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负面影响||云心理

 Dxy360 2019-07-23

从小到大,紫藤都很优秀。

中小学成绩一路领先,高考进入北大,毕业后自己创业,企业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她发现自己就像穿上了红舞鞋——无法停止高强度的工作。她内心有个信念:不优秀,不配活。

她理想的生活是:事业小有成就,有一个懂自己的爱人,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现实是,她年过30,依然独身一人,人生常态就是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

从小到大,海棠都觉得自己很糟糕。

她对自己的感受是:又丑又胖,学渣,没人喜欢。小时候,常常因为学习不好、练琴不努力被母亲打骂。初中时给男生写情书,被班主任告诉母亲,母亲骂她不要脸。在国外留学的四年,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但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糟糕透了:两段情感,都遭遇渣男,对方出轨、家暴、借钱不还,全方位虐待她。她自身也一堆问题:自残、暴饮暴食、抽烟、过度消费。

紫藤和海棠,都有一个高度自恋的母亲。只是,紫藤的母亲一直疏离冷漠,让她觉得母亲永远靠不住。海棠的母亲喜怒无常,她得时时提防来自母亲的攻击与羞辱。

在《母爱的羁绊》中,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发现,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自我发展、工作成就、亲密关系、养育方式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自我发展和工作成就方面,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往往会发展成两类人:一类是高成就动机型,一类是自我破坏型。紫藤是前者,海棠是后者。

01
高成就动机型女儿

这样的女儿外表是女强人,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功成名就、日理万机上,但是在内心并不因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满意和自在。若无法完成自己或其他人认为重要的事,她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断地在无能感中挣扎。

高成就动机型女儿日理万机、疯狂工作,但这可能成为一种类似于酗酒、药物成瘾或暴食症的自我破坏行为,它一样会让人对痛苦麻痹。表面上表现得坚强不屈,也许是想逃避内心缺乏价值感带来的空虚和痛苦。

这一类的女儿往往发展出一种外部认可机制,没有办法从内部认可自己的能力,往往会屈服于努力奋斗以获得他人认可的诱惑。但如果认可来自于外部,女儿并不能真正拥有它,也就无法控制它,它随时有可能被别人夺走,这迫使女儿不断努力。

很多女儿害怕给自己认可。即使偶尔肯定一下自己,也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自恋,她们担心自己在模仿母亲。其实,这一类女儿有相当多的真实成就,毕竟她们一直那么努力。她们需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这不是自恋,这是一种自我肯定。

高成就动机型女儿,不能给自己肯定的另一个原因叫做“冒名顶替综合症”。延伸阅读《咨询实录:我是个骗子!

有这种症状的人,无法认可自己的成就并公之于众,不管她的成就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但她仍然相信,要么她不配获得成功,要么她只是个骗子。这种行为,是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被母亲当作妒忌对象的后遗症。

02
自我破坏型女儿

自我破坏型的女儿一般具有这些特点:动不动就放弃;用各种成瘾物来麻痹痛苦;在自我破坏的生活方式中无法自拔;成就水平很低等。

这些自我破坏的行为模式和情绪问题,往往是为应对不健康的教养方式而形成的生存策略。很少有人刻意地进行自我破坏,但如果一个女孩缺少母亲的支持和教养,她就很可能在理解和处理自己情感问题上遇到了困难。

小的时候,孩子往往相信妈妈掌握着所有的真理,能够解答所有的问题,如果妈妈不喜欢自己,孩子就会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而且很无能。

由于正常的情感问题被掩盖而没有得到解决,女儿开始寻找防卫机制,以应对自己的不快、悲伤和空虚感,她也许会变得抑郁,或者出现饮食失调、药物成瘾、酗酒等问题,借以对痛苦和无能感进行自我治疗;或产生情绪失调,以掩盖痛苦的根源,将注意力转移开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自己情感麻木、无动于衷。她依旧无法处理正常的事物,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自己毫无价值的感觉。她用破坏性的行为把别人推开,让自己变得孤独、空虚。

