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套文化‖倪玉明‖九原城

 思明居士 2019-07-26
河套文化‖倪玉明‖九原城
河套文化‖倪玉明‖九原城

巴彦淖尔古城

〔附:盖山林笔下的阴山岩画〕

河套文化‖倪玉明‖九原城

九原城

——赵秦汉唐北方重镇

倪玉明

在阴山南北建的城、堡、城堡、障、城障,都是古代建筑的防御设施,这些防御设施大都由方形或多边形的城墙及城门、城楼、瓮城、烽燧、城堡组织而成,有的还有罗城或护城河。

城,指四周围以墙垣的防御城,这种防御城筑于长城沿线供驻军防守之用,当然也住居民;堡,是指土筑的小城,多有城垣围绕,供驻军使用,堡也常常与城连缀起来使用称作“城堡”;障,是一种靠近长城的小城。《史记正义》称“障”是“山中小城”。《汉书·张汤传》则云:“障,谓塞上要险之处,别筑为城,因置吏士而为障蔽以捍寇也。”障与城堡的区别,障一般指小城,只驻军,不住民,城堡一般来说比障大,即住官兵,也可住居民。城障,城与障的结合体,叫城障。城障就是在城内筑障,以阻敌人。

九原城,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秦时为九原郡郡治,汉时为五原郡郡治,卢芳称帝时为都城,是秦始皇所修直道的北止点,唐朝时为中受降城。其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村附近。

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横扫晋北和内蒙古南部,开拓了疆域,把林胡、楼烦逐至鄂尔多斯高原和黄河后套以南地区,与其隔黄河相望;把匈奴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并在所占领的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上设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的匈奴对云中郡的反攻,赵国沿乌拉山修筑了长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赵长城的一段,同时,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筑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即今称为哈德门沟的山口的南部地区修建了一座较大的城郭,即是九原城,在城中屯有大量重兵,使之成为赵国的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云中郡北部地区的平安。

随着秦国的强大,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占领,在此前后,九原城也被秦军所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又渡过黄河,占领了大片土地,于是,沿黄河修建了三十四座县城,并以今包头市以西、后套平原以东、黄河南岸(今鄂尔多斯)以北的广大地区新设一郡,作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将之命名为九原郡,郡治设在九原城。

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朝从公元前212年开始历时两年修建了从国都咸阳附近的甘泉宫直达九原城的长约700公里的直道。公元前210年,大秦帝国的建立者、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就在去九原城巡视的途中病死,他活着时没能到达九原城,死后的尸体在密不发丧的情况下到达九原城,并由直道运回咸阳,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段旅途。

西汉建立后的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九原郡改称五原郡,下治九原、固陵、五原、临沃、文国等十六县,九原城作为郡治的地位没有改变,由于内陆移民的迁入、农业的发展、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大大的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五原郡成为汉代重要的农垦区,九原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至公元初年西汉王朝末期,由于匈奴的崛起和西汉的衰弱,以及王莽掌国时错误的对外政策,匈奴不断南下侵袭,迫使九原城一带居民南逃,城市陷于衰败之中。在封建军阀混战的东汉初年,曾经自称是汉武帝曾孙的卢芳占据了九原城及其附近地区,在匈奴的扶持下称帝,都城就设在九原城,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众叛亲离的卢芳逃入匈奴,公元39年(建武十六年),卢芳降汉,九原城又重归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为了充实边疆,东汉实行鼓励人民回归本土的政策,当年逃离九原城的居民回流,城市得到恢复与发展。

由于汉朝衰落,至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强盛,面对着游牧民族的不断攻击,九原城的居民弃城南迁,城市遂废。至唐朝时,在原址上建立中受降城,一时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民国时期编撰的《绥远通志稿》对九原城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兹录如下:

九原,汉五原郡属县,亦郡治所在也,战国时为赵地,秦并六国,置九原郡,汉改郡名五原,仍治九原城,其遗址当在今包头县昆都伦沟西,黄河北岸。

《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六年,攘地北至云中、九原。

《水经注》:河水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王莽之获降郡成平县矣。西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秦始皇逐匈奴,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筑亭障为河上塞,徐广《史记音义》曰:阴山在五原北,即此山也。

