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壹心理测试

 侠春少 2016-01-09

生命的谎言之一:母爱真的无私吗?

壹心理测试:xinlics

文:石欣壹心理认证咨询师,专栏作者

我们可以在母爱中发现自恋的因素。因为她一直把孩子视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迷可能是对自恋的一种满足。——弗洛姆《爱的艺术》

老舍在《我的母亲》里这样写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母亲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因为她赐予我们诞生于世的通关符,更在于——母亲的形象造就了我们的人格,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人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世上最伟大的是母爱。”所谓无私,理应是指一位母亲能够无条件地去爱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在日常生活里还是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却经常发现有一种母亲真正爱的只有自己,并无能力惠及孩子,可称为自恋型人格母亲

从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自恋型母亲的问题主要在于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夸大自体的延伸,而非一个独立之人。

比如一个对自己要求严苛也具备相当成就的母亲会认为自己很完美,自己的孩子也和自己一样完美。这点体现在母子关系中变得异常有趣:抱有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的“主犯”看似是一个不成熟的男人,然而他背后的母亲才是“主谋”。

自恋型母亲常认为:“哪个女人都配不上我家儿子”,实际上是自恋型母亲觉得谁都配不上自己。夫妻关系作为家庭的定海神针,当一个自体发育不够完善的女人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得足够的爱,她并不会考虑如何充实自己,反而会变相从儿子身上榨取。

当面对一个富于“诱惑性”的母亲,儿子往往会产生投射认同,以为自己理应扮演一个对母亲最重要的男人,结果通常发展为夹在婆媳关系之间的尴尬角色,更有甚者为了尽忠“孝道”牺牲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美满婚姻。

另外一种对自己评价极低的母亲则会认为孩子和自己一样无能,基于同性竞争的原理,常体现于母女关系。一场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尤其会在所谓的“更年期妈妈”和“青春期女儿”之间上演:母亲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评价女儿的容貌以及情感,打压女儿的女性特质。

这类母亲往往思想封建,行为保守,源于她们内心深处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同度极低,所以很难为女儿树立一个积极的女性榜样。在如此环境下生长的女孩,要么压抑,要么叛逆,心灵上实则孤苦无依。

还有诸如忽视、否认孩子情感的表现则不胜枚举:前些年在新晋妈妈中流行的“哭声免疫法”就是典型的忽视例子,被母亲的不闻不问强制遏止哭泣的孩子后来再也不哭不闹了,这哪里是因为满足,分明是因为绝望,长大后十分容易发展成人格障碍。

至于否认就更“滑稽”了,相当数量的母亲喜欢对跌倒受伤的孩子说“不疼不疼,不哭不哭”。我就纳闷了,您摔一个不疼试试?于是这部分孩子后来也出现在了我的心理咨询室里,因为他们无法分辨自己的感受,更害怕因为真实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而遭到拒绝和抛弃。

请一位母亲描述自己如何“爱”孩子向来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朋友圈里,不少母亲尤其热衷将自己的头像照片以孩子的小脑袋填充,不知道是暗示孩子成为了自己的护身符,还是自己当上了孩子的发言人。实际上太多被假爱之名摧残的孩子成年后却是走上了心灵的歧途。究其真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恋型母亲无法坦诚面对内心对孩子的“恨”,因为一旦承认,将昭示对自身的否定甚至带来自体的崩解。

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曾列举出正常母亲恨孩子的17条原因,诸如“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婴儿伤害了她的奶头”以及“最初他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为他所作的牺牲”等等。只有一个母亲努力完成自身的成长,她的孩子才有可能在一种开阔性的滋养中获得精神上的生命力量。

并非每一个母亲都具备爱抚孩子的能力,尽管世上的孩子都渴望着被爱。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够释放出母性的光辉,尽管世上的孩子都渴望着被这光辉照耀。即便拿一个人格相对健康的母亲来说,她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同样会犯错。关键在于为人母者是否能够敏锐觉察出自己的过错,并且是否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倘若只管孩子吃饱喝足,全然不顾孩子内心丰盈与否,这种叫做“奶妈”,还称不上“妈妈”。

