准确;在功法提高阶段,意念活动主要在动作的风格特点和呼吸的配合上,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肌肉感觉由紧到松;在功法熟练自如阶段,意念活动随呼吸、动作的协调而越来越自然,做到形与神和,意与气和。在松静、愉悦的心理条件下,在似守非守的意念活动中解除各种紧张状态,做到功法自然流畅,从容自如。这样才能使动作、气息、神意达到高度协调一致,从而真正体会到少林八段锦的真谛。  

 

少林八段锦功法的手型、步型

1、拳: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这个动作又被称之为“握固”。在武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中被采用。

2、自然掌:五指自然伸直,稍分开,掌心微含。这个掌型在武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臂单举” 等均被采用。

3、八字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节屈收、掌心微含。这个掌型在武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被采用。

4、爪: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这个爪型在武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被采用。

5、大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鞋长2、5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这个动作在武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被采用。

6、偏马步:是从马步转换而来,姿势是一腿弯曲,一腿微屈,身体重心移向一侧腿。

7、弓步:一腿向任何方向迈出一大步,同时膝关节弯曲成90°左右;另一腿伸直,全脚掌着地,上体与地面垂直。这个动作在武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被采用。

 

8、踮脚:脚后跟垫起,仅用脚尖支撑。本动作在武八段锦“背后七颠百病消”中被采用。

 

跟着禅一练功夫-少林八段锦习练要领

少林八段锦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要领,通过这些要领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少林八段锦的练习,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

              

力求动作规范 

     要求在练习少林八段锦对于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初始阶段,基本身形的锻炼最为重要。本功法的基本身形,通过功法的预备势进行站桩锻炼即可,站桩的时间和强度可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康状况灵活掌握。在锻炼身形时,要认真体会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和要领,克服关节肌肉的酸痛等不良反应,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条件,为学习掌握动作打好基础。在学习各式动作时,要对动作的路线、方位、角度、虚实、松紧分辨清楚,做到姿势工整,方法准确。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特别是对老年人群和体弱者,更要注意。

学会放松:

    所谓的放松不要仅仅理解为关节肌肉的放松,还包含有人体脏腑的放松,进而达到精神上的大放松。当然放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它需要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思想上的放松与肉体的放松结合起来,思想上的放松和诱导可以很快使身体达到放松,反过来身体的放松也会进一步加速精神上的放松。这里面就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的体会和理解,比如“左右开弓似射雕”的动作,在拉弓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犯的毛病是自觉不自觉地上肢紧张,造成挑肩架肘的错误姿态,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之前给自己一个信号:肩松,肘松。可能在以后练习的过程当中还会犯这样的毛病,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慢慢的就会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放松。所以说放松是由内到外、由浅到深的锻炼过程,使形体、呼吸、意念轻松舒适无紧张之感。


学会动中求静

    静是指思想和情绪要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放松与入静是相辅相成的,入静可以促进放松,而放松又有助于入静,二者缺一不可。在一般状态下,肢体运动参与越少,人的思想就越容易进入到静的状态,但是如果肢体运动很多,人们要想在运动中保持静的状态,就需要一段时间有意识的锻炼了。

    这里面呢我给大家说一些锻炼的窍门,在刚开始练习的初期,不要去想思想的放松,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动作上,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等到动作已经烂熟于胸,不需要思考,动作就会自然产生,这个时候再要求自己思想入静,你忽然间就会发现,越强迫自己放松,其实自己越会紧张,如果把心先放在其它方面,慢慢的就会发现,放松其实是自然的事情,所以说所有动作要发乎于自然,形体自然,合乎于法,一动一势要准确规范;呼吸自然,要莫忘莫助,不能强吸硬呼;意念自然,要“似守非守,绵绵若存”,过于用意会造成气滞血淤,导致精神紧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需要习练者在练功过程中仔细体会,逐步把握。


不可忽视预备势的练习

  少林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在很多武术功法当中其实都有闪现,太极拳界称它为“太极桩”,气功养生界称为“三圆势”或者“抱球势”。其内涵极为丰富,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可称得上是“练功第一桩”。

    少林八段锦把它作为预备势的寓意有三:一是作为基本身型;二是作为基本动作;三是作为基本功。“基本身型”是指躯干的静止状态。此势最具有代表性,要做到虚领顶劲、颈直脊竖、沉肩坠肘、涵胸实腹、中正安舒。“基本动作”是指最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预备势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间和动作的节分处反复出现,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练好该势可直接提高功法的演练水平。“基本功”在这里是指练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通过预备势的站桩练习可以得到解决,所有的练功原则、要领、要素都可以得到体现,对提高练功效果有一定作用。

