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和王守仁:不同的格物致知

 饮膳道人 2019-07-24

图片摄于国家博物馆

《大学》的开篇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先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心正,心正而后生修,生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说要做到“明明德”,只有从“亲民”开始,才能“止于至善”。而如何去做呢?那就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方法。“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让人生臻于完美,即“止于至善”。

理学和心学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朱熹认为:“在亲民”应作“在新民”。《大学》里也有新民的句子(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王阳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新民”的“新”是自新的意思,与后面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逻辑关系。而“亲民”的“亲”是仁爱,“亲之即仁之”,亲民就是仁爱百姓,即是《孟子》中的“亲亲仁民”。他还引用孔子的“修己安百姓”为例,认为“修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亲民”。

诚如阳明先生所言,“修己”(也可理解为“修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最好的“修身”。“修身”为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是为兼济天下做准备。一个人并非只有成为帝皇才能治国平天下,只要其诚心地为国尽力,为天下尽力,就做到了治国平天下,就是“止于至善”。

朱熹讲“天下无性外之物”,“性即理”,“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有物之理”。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理,甚至在具体的事物存在之前,这事物的“理”已经存在了,正因为这个“理”才产生了这个“物”。你发明了电脑,是因为电脑的理就在那儿,你发现了这个理,才能发明电脑。而如何发现理呢?也就是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呢?朱熹认为只有一个办法——“格物”,只有“格物”才能“致知”。但对应“则虽未有物而有物之理”这句话,不明白的是这个“物”都没有,那去“格”什么呢?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有不同的解释,他认为“格者,正也;物者,事也”。“致知”是“致良知”,致良知不能只在思想上用功,必须通过处理普通的日常事务来积累经验。他认为除了“正事”,别无“致良知”的方法。良知能分辨物的对错是非,当良知知道这个事是对的,我们就会诚心努力的去做,而良知知道这个事是错的,我们就不会去做。这就是“正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丰富我们的良知。什么是“良知”?“良知”是我们的心的内在光明,也就是“明德”;“致良知”就是“明明德”,所以阳明先生晚年只说“致良知”。

当良知充满我们的心时,自然“我心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