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的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区别

 廖wj 2022-02-20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图片
这四句智慧出自明朝大儒王阳明之口,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史上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由此在中国哲学史上自成一个体系,并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
王阳明的学说最初是来自孔子的仁学和论语的心性论,就像他所提出的良知、良能、诚意、明德、亲民等思想,基本上都源自儒家的《孟子》《大学》。
而王阳明在心学之中,也重点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主张,并认为良知是天理,要求人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首先是认识和恢复内心固有的天理,并推及至自己内心的良知,并且将良知发展到人生的事事物物,在针对于心性的修行上面,更是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详细聊一下王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之间的区别。
宋明理学首先提出的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这是理学的一个思想底色,他们认为人欲是恶的根源,而天理是善的本源,所以只有去除了人欲,去除私心之后才能保留天理,并且存养天理,并使得天理运用到事物中。
王阳明的心学与这一个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王阳明却反对程颐和朱熹所提出的通过事物去追求真理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那就是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
王阳明在为学初期,并不反对理学,而且他熟读朱熹的书,并且想依此格物,为了实践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王阳明有一次还希望格尽竹子之理,谁知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还累得病倒了。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守仁格竹的故事,而从此之后,王阳明对于格物的学说也有了一些怀疑。后来他深入佛老之道也没有什么收获,最后还是在贵州龙场极其苦难的状态下,有所顿悟,并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他认为,格物致知的根本也就是在,“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基础上,只需要“反求诸己”,而不需要“求诸万物”,这个事情也是非常有名的龙场悟道的事情。
而从此之后,王阳明则认为,凡事都可以在自己内心去寻找一个道理,在自己的内心用这个道理去化育宇宙中的天地万物。
到了这种状态的时候,王阳明还认为朱熹所提出的先知后行的道理,不够注重身心修养,所以容易造成在道德修养方面自行脱离,于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开展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也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并进。
王阳明认为,只要知道这个道理,从心念发动的那一刻就要开始实行,如果只是知道念头中还保留着对于事物的参与,那么这就不算真正的知道,或者了解了某一个道德却没有去实行的时候,也不算真正的知道。
因为真正的知道是离不开实践的,这也是知行合一的智慧核心所在。
而陆九渊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和当时的朱熹齐名,史称为“朱陆”,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鼻祖,而王阳明发展的心学和陆九渊发展的心学,也被称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陆王学派,对中国近代的理学也产生了非常伟大的影响。
陆九渊的心学也是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和王阳明提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也是同出一辙的。
图片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天理都在人的心中,只要通过它,人们自然能够感知和判断自己在生活中的样子,甚至以此推知去处理问题的问题,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成就人生的一个过程。
而开篇所说的四句教,就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者|墨书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