19世纪的瑞典作家斯特林堡一生坎坷,他早年丧母并遭受继母虐待,成年后几次三番经历了不幸的婚姻,晚年孑然一身,凄楚离世。他在世期间的文学创作中始终流露出这样一种矛盾性:一方面对母亲的仇恨泛化到整个女性群体身上,导致他声称:“精神恋爱是一种极不真实和复杂的感情,实际上是不健康的。”另一方面却又呐喊出这样的观点:“一个做父亲的人除了他的孩子以外还有别的,可是一个母亲只有她的孩子!”把母亲理想化为一个视孩子为世界的“伟人”,来自于这位鄙弃精神恋爱的大作家最原始的啼哭。对一个从未感受过母爱的孩子而言,或许没有比“爱”更虚伪的事情了。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里讲过一个“埋儿奉母”的故事:东汉时期一人名叫郭巨,因家境逐渐贫困,在妻子诞下一男孩后,他担心养育这个孩子必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故事的结尾倒不算黑暗,从天而降的黄金解决了郭家的经济危机,把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故事里出现了两个母亲形象,我们不难得见,即便这个孩子长大后未被告知自己曾遭受过这样一场生死劫,但母亲对自己见死不救的创伤必将以另一种鲜血淋漓的方式影响他的一生。我们亦不难想象,是怎样的成长经历和母子关系造就了主人公“愚孝”背后难负父亲之名的孱弱人格。

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这样一种残忍的现实:不论母亲的离场是天意或是人为,不管母亲的抛弃是主动还是被动,让一个孩子寻求貌似正确的认知总是相对容易,经常却是根深蒂固的苦涩情感令我们耽与缅怀,囿于从前。这也是应了曾流行的那句“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态度及情感总是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孩子的人格。

有心理研究者做过观察实验,当母亲并不开心却对孩子强行挤出笑容之时,婴儿最初的反应是微笑,转眼间变成了疑惑,最后的结果则是哇哇大哭。

举一个典型的容易被曲解的例子:一个抑郁的自恋型母亲会在自己伤心需要安慰的时候,不管孩子当时在做什么,就去抱着孩子说:“别伤心,妈妈爱你。”虽然丈夫带给自己的伤心感受,这一刻被从脑中给拉了出来,但她讲话的语气仍不乏哀怨。于是,孩子和母亲易位,孩子成为肩负重责无条件安慰母亲的“母亲”。当母亲采取一种借对孩子表达爱意之机试图修复自身创伤的方式时,孩子会形成一种“只有讨好母亲,为其付出,迎合她的需要,自己才会被爱“的感觉。更不乏有人会觉得母亲对自己的爱如此深厚,以至于自己不得不拿整个人生去回报母亲。而孩子本身的需要早就被遗忘在了角落。

一个母亲倘若在自己的人生中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她就会试图从孩子身上寻找生命的意义。“母亲慈爱而忧郁的目光,轻抚着我,就像初春和煦恬静的阳光背后蕴藏着残冬凌烈的寂寞。小时候的我还不能了解不幸的含义。许多年后,我才领略到母亲眼神中那种入骨的苍凉。”我们就这样,不想成为,却不得不成为了母亲那样悲哀的人。

不过这样说起来,好像没有不自恋的母亲了。实际上,“自恋”人人都有,只是存在健康和不健康的分别。如果一点儿自恋都没有,那就成了“病理性利他”,也蛮可怕的。当然,说到底,这种利他不过是“病理性自恋”的反向形成。令人叹息的是,自恋型母亲的问题往往会以代际创伤的方式传承给下一代,唯有受到负面影响长大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寻求改变,比如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

20世纪的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曾指出:母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让孩子能探索世界。在心理咨询访谈初期,经常有一些来访者对我只是倾听,并无建议而感到失望,不满,甚至愤怒,从而脱落咨询。但站在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虽然我会为这样的阻抗而感到无奈,可依然认为让他们自由选择离去比起自己扮演一个控制型的母亲告诉谁怎么做要好得多。至于未能完成的那些海阔天空的心愿,也只有交给我的同道们了。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探索实际上是一门育儿学。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持证上岗,或者说需要具备执业资格,可惜时至今日,“母亲”一职依旧是无证经营。绝大部分的来访者都曾这样告诉我: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我相信在这些曾经的孩子心目中对于母亲和家都是拥有强烈渴望的。然而那个家不是任何一个由邮递区号,凭借邮差可以找得到的家。那个家,不是一个苍白的偌大空间,而是一段微微泛黄的幸福时光。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几乎所有的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要解决一个问题必然需要追本溯源。6岁时你不快乐,可以怪罪于母亲忽视了你的感受;18岁时你不漂亮,可以归咎于母亲没有遗传好的基因;可是如果你30岁了依然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就只能选择正视自己。因为在如此漫长的日子里,你的爱恨情仇依旧与母亲难舍难离。这无疑成为了一个对别人而言不存在只有母亲一个人存在的世界。这是你依据母亲的感觉,截取现实的片段,然后重组而成的世界。

世上最可怕的有两种情感,一种叫一见钟情,一种叫相依为命。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虽由母亲赋予,却由自己掌控之时,生活必将以迥异于现在的面貌,逼近你我眼前。

作者简介:石欣,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专注于个人心灵深度探索与成长。

著作权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简介及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测测你对母亲有怎样的潜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