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宾访谈∣魏威:砥砺簇新 聚力前行,打造金牌培训班

 标准生活 2019-07-26

嘉宾介绍

魏威 博士

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以下是正文哦!

围术期医学论坛

据我们所知您一直是北京友谊气道管理培训班的培训教师,而且多次参加全国各种会议的气道培训,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您认为友谊气道管理培训的特点是什么?取得的成绩有哪些?今后还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要做?

魏威博士

从2003年开始我就参与了北京友谊医院第一届气道管理培训班,在此非常感谢田鸣教授的识人用人。我认为友谊气道管理培训班是非常有特色的培训,接下来我将从6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介绍:

历史的沉淀

从2003年我们举办第一届气道管理培训班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七个春秋。时光不仅沉淀了我们的资质,也使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大步向前走。2003年第一届友谊气道管理培训班由田鸣教授创办,恰逢第一代喉罩在国内普及和第二代喉罩进入中国。2006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了气道管理学组,田鸣教授当选第一任组长,在田教授的带领下借助气道管理学组的平台,一方面推广我们的团队与经验,另一方面吸引全国大批对气道管理感兴趣的同道携手并进。2015年第一届世界气道管理大会,首次将中国的气道管理培训经验以及在气道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给全世界。历史带给我们的并不单纯是辉煌的成绩,而是真正使我们站在气道管理培训前沿的实力。

经验的积累

气道管理非常注重经验的积累。来自各个科室的疑难病例,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首先是消化内镜,内镜麻醉如何平衡气道安全和患者舒适度,与消化内科的合作让我们在内镜气道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次是器官移植,小儿肝移植是北京友谊医院的特色医疗项目。与移植科的合作让我们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例,同时也丰富了我们临床气道管理经验。另外,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们也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经常会有一些棘手的病例,并且耳鼻喉的病症大都集中在头面部,天生的困难气道患者,针对这些病例的处理,也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团队的建设

田鸣教授不遗余力的培养了很多气道管理方面的人才,包括北京其他三甲医院,田教授也都倾注了很多关注与心血。无论是在全国麻醉年会的平台上还是每家医院举办的气道管理培训班上,这些培训老师们都大放异彩,他们各有所长,彰显个人魅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友谊气道管理培训团队的成长。

强强联合,携手共赢

在组建友谊气道管理培训团队的时候,我们特别注意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合作。因为我们不单单是在做北京友谊医院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整个北京气道管理培训团队。在全国要做到说的出口,叫得出来。一直以来,友谊气道管理培训团队与北、北京同仁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都是一个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我们促进了他们,他们也促进了我们。

砥砺簇新,与时俱进

在进行气道管理培训时,一定要注意培训内容的先进性。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气道管理的理论与工具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终将被淘汰。因此,我们积极的收集、听取学员们的反馈与意见,在制定气道管理培训的课程内容时,不断完善我们的计划与内容。

技术、理论与实践结合

气道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将操作与气道管理的思路以及临床病例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的培训重点也是让技术与管理流程真正的结合起来,使培训内容变成每位学员自己的东西,希望学员能够运用掌握的理论与技术真正的去解决临床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

首先,我们在气道管理培训方面的影响力是我们的成绩之一。所谓影响力就是我们怎么做别人就怎么做。我们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等一直被模仿,尚未被超越,尤其是在2013年我们创立了以病例为基础的气道管理培训,并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年会的平台上首次推出,立刻获得了全国范围内麻醉同道的认可。经过这样一个以病例为基础的气道管理培训,学员们理解了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气道管理方案的重要性,只有熟练掌握工具,才能保证患者气道安全。其次,我们的培训规模在这个领域也是最大的。从2003年到现在我们气道管理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两千多名。因此,无论是从培训班的口碑还是从参与培训的人数,我们都取是硕果累累。

展望未来,仍需努力

我相信每一位来到友谊气道管理培训班的学员心里都会这样想:希望学到的内容能够受用终身。因此,我们培训的内容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纳入先进的气道管理工具或者气道管理理念,甚至是国外先进的培训方式。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巩固之前取得的成绩,使我们的培训班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遍地开花,从而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培训班。

围术期医学论坛

您认为气道管理培训的难点和要点是什么?如何才能使学员掌握所培训的技术?

魏威博士

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讲学习是一件特别被动的事情,因此,在气道管理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如何使大家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首先在线上学习方面我们结合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多的利用媒体平台将我们的培训内容与理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获益。其次是现场的培训教学,以病例为基础的气道管理培训特别注重知识的应用,难点在于如何让学员的眼、心、手完美的配合。眼代表对患者的评估,心代表气道管理方案,手即实施气道操作,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培训过程中这是要点也是难点,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流程时特别注意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争取将难点变成要点,将要点变成我们的特色。

时刻保持热情

如果在短短的培训时间内将气道管理的技术、理论与实践三方面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培训教学,学员们将受到知识的轰炸。如何让学员们掌握培训的内容呢?答案就是热情。培训老师要有施教的热情,学员们也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因此,我们在授课内容、专家安排、课程设置上花心思,让培训老师与学员们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

编辑:于丽水

视频:仇俊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