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阳不入阴或阴不养阳则失眠,而气为阳,血为阴,气血失调则是失眠的主要原因,《内经》认为心主血脉、主藏神,脾主运化、主统血,心脾两虚将会直接导致气血失调,造成失眠,舌淡苔薄,脉细弱。实践中我们统计发现半数以上的失眠是因心脾两虚所致。 心脾两虚的症状 多因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纳差腹胀,神疲乏力,便溏出血,或见皮下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心与脾的关系 心主血藏神,脾生血又统血,故心与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心血不足或心气虚,均会使脾滋养不足,引起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如果脾运化失常,则血的化源不足,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之症;如脾弱不能统血,则会出现面黄、疲惫、食欲不佳、便溏的症状。 心脾两虚对睡眠的影响 当心脾两虚时,多会出现血虚,心失所养,不能藏神,则心悸怔忡;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同时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则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则血不能归经,纳差腹胀,神疲乏力,而阴血不足养阳则失眠,正如《内经》说“胃不和则寐不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至夜不能寐。 如何调理 1.临睡前2个小时不宜进食,如果饿,可以吃些小米粥、牛奶、全麦面包。 2、劳逸适度,过劳、过思都不仅伤心神,也伤脾胃。 3、控制情绪、平衡心态、保持乐观。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精神压力大、情绪失控,会使脏腑气机紊乱,诱发心血管疾病。心情急躁、爱发脾气或是情绪失控,血压上升,易增加了脾虚虚弱的几率。 4、每天散步半小时,每天有规律地锻炼有助于心脏的行血功能和抗衰老。每周跑步1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2%;每天快步走3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8%,并能大大提升脾胃能力,有助改善睡眠。 5、每周吃3次鱼,鱼肉中的蛋白亦对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睡前可以吃些纯黑巧克力(纯度80%以上)、纯黑巧克力,味苦归心经,色黑入肾经,对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有帮助,因为心肾不交是失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食物宜忌:宜食猪心、羊心、龙眼肉、荔枝肉、莲子、红枣、枣仁、五味子、茯苓、茯神、山药、芡实、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当归、远志、甘草、人参等食物及药食兼用品。忌食辣椒、大葱、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螃蟹等大寒食物。
药膳推荐 参苓粥:取党参15~20克、茯苓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3~5克:先将党参切成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共煎取药汁,再将粳米、生姜加适量水共入砂锅内煮熟,分早晚两次服食;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胃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