自我破坏行为不是源于能力和技巧不足,它是一种内在的斗争。你确实想做点什么,但内心的声音说你做不到,或者不应该做。

表面上看起来,高成就动机型女儿事业有成,自我破坏型女儿一事无成。但其实,在内心深处,自我破坏型和高成就动机型是一对双胞胎。虽然她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她们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却是一样的。她们可能都有抑郁、焦虑、体重异常、健康状况不佳、有压力、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都内化了“成就比人品更重要”这一观念,都得面对内心的那些消极的观念。

但为什么有些女儿成为高成就动机型,而另一些却成为自我破坏型呢?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发现,多数情况下高成就动机型女儿生活中有一个特殊的重要他人。这个人可能是奶奶、姨妈、爸爸和其他亲戚。这个人能帮她树立积极观念,并抵消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消极观念。这个特别的人往往慈爱、富有同情心,很会照顾人。自我破坏型的女儿生活中常常缺少这样一个人,即使有相处的时间也不足以改变状况。

有人说,儿女的婚姻幸福与否,是对父母养育水平的最终检验。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恋爱也有着诸多不良影响。

因为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充足的爱,女儿经常会用不合适的恋爱关系来填补她们的情感空白。很多女儿会认为“爱意味着别人能为你做什么”,或者“你能为别人做什么”。许多女儿无意识中根据这一扭曲的定义来选择伴侣,从而建立起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也有可能根本无法建立关系。

高成就动机型女儿,常常会无意识的寻找那些需要照顾的男人,她们被“我能为你做什么”这样的互动关系所吸引,成为一个照顾者。当她能够以某种方式照顾伴侣时,会觉得自己在一个熟悉的、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因为,一个依赖她的男人,是不会抛弃她的。作为回报,她希望男人能反过来填补她的情感空白。但是,这从来都不会发生,更常发生的是,这个男人越来越苛刻、越来越不成熟。女儿最终会愤恨不已、身心俱疲。

自恋母亲的女儿还会成为恋爱关系中的依赖者,她需要寻找一个能填补自恋母亲留下的情感空白的伴侣,也就是寻找另一个妈妈。依赖型女儿永无止境的要求、极度的不安全感让对方窒息。她希望对方时时刻刻和她在一起,满足她的所有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对方做不到时她就会生气,她会体验到和小时候一样的失望和空虚,于是责怪伴侣对她不够好。

当自恋型母亲的女儿自己成为母亲时,会发现自己要么重复母亲的养育方式,要么刻意与母亲相反,但很难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当这些女儿自己成为母亲时,可能会被持续不断的恐惧和焦虑所笼罩。他们担心自己会像妈妈一样,让孩子成为情感上的孤儿,或者用其他的方式伤害到他们。

为了与妈妈不一样,有的女儿走向另一个极端,作出和母亲完全相反的举动。比如,如果你有一个事必躬亲型的母亲,你可能会刻意远离孩子,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觉得被你忽视了。如果你有一个心不在焉型的母亲,你也许想多给孩子一些关注,最后又变成了事必躬亲型的母亲。

这是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常会出现的问题:喜欢走极端。对此,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的建议是找到平衡点。她认为,“如果你想做一个和自己的妈妈不一样的母亲,记住一点:你最终找到的平衡点,应该是以你的价值和观念为基础的,但事实上也可以包含一些你母亲的观点。”

对自恋型母亲的女儿来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因为母亲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关爱女儿的能力,很多女儿长大后也不会用一种健康的方式照顾自己,她们要么过度关注别人的感受,要么过度关注自己的感受。

“照顾好自己并不意味着会沉溺于自我,也不意味着对他的感受视而不见”,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认为,找到平衡点意味着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不是只有一心想着自己和完全不考虑自己这两种可能。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可以做到:既能关爱和滋养自己,又能对他人怀有热情、爱和同情。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蓝橡树心理援助中心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个人公众号:云心理  yunxinli-aiziji(转载请留言,并标注以上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