《清一统志》:九原故城在旗北(案即乌拉特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攘地,西至云中九原,又《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斩山堙谷直通之,《汉书·武帝纪》: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理志》:五原郡治九原县,《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十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治河东,二十六年,单于遣子入侍,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郡、代郡八郡民归于本土。《魏志》:建安二十年,省五原郡,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东迳河阴县故城北,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始皇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更名五原也,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杜佑《通典》:胜州榆林县西,有汉五原城,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敬本故城在中受降城北四十里,郑虔《军录》:时人以张仁愿河外筑三城,曰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堑深峻,亦古之坚守。贾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安九原故城,在汉朔方之东北云中之西,今套北黄河东流处也,唐胜州在套内东北,九原直其西北,《通典》以为在西,疑脱北字,其北即阴山,又北为光禄塞,西即北假,秦、汉时号为绝塞,隋、唐丰州,虽亦名九原、五原,乃汉朔方郡地也,《括地志》谓胜州连谷县,本秦九原郡,明《统志》谓在陕西神木县,皆误。(《绥远通志稿·卷十二上》)

九原城,从公元前300年春秋战国时期建成,到公元2世纪的东汉末城废,前后连续经营达500年之久,唐时又为中受降城,其遗址民国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进行过考察记述,兹分述如下。

《绥远通志稿》作如下记述:

三顶帐房故城遗址,在县治西一百二十里,墙堞残毁,高度已不可考,惟基址犹显然可观。周约三里余,中多瓦砾,无碑碣。《采访录》:包头县城西一百二十里,地名三顶帐房,其西有故城遗址,门楼墙堞均已残毁,不能究其详,惟城基遗痕,仍显然可寻,周约三里余,中多破碎砖瓦,无碑碣遗文。

案此城规模甚小,又无遗文可资探索,即徵诸史志亦无与此城形势相近之迹,意或辽金以来屯戍之旧垒欤。(《绥远通志稿·卷十二下》)

1980年7—8月间,巴彦淖尔文物工作站和乌拉特前旗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九原城遗址及附近的古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下面是其考古记述:

九原古城,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公社三顶帐房大队城壕村,土筑,城成近方形,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1000米,墙残高4米,基宽10米。城内陆面以下发现两层文化层,出土文物有铁鼎、五铢(武帝五铢钱)、大黄千、王莽钱、石臼、穿孔石器、板瓦、云纹瓦当。城西300米,城东1000米以内,有大量陶片,这是城外居民区,并发现窖址。城西100米;城西北500米,城东北500至1500米以内均有古墓。墓分土坑竖穴和砖室墓两种。巴盟文物工作站和乌拉特前旗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于1980年,发掘三顶帐房村东北墓葬区六座墓,编号M1至6。M1至5为砖室墓,时代为东汉初年。M6为土坑竖穴墓,时代为西汉晚年。M1至M5早年被盗,M1、3、4木棺被烧无存。M2棺被拆散,人骨均零散。东汉墓内出土:陶炕、盘、量(升)、耳杯(酒器)、铁匕首、铁锭、东汉“五铢”钱,石珠。M6出土物有:金泊制器牛、鹿、虎、羊、兔、鹅等。发掘出的金泊制器虽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但发掘出来仍金光闪闪。银制器:银片制梅花2件、铜器15件,其中:压胜钱一件(一面铭文“日入千金”、“长命百岁”)、铜灯等物。还出土青铜印章一件,铭文“庞锅印”可知墓主人是庞锅了。考城壕古城以文献记载和古地图所示,应为赵九原、秦因之,汉五原郡故城。(《巴彦淖尔史料》第二辑,火鹰撰《巴盟境内的故城、古墓遗址考》)

《乌拉特前旗志》对九原城做了如下的记述:

