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 |“宋明理学”略说

 鹰丰斋 2016-04-06

1、理学产生的背景


宋代理学之前的政治背景是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大乱。《新五代史·安重荣传》载:“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唐废帝、晋高祖皆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1]五代政治不倒翁冯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 [2],“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伦理纲常崩坏失序,亟待重构。儒学作为大一统国家的理论支柱,要重建大一统的统治秩序,其的地位必然又会受到重视,儒学的复兴也就成了必然。


在经济上,为什么理学会产生?为什么理学会繁荣?宋明理学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什么能够获得统治者以及士大夫的肯定?


宋代之初由于经济处在恢复的过程中,寡妇改嫁并没有受到道德的谴责,在以往的历史经验中,统治者甚至还会鼓励妇女改嫁的做法,例如唐朝初年太宗在《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中就鼓励再嫁生育,规定:


“妻丧达制之后,嫣居服纪己除,并须申以婚靖,令其好合”,“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时,娜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导劝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附殿”。 [3]


这说明了统治者鼓励改嫁和鼓励守节之间的矛盾,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北宋中期以后人口迅猛增长,而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大量增长势必会消耗有限社会经济资源,宋中期以后,要求寡妇守节的呼声开始高涨起来,限制寡妇改嫁在客观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口增长。理学提倡守节,“灭人欲”的主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遥相呼应。这一现象表明理学并不是一天就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以及能够存在肯定具有其时代合理性。


理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一,是儒学的衰落与复兴问题的表现。儒学在西汉取得一家独尊的社会地位,其后,五胡乱华,佛道兴起,极大的削弱了儒学的社会地位,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心骨的儒学需要复兴及重塑其影响。安史之乱后,儒学的复兴就已经开始,到了北宋初年开始初具规模,产生了著名的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其后是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之后是理学的成熟,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其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与儒学的创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儒、释、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趋势,三教互相吸收教义及理论,尤其是唐代以来的禅宗思想对于儒学的影响很大,在援佛入儒,援道入儒之后,复兴的儒学,宋代理学开始走向历史舞台。

   

2、理学的内容


“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萧梁时期僧佑编的《弘明集》卷2“高洁贞厉理学精妙,固远流也”,此理学与后世“理学”的含义完全不同。陆九渊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这个时候的“理学”一词已经接近现在的意义了,黄宗羲说:“有明文章事功皆不及前代,独于理学,前代之所不及也,”[4]他所说的理学概念和我们现在理解的理学范畴已无差别。


理学简单来说就是宋代儒学的别称,宋明理学又被称为 “新儒学”、“道学”,是宋明时期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也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的一个思想支柱。” [5]p246对于宋明理学的定义,不必要纠缠其抽象义理的概念,这对于不了解哲学概念的人。理解起来比较费劲。理学的实质其实还是儒家传统的纲常名教,例如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名分等级(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华夷之辨等),内圣外王(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类的具体内容,只不过是用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表述出来。


3、理学的派别


理学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但对于理的表述则是多元化的,这很容易就产生了不同的派别。理学的派别只有对理学具体表述及如何实现“理”的区别,他们在理学的实质内容上没有分歧,就好比一棵树上不同的枝叶。



朱熹在《近思录》和《伊洛渊源录》二书中按地域区分了不同的学派,推崇周敦颐为道学(理学)的创始人,将张载列于二程之后,他死后,“濂洛关闽”、“周程张朱”,成为流行的称谓,加上陆九渊及其后学王阳明的“心学”和浙东事功学派,构成了按地域划分的大致派别。


也有的学者根据不同理学系统的宇宙本体论将理学划分为:理本论(二程、朱熹)、气本论(张载)、心本论(陆、王)。针对如何实现理学的认识论上也有着差别,主要有: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上的差异。下面主要介绍我们常说的理学与心学两派,既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持理本论的二程及朱熹认为:“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理”指的是宇宙本体的理,即万事万物的规则。如程颐说:“天下万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6]p193第二层“理”则是伦理道德的“理”。《二程集》言:“礼者,理也,文也” [6]p125、“人伦者,天理也” [6]p394。第三层“理”指的是人们的“人性”。程颐说:“性无不善。而又不善者,才也。性即理也,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6]p204,“理也,性也,命也,三者未尝有异。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矣。”[6]p274在此基础上二程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其原本含义是“要求人们学习实践道德,不能无限制的发展私欲”[5]p260只是这一命题被后人过度发挥成了名教吃人的格言。在如何实现理的途径上,二程提出要“格物致知”二程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矣致之,不穷不能致也。”[6]p316二程的“格物致知”微观层面要求“至物”,即穷致物的“理”;宏观层面要达到“穷理致知”即“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所悟。”[6]p175


持心本论的陆九渊认同“理”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主宰,其著作中也大量的使用了“理”的概念,但他提出了与程朱不同的认识论,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7]。把“心”超越升华为宇宙的本体,明人心就可通万物,制天地,成圣人,“心”还是伦理道德的最高载体,达人“心”就可明人伦,具备仁、义、礼、智、信。所以不需要“格物致知”只需要,“发明本心”便可以实现“理”。


在上述基础之上,王阳明更是提出“心”是个意识活动的精神实体,代表了最普遍的道德伦理准则,更具有决定万事万物的作用。王阳明认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固有的“良知”,“良知”即“天理”也是“心之本体”、“身之主也”,他认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8]p69要认识伦理纲常之“理”即要“致良知”,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实践去获得,只要克服私欲“求本心”,就能“致良知”,成为圣贤,王阳明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8]p990王阳明同时也强调“知行合一”。他的“知行合一”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知识和行为或实践的合一,他的“知”指的是“良知”,“行”指的是“意念的发动”,是要用“心”统属其“行”的合一,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不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观念。


4、理学的影响


文化史大家柳诒徵先生将宋代儒学(理学)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总结为四点:其一,修身之法之毕备也;其二,教育之复兴也;其三,哲学之大昌也;其四,本末之一贯也。[9]理学所提倡的内圣外王的人生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民族精神的提升和锻造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宋明理学开一代之风气,游学讲学之风昌盛,极大的推动了宋代及后世的书院教育。宋明理学是我国哲学史上的高峰,在佛道两教在宋代以后理论创新进入瓶颈期时,理学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哲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将儒学上升到思辨哲学的层面。

在政治层面,二程的思想得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的继承和发展,合称为程朱理学,朱熹编订的《四书章句集成》成为了科举考试的的内容,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的哲学思想,成为维护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的理论支柱。


随着理学逐渐走向僵化和极端,理学的消极影响也开始明显,理学在后期逐渐脱离实际,空谈义理,束缚人性,以理杀人。由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将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辩”命题从“先义后利”发挥成“重义轻利”,更加重了重农抑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更进一步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王溥.唐会要[M].中华书局,1955.

[4]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修订版)[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陆九渊.象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