  以上“三个基本”确立了预备势在八段锦功法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预备势不仅仅是为练功做好准备,而且与整套功法的关系极为密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加强练习。练好预备势要注意把握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克服由于站桩出现的肌肉酸痛、关节麻木,卸掉全身的拙力。这一阶段又被称为“换劲”,就是养成将自己身上的僵力换成巧劲。一般人训练需要三周左右,第一周比较痛苦,第二周身体逐渐感觉轻松,第三周腰腿、臂膀开始显得有力,舒适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步是在前阶段练习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与肢体的放松和入静。放松与入静,松是前提,要从头到脚到手节节松开,由里往外松透,并向周边扩散直至毛孔。入静主要是去掉杂念,“收猿心,拴意马”,做到心平气和,专心练功。放松与入静是有层次的,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花几年的功夫,有的人练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见,不认真练习,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第三步是随着放松、入静的加深,呼吸开始变得缓慢,内气开始启动,逐渐进入静养状态,此时“只求恬淡,不求虚无”,不可贪婪,见好就收。长久练习全身自会力气大增,精神焕发,其乐融融。需要注意的是,练习中不提倡两眼垂帘,不允许闭眼。运动量以感觉舒适为度。练习中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抖动等不舒服现象,应马上中止练习,进行调理,避免出现偏差。

要重视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

  脊柱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主掌着形体运动。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因此,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两肩胛脊中间空窍),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与全身经络相连,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脊柱的运动真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八段锦的练习中,谁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谁就抓住了八段锦的精髓。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结合每势动作提示如下:“预备势”:预备势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整个脊柱犹如连珠,上下节节贯穿,对拉拔长。“两手托天理三焦”: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中至夹脊。“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腕交搭夹脊放松,开弓竖脊劲达夹脊。“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中至夹脊。“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掌扶按悬顶竖脊,展肩后瞧劲达夹脊。“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扶按悬顶竖脊,侧倾俯身拉长腰脊,环绕转身旋转尾闾。“两手攀足固肾腰”:起身脊椎对拉拔长,俯身脊椎节节放松。“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悬顶竖脊,左右冲拳脊柱拧转。“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脊椎节节拉长,下颠椎间微震。收势:脊柱放松,还原收功。对于文中所讲内劲,不可理解为是用力,用力则僵,气血不通,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内劲应理解为神、意、气的化合物。

要练更要养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习练本功法,在求动作姿势工整、方法准确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好姿势的高低和用力的大小,对有难度的动作,一时做不好的,可逐步完成。对于呼吸的调节,可在学习动作期间采取自然呼吸,待动作熟练后再结合动作的升降、开合与自己的呼吸频率有意识地进行锻炼,最后达到“不调而自调”的效果。对于意念的把握,在初学阶段重点应放在注意动作的规格和要点上,动作熟练后要遵循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原则进行练习。       

    练与养,是相互并存的,不可截然分开,应做到练中有养、养中有练。特别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数量,把握好强度,处理好“意”“气”“形”三者的关系。从广义上讲,练养相兼与日常生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将有助于提高练功效果,增进身心健康。

最后持之以恒最重要 

    少林八段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和运动强度。因此,在初学阶段,习练者首先要克服由于练功而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如肌肉关节酸痛、动作僵硬、紧张、手脚配合不协调、顾此失彼等。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对动作细节更加注意,等等。

    在初学阶段,本功法要求习练者采取自然呼吸方法。待动作熟练后,逐步对呼吸提出要求,习练者可采用练功时的常用方法——腹式呼吸。在掌握呼吸方法后,开始注意同动作进行配合。这其中也存在适应和锻炼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最后,逐渐达到动作、呼吸、意念的有机结合。由于练功者体质状况及对功法的掌握与习练上存在差异,其练功效果不尽相同。良好的练功效果是在科学练功方法的指导下,随着时间和习练数量的积累而逐步达到的。因此,习练者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合理安排好运动量。

    所以说少林八段锦怎么才能练好,产生效果呢?下面我用师父的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持之以恒对于功法所产生的作用。

挖井的秘诀

     师父很少有时间跟我们聊天,更别说和我们讲佛法了。多年以来,由于长时间的熏陶,在师父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的,有一天晚上,奇怪的没有客人来打扰,我也有幸坐在师父对面和几个师兄弟一起喝茶,同时少有的谈一些深层次的话题,在谈到修行的时候,师父说:“在家人经常会批判和尚的懒惰,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简直成懒散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它的误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它几十年你就真有了功夫,好了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我很惊讶,师父居然也有闲情雅致给我们讲故事了,师父说,从前有个村庄大旱,村里的井都干了,族长召集大家号召大家选地方挖井,有的家里面劳力多,就挖了好几口井,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有水,全村只有一个娶不上媳妇的单身汉挖出了水,就有人好奇的问他,你怎么挖出水了,单身汉不予回答,最后没办法开大会,族长代表全村人郑重的问他,你到底采用了什么秘诀挖出水了,今天必须说出来跟大家分享,这个人实在没有办法就说:“我真的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我挖一口井就使劲往下挖,挖的比较深而已。”

 

       师父讲完我们都默不作声,都在反思这个故事透出来的禅理。现在成为一个英文单词的“功夫”,常常会被人认为是花拳绣腿、弄刀舞枪,其实佛家里面很早就有功夫这个词,坐禅就是功夫的一种表现形式,推而言之,什么叫功夫,功夫就是认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不放弃,坚持做久了功夫自然就出来了,莫不闻成语讲“要想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