古城位于黑柳子乡三顶帐房大队城壕村东侧,东经107°42′02″,北纬40°36′05″,乌拉山与黄河之间。古城土筑,夯层14至16厘米,城墙残高3至6米,北墙倒塌形成土垄,垄宽40米。人民公社化时,社员在西墙上面筑南北提水工程高8米。城东北有一大台地,是角楼遗址。西北、西南角楼因修水渠被破坏。南墙南侧中段离50米处有两座东西向土堆夯层,残高3米,是南门遗址。城内南部有一“凹”形平台,北段南北宽73米,西段东西宽35米,台地内侧低处至南城墙120米,台地上下到处散布着青灰色、白灰色陶片。残片纹饰有绳纹、弦纹、压印纹、暗纹、水波纹等。根据这些陶片可辨认出瓦、盆、罐、罈等器物。在西台地的地下一米深处发现陶片、粗细绳纹青砖、穿孔陶防轮、石环,还有云纹兽纹瓦当、筒瓦,大型板瓦等残片。古城南侧有碎陶片云集点,可判断为烧制陶器窑地。出土三足铁鼎、汉五铢钱、石臼、铁锅残片。石环已交巴盟文物站、内蒙古文物研究所分别保存。城西大面积地段上有陶片、云文瓦当,说明这里有过居民区。西墙中段西侧200米处,发掘出一座汉砖室墓。古城北至铁路1000米处城东北500米以内是墓葬群。古城西北1000以内发现几处东汉墓,城壕村就座落在古墓群上,该村至铁路边有几处动土和山洪冲出的墓砖,砖为东汉条砖。村东北有一块群众称之为“荒凉堆”的大小土堆104个。据自治区考古学家考证,认为三顶帐房古城始建于战国末年,即赵武灵王西击林胡楼烦时所建的军事城堡,即九原县城、汉之五原郡城、唐朝为中受降城。据1980年7月8日,巴盟文物站和旗文化局对古城中部地下进行分别探测,挖地沟1米多深,东西3道,南北2道,从地层断面明显看出有三层文化,下层五花土,厚15公分;中层灰烬厚19公分;表层因农耕厚薄不一。从三层文化层分析也说明古城的变化经历三个朝代。(《乌拉特前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2005年6月,笔者探访了九原城遗迹。从临河坐长途汽车到包头市哈业胡同,下车后雇了一辆面包车到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三顶帐房村地当巴彦淖尔市与包头市交界处,下车问了几个年轻人,均不知道附近有古城,问了几个年长者,方告知遗址的方位,不过又说,遗址已全部被开垦为农田,仅剩不足10米的一个遗迹,在年长者的指引下,考察者终于找到了九原城遗迹,并拍照留影。

九原城是秦直道北端的终点,是赵秦汉唐时期北疆的军事重镇,尽管只剩遗迹,但也应给立个碑,对其沿革、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予说明,让人们常常遥想起久远的历史,这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站在九原城遗址北望,高耸于眼前的乌拉山就像一座连成一体的高墙,就能体会到《水经注》为什么说“其城,南面长河,北背连山。”向南望,一望无际的平川,想当年秦直道从这里直通咸阳甘泉宫。

说起秦直道,它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全长1800秦里合今700多公里,其历史成就不亚于当时的万里长城。在当时,边疆一旦有事,秦王朝的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秦直道也是当时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对于促进边防和内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秦直道的北端终点,九原城一直是秦汉时期的军事重镇,是军队的集结地,是粮草的集散地,是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之地,也是秦始皇生前最后想去的一个边疆重镇。

——选自倪玉明著《巴彦淖尔古城》


作者简介

河套文化‖倪玉明‖九原城

倪玉明,1962年出生于巴彦淖尔盟,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至2012年在内蒙古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班学习。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河套文化研究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大代表。曾编著出版《名人笔下的巴彦淖尔》《图说巴彦淖尔》《巴彦淖尔游记》《巴彦淖尔古城》等。1978年在巴彦淖尔盟农业机械制造厂参加工作,高级经济师,所在企业几经改组改制多次易名现在名称为燕京啤酒内蒙古金川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