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问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么“物”,致的什么“知”,请多多赐教?

 松林阅读 2019-10-07

《礼记 大学》中说: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见儒家思想认为要想成就一翻事业,做一个有才能的人,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格物致知。

按说这么重要的一个理论,儒家典籍应该多有论述才是,但奇怪之处就在于,遍翻先秦古籍,不要说论述,连相关的词汇也没有出现过。即便在《礼记大学》中,除此一段,也再无进一步的阐述。这就使得后世近两千年对格物致知的见解各异,争论不休。而原文的本意也成了千古谜局。

单从字面分析格物致知

格:穷尽的求索。

物:一切的事物和现象。

致:得到,求得。

知:知识,这里理解为事物的本质,本源可能更贴切。

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换成现代语言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但是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千年来围绕“格物”与“致知”,古今大贤们进行了一场哲学大讨论。



“格物致知”——唯物?唯心?

格物致知最早由东汉的郑玄做过注解,郑玄说:

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郑玄把“”解释为“事”,“”解释为“内心”,他认为你所遇到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取决于你的内心,你总往好处想,那么就有好事发生,反之亦然。

这是一种较唯心的观点,自宋以前,是主流的见解。



从宋代以后,对“格物致知”的争论就很多了,影响较大的是程颐,朱熹。

程颐: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程颐把“”解释为“理”,“”解释为知识。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理,穷究其理,就能获得知识。后来的朱熹也继承了这一观点。这是一种唯物的看法,较为现代人所接受。




王阳明与竹子的故事

说到“格物致知”如果不说说王圣人就太不合时宜了。

王阳明早年非常尊崇朱熹的儒家学说,对程颐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深信不疑。以为只要格物,就能致知,而后止于至善,于是便对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岂知非但没有致知,反倒致病。

而后王阳明恍然大悟,他认为不同的事物都有着不同的规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么可能掌握所有事物的规律。但宇宙间万物一定是有其共同遵循的“”的,那这个“”是什么呢?王阳明认为这个“”就是自己的内心。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这里,王阳明认为“”为“事物”,“”为良知。简单来说,阳明公认为格物致知的真实意思是:认清了自己的良知,就能够存善去恶。

就我个人认为,阳明公的思想或多或少受到了禅宗观念的影响。



止于至善

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论述还有很多,包括现代的许多大家。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无法一一介绍。无论哪种观点,只要我们能恪守良知,勤于思考,自能修身 齐家 止于至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