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领导没有担当,通常会有哪些表现?

 观海lio 2019-07-25

遇到一个没有担当的领导,难免会让人感到很失望;而且,会觉得自己未来跟着他肯定是没啥发展啦,简直是想起来就气!但是,除了要弄清楚“一个没有担当的领导,通常会有哪些表现”之外,还要看看这个判断有没有误区,以及真的遇到没有担当的领导,应该如何应对。

第一,没有担当的领导,通常有哪些表现?

担当,基本意思是指承担、担负任务责任等。领导的责任就是指明方向、提出要求、协调资源、承担结果。显然,没有担当也就是这些方面没有做到,比如:

1.目标不明确、绩效管理不清楚:让员工没有努力的方向。

2.指令含混不清:不具体说现在大家应该怎么做。

3.无力协调资源:需要上级或者其他部门配合的时候,不能主动、有力的协调相关资源和支持,使得工作无法真正开展下去。

4.指导不到位:对员工做的不对的地方不明确提出来,让员工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根据自己的感觉去做事。

5.不能承担结果:出现不好的结果时,首先把下属扔出去。

说实话,在下属心里肯定有这样的心声——“叫你一声领导,就应该为下属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争取支持、承担责任”,如果做不到就难免让下属觉得没有担当、对这位领导失去信任啦。

第二,判断领导是否没有担当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看完第一条,你肯定觉得这样的领导真心没法跟啊;做领导,最重要的就是有担当嘛!这个感觉非常正常,但是,你有没有悄悄生出一个疑问来——这样的人,怎么当上领导的呢?

确实,我们分析没有担当领导的表现很容易,但做出判断并不容易,这其中会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误区。比如——

1.他的领导对他有要求,有些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也许他也觉得应该做,但不能做。

这一点我自己特别有体会,我当时在总部做部门负责人。有些制度确实不合理,但修改起来牵扯面太大,领导暂时不让动。这个时候,有下属或者下级分公司抱怨,我也只能不断的站在维护这个制度的角度去解释。这样做,就很可能被认为是没有担当(我私下听到过这样的议论),但是,我也确实没有办法呀,而且不能解释,毕竟对外的口径还是要一致的。只能找到机会的时候再推进这个制度的完善啦。

2.他确实有顾虑,风险归根结底是由领导来承担的。

这一点,创业公司老板和大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之间的区别特别明显。记得有一次,一个供应商单位的老板跟我咨询一个事,当时他的做法可能会取得成功,也可能让他失去我们这个订单,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也可能失去订单。这个时候,他果断采取了措施,后来结果不是太理想,但也好过什么都不做。当时,这个案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什么都不做,因为如果我做对了,这件事最多是维持;但如果我做错了,我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并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

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收益和风险评估的时候,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本身没什么不能理解。

3.大家掌握的信息不一样,你的判断不一定是对的呀。

领导掌握的信息肯定更全面,经验也更丰富,有时候看起来“有担当”的事,其实是意气用事而已。比如在员工奖惩方面,可能你看到一些员工做的不好或者好,但领导掌握更多的信息,你觉得处理的不合理,未必是真的不合理,只是可能涉及到不愿意公开的细节,你不一定全知道罢了。

所以,当我们判断领导是否没有担当的时候,并不能依靠一些简单“蛛丝马迹”来直接下结论,还需要结合领导平时一贯的做法、同事们的整体评价来看。

第三,怎样跟没有担当的领导相处?

当然,这并不不排除有些领导的确没有担当,但是遇到没有担当的领导只能离开了吗?其实也未必。没有担当的领导也分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 不愿意担当风险,但也不妨碍下属发展。

说到这个类型,我想到的代表人物是《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李斯特,他马上面临退休了,就是希望踏踏实实退休就好啦。所以,并不会主动承担更多责任,也不希望下属做有风险的事。但是,他其实有能力(多次指导杜拉拉的工作)、有手段(想要收拾下属的时候也够拉拉受的),也并不阻碍下属发展(利索能力还是会提供支持的)。

如果遇到这样的领导,未必一走了之,在充分了解领导的底线之后,仍然有很大的开展工作的空间;而且,这类领导一般在不妨碍他的目标的基础上,也愿意为下属提供支撑,我们可以很好地学习他的经验和能力。只是注意,不要完全被他影响,自己年纪轻轻,也躺平等退休啦。

第二类 不愿意担当风险,还特别爱抢下属功劳。

这种领导是特别常见的,有没有担当还岚功推过、不得人心的领导。遇到这类领导,咱们工作的时候就要多长个心眼,注意留存证据,比如,自己做的工作做好记录;比如需要对方指示的工作通过邮箱、信息等书面方式做一个确认,这样就可以在对方强行抢你功劳或者把过错推到你头上时,有个防备啦。

第三类 不愿意担当风险,还阻止下属有作为。我个人觉得这类领导是最坏的,如果在他手下工作真正没有任何得到锻炼的机会,不管这位领导是怎么想的,我们还是趁早离开的好。尤其是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千万别工作技能没掌握多少,却学会了各种职场老油条的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