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应教育的困惑和危机

 袁占舵 2019-07-26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指向儿童完整的知识学习与认知发展,她以中国化的教学智慧,突破了现代学校儿童学习的一个难题,为我们在世界教育尖峰论坛上,争得了足可自豪的话语权。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识李吉林老师,她的情境教学实践一直是我做情感教育研究最直接的理论想象和证明的源泉。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思想受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说的影响,同时受到改革开放后最早涌入和传播的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情境教学揭示了学习活动的本质,即只有主体的积极学习,才构成教学活动的真正意义。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指向儿童完整的知识学习与认知发展。小学儿童,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育之中,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依助老师设置的各种情境,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被激发起来,语词和概念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容易,促进了认知发展。

     李吉林在教学中设置的各种情境具有审美化特征。这些情境充满童真、童趣,且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儿童的原初经验很容易在情境的背景下被激活起来,传递到丘脑,并进一步涌现为被儿童意识到的经验,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而且,审美是自由的、无功利的、忘我的,在特定情境中,儿童与同伴、老师一起在集体中进行各种活动,形成了某些具有共通感的体验。这时候,儿童不仅是在进行认知学习,也不仅是在产生和享受审美经验,而且产生着审美化的道德经验。这些情境中的学习,具有道德学习的特征和效果。

      李吉林设计的各种情境,促进了儿童的脑培育。情境中蕴含的新鲜刺激信号,激活着儿童大脑皮质的语言和形象等功能脑区。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中所凸显的真、情、思、美四大关键因素,促进了儿童时期脑的整体发育、协调发育。

     情境的上述功能都伴随着儿童的正向情感的激发与活跃,它们帮助儿童有效地认知学习,促进儿童在审美状态下自然而自由地学习道德。其情感的活跃、持存、积累、孕育本身,即构成和完成着人的情感品质的发育。当年,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正是以超越唯分数、唯知识、唯认知而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呐喊者、先行者。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指向儿童完整的知识学习与认知发展,她以中国化的教学智慧,突破了现代学校儿童学习的一个难题。她的情境教育的生动经验和思想追求,是中国教育界对当代人类教育共同面临的困惑和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对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她以自己的教育行动,表达了对学习、对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完整理解。为我们在世界教育尖峰论坛上,争得了足可自豪的话语权。

      李吉林所走的一条从课堂教学改革到严肃、持续性的实验研究,再到形成思想理论体系的道路,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探索的历史缩影。她是从教师中走出来的教育家,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育学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作者朱小蔓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