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思想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孔子倍受大家的尊重和敬仰,甚至一言一行都被大家所记住学习。但是人无完人,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难免会有出错的情况。但是没有想到,孔子这句骂自己弟子的话,却被流传了2500多年,还依然成为了大家经常说的话。 孔子平时喜爱游访周围国家,大家又非常敬仰他,都想做他的弟子,跟孔子学习。孔子也非常乐意教授大家知识,他收了将近3000位弟子,其中就有72位贤人。这么多的门人弟子各有各的长处,当然也自然有了勤奋好学的,和相对于来说较为调皮懒惰的。当孔子在传授学业的时候,如果遇到调皮的学生,也是会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偶尔出现无奈、气愤的时候。其中就有一位顽皮的学生——宰予,《大成通志》中写道宰予比孔子小39岁,能说会道,非常的聪慧。虽然聪明过人,但是他自己对学业反而不够努力,这让孔子很是不省心。 春秋末期提出了家人去世后,其至亲就要开始守孝三年,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注重“孝”、重视礼仪教养,所以他非常赞同这一个制度的提倡。但是宰予却不理解了,他向孔子提出疑问,他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未免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举行礼仪,礼仪一定会荒废;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散乱。旧谷吃完,新谷也已收获;打火的燧木轮又用了一次。所以守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听后生气的说“小孩子小时候需要长到3岁,才可以慢慢学会离开父亲母亲的怀抱,让孩子为父母守孝三年不合理吗?就像你说的守丧未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的心里会安心吗?”宰予却说心安,还是坚持认为一年就够了,这让孔子非常的气愤,批评宰予不仁不孝。 宰予说出像这样让老师孔子生气的话还有很多,但是孔子还是依然喜爱他这个弟子的,宰予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是想法,孔子也会一一的为他解惑。但是最让孔子对宰予失望的莫过于他的懒惰,每次孔子在讲课的时候,其他的弟子都是在认真听讲,同时还会做好笔记,但是宰予却非常放松,只听不做笔记,有时候听一会儿就开始打瞌睡睡觉了。有一次孔子又逮到宰予打瞌睡,就问他“为什么不学其他人一样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宰予却说只要把知识领悟了,没有必要再听写做笔记了。孔子认为宰予对于学业非常不认真,还不知错,就随口说了一句脏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说宰予是一块已经腐烂的木头,雕刻不出什么物品,像堆满粪土的墙一样,不能再脏污了。 经过2500多年,这句话被浓缩为“朽木不可雕也”,一直被流传至今,经常也被我们用于表达对某人的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