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
但见无为,为要妙, 性命,必须:双修, 功夫,还要:两段。 金丹之道, 修命之道,即:有作之道。 修性之道,即:无为之道。 有作之道, 无为之道, 始于有作者, 造命之学, 盗,鸿蒙未判之:始气, 扭,天地造化之:枢机, 返,二十四气之:节口, 回,七十二候之:要道。 此事: 天地,不能:知, 鬼神,不能:测, 蓍龟,不能:占。 虽,天地、鬼神、蓍龟, 人,焉得而能:见之! 终而无为者,用:无为之道,以修性。 修性之道,抱元守一,万物皆空, 如鸡抱卵,如蚌含珠。 功夫到日,至诚前知,慧心大开,声入心通, 吉凶先知,祸福预晓,谁不知之。 但人只知:无为之道,为要妙, 而,不知:有作之道,是根基。 不知:有作, 而只:无为; 不但,不能:修命, 而亦,不能:修性。 纵有所修, 只可修:后天气质之性, 岂能修:先天根本之性? 根本之性,即:天命之性。 本来,性命一家,并无两事。 因交后天,阴阳相离,一而成两,性命各别。 于是:性不能顾命,命不能顾性。 命为物夺,不能自主,性亦:由此而乱。 性乱命摇,邪正相混,理欲交杂, 假者用事,真者退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阴气剥阳于尽,而:性命倾丧。 故金丹之道,必先有为, 于其:后天中,返先天, 还我:原来命宝。 命宝到手,主宰由我, 不为:造化所移。 于是:抱元守一, 行其:无为之道, 以了:真空本性, 直超:最上一乘之妙道。 |
|
来自: 昵称4094510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