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对“不学无术”

 良见 2019-07-24

  《宋史·寇准传》载: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寇准未及不惑之年,被重用为宰相,闻名朝野。张咏与寇准乃同时期的名臣,且比寇准年长十余岁。听说寇准出任宰相,便对身边人说了上面这句话。

  巧的是,寇准任相不久被贬为陕州知州,恰逢张咏调回汴京路过陕州,两人碰面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寇准设宴款待,奉为上宾。张咏盘桓数日,作辞归去。临行,寇准向张咏请教,张咏回答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开《霍光传》。当读到:“然(霍)光不学无术”时,寇准哈哈一笑。

  不学无术,在现今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后人据此以为张咏嘲笑寇准。

  真是如此吗?从最浅显的层面来说,倘若为真,寇准会“笑”吗?其实,《汉书·霍光传》所谓“不学无术”,并不是指没学问、没本领,是说霍光不通官场权术。而张咏此语,亦是说寇准不懂折中,最终被那些耍权弄术于股掌间的奸佞排挤,此乃朋友间善意的提醒。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寇准刚正耿直,从不阿谀奉承。当年,宋太宗便感慨地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将寇准比作唐太宗时期敢于犯颜直谏的千古名相魏徵。

  寇准不但敢于直谏,而且敢于任事。他出任宰相时,皇帝颁布的任命诏书评价道:“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下攻宋,兵临澶州,直逼宋都汴京,朝廷上下慌作一团,独寇准坚持抵抗,还强烈要求宋真宗率军亲征。后来真宗亲征,果然挡住了辽兵入侵,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自此开始百年友好和平,寇准功不可没。

  然而,这也为他招致了谗言。与辽国签约停战后,参知政事王钦若便在宋真宗面前使绊子:“赌徒快输光的时候,往往会倾囊而出,称为孤注。陛下就是寇准手里的孤注,《澶渊之盟》不过是‘城下之盟’,世上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耻辱的事吗?寇准为这样一个盟约而置陛下于最危险的境地,其忠与否,可想而知。”这导致宋真宗免去寇准的宰相职务,降职外放。

  张咏说寇准“不学无术”,就是针对此事而言。其实,张咏自己也是个耿直率真、敢说敢做的人。此语可能是善意的提醒,也不乏知己之间的揶揄和惺惺相惜的打趣。这种笑对“不学无术”的选择,本身传递的就是刚正不阿的态度。(晏建怀)

原文链接:http://bjrb./html/2019-06/25/content_11891538.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