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志愿:从心出发才是最佳选择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7-23
长沙晚报评论员 文峰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后,分数还没出来,填报志愿就成了考生和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收集各种资料,购买相关指导书,参加各种公益大讲堂,咨询高校招生老师……成了不少家庭的分工行动。这无疑折射出高考在中国的地位,更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前途的关切。

  其实,填报高考志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那么复杂。我们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定下大原则,即必须明确高考志愿是孩子意愿,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二是明确个人原则,即结合个人因素。这些个人因素包括分数、饮食习惯、个人职业取向等。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在掌握相关信息之后,科学地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

  然而,时下,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考生志愿变成了“父母意愿”。有的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他们认为孩子要选“热门”专业。因为这样的专业,往往机会多多。事实上,“热门”专业都是相对而言的,有的专业现在热,再过几年就不热了。再说了,人人都看得到的机会,竞争往往也惨烈,那还是唾手可得的机会吗?虽然有时候,某些选择可以影响到未来人生走向,但也不要过于放大,不要以为高考志愿填好了就可以让孩子一帆风顺,从此避开坎坷。

  诚然,这些年网络上一直有人戏言:“现在流的汗和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可这毕竟只是戏言。每一个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既有其光鲜之处,也有其不为人知的艰辛。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具有两面性。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白最优选择和次优选择的关系。最优选择,往往是人们的预期选择,它有点心想事成的意味。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要做次优选择。尤其是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期待的时候,要善于把相对最优选项的次优选项选出来。高考志愿填报往往就是如此。而要做好次优选择,就需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故而,填报志愿,我们一定要把兴趣作为第一原则。在兴趣这个问题上,专业比学校更重要。尽管很多人有名校情结,但是以后我们会知道,名校只是一张身份证,能力才是护身符,而能力的修炼与专业息息相关。并且,当能力足够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进入名校。

  在这一点上,一些社会名人的经历值得借鉴。比如,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高考志愿是这样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志愿是武汉大学,第三志愿是北京大学。他的夫人更独特,高考时是江苏镇江的文科第一名,全国所有学校都可以去,但她第一志愿就填了北京广播学院。后来白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只想去自己喜欢的那所学校和专业。这就是“有分难换喜欢”。

  当然,我们有些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兴趣是什么,因为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长大的。再加上,应试教育有其弊端,竞争压力太大,考试成了孩子们疲于应对的事项,他们很少观察这个社会的具体进展过程,也就不了解大学专业和社会职业。这就需要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特别是要掌握好各类信息。如果不知道自己真喜欢什么专业,那就把最不喜欢的、内心真的抵触的专业先一一排除掉。在大学选取上也是一样。在这个事项上,可以多听听过来人的建议,然后对这些建议实行“拿来主义”。

  这些年,每到出分之后,名校总会开展轰轰烈烈的掐尖行动。很多高分考生也会经历诱惑。其实,应对方法就四个字:从心出发。不要被眼前的棉花糖诱惑了,别忘了自己也可以生产棉花糖。在有些事情上,经过利弊权衡后、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后,就大胆做自己的选择。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选择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这种选择,有时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有时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坚持,有时是一种实现人生抱负的渴望,有时就是从成长到成熟的一个转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