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1条释放加快全方位金融开放信号,保险独占4条,外资加码上演重头戏,香港保险按下加速键! 7月20日下午,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欢迎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其中,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重头戏”,涉及外资准入门槛的放宽、也有缩短持股比例限制过渡期、允许专业外资保险机构进入国内市场等方方面面。 香港和内陆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保险通等新名字列入了战略规划,香港保险业也走向共同复兴的繁荣。 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为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以公共养老金为主体,第二支柱职业养老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人群极其有限。养老金管理市场则以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为主,规模和增长有限。 同时,国内养老金管理公司还处于试点阶段,试点采取成熟一家、批准一家方式,只有1家由建行设立的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 允许外资设立养老金管理公司,有利于增加主体类型,增强市场活力,引入成熟养老金管理经验,提升养老金投资管理水平。 取消外资寿险公司股比限制,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引入更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更加多元化的寿险产品,增强寿险市场活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根据现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境内保险公司合计持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不得低于75%。 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有利于吸收借鉴境外优秀保险机构的经验做法,激发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市场活力,促进提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更好服务于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 目前,外国保险公司来华设立外资保险公司需满足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众多外国保险公司都已进入中国,在中国保险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取消30年经营年限要求,为具有经营特色和专长但经营年限不足的外国保险公司来华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保险市场主体和保险专业服务,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的养老金在权益类方面的投资占比依然偏低,引入海外相对先进成熟的养老金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水平。以内陆年金险为例,内陆年金险长期客户回报在4%左右,香港储蓄分红险中长期收益在6%以上。 内陆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不仅监管对保险公司投资权益的比重有限制,而且保险公司本身出于风控考虑也不敢多配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资险企的进入,倒逼老牌险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改善优化自身产品和服务。 香港保险公司大多是世界上经营几百年的优质金融机构,投资能力相对成熟、全球捕捉投资机会、抗风险能力强,为资产配置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机会,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香港自由市场的法则意味着优胜劣汰和持续创新,越是市场化的地方,对消费者越友好。 香港储蓄分红险 稳健为王,养老金常备 01 香港储蓄分红险优势
AIA王牌储蓄分红险产品——充裕未来3 香港友邦推出的「充裕未来」系列产品,以其高分红、富过三代、风险规避的优势,从2015年8月推出开始就一直是香港保险上最受青睐的储蓄分红险之一。 政策决策者都在为引入外资保险积极创造条件,普通人更应该为更好的家庭养老规划主动创造条件!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