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污蔑为汉奸,病逝前留下14个字,百年后字字应验

 修悟搏 2019-07-27

自从近现代以来,“汉奸”这个词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期间,出现的汉奸数量难以计数。当汉奸的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他们的存在也给中国的抗战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当然在汉奸群体中也有极小的一部分人是被污蔑为汉奸的,他们的真实身份被查明之后也得到了平反。接下来笔者给大家说的这个人也是这样的遭遇,此人的名字叫做郭嵩焘。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他们要想出人头地基本上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了秀才。他和一干死读书的读书人是不一样的。他非常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经世致用”。不过在后来的学习生涯中,尽管郭嵩焘很刻苦努力,但是在后来的两次会试中,他都名落孙山。不过郭嵩焘也是一个有大毅力的人,在几年之后,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大家知道,晚清统治时期,中国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来往交流还算是比较密切的。光绪二年,清朝在英国的伦敦设立了一个大使馆。郭嵩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英国的使节。来到英国之后,他也被英国先进的政治制度给吸引了。他认为英国的这一种执政方式是清朝应该学习效仿的。毕竟晚清统治下的中国孱弱不堪,必须要进行变法改革才能够图强。

后来,郭松涛还把自己在英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然而他的这些行为落到了有心人眼中却是叛国的行为。郭嵩焘被清朝廷给召回之后,他被朝廷驻德公使刘锡鸿污蔑为汉奸。刘锡鸿甚至是罗列了郭嵩焘的十大罪状。事实上,刘锡鸿所罗列的这些罪名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但这对郭嵩焘的影响却非常的大,最终他只能假病回家。

其实不管是郭嵩焘的政治主张还是他变法改革的思想在当时都是能够救中国于水火的。但因为这些内容的先进性使得郭松涛不被容忍。光绪17年,郭嵩焘病逝。他在病逝之前留下了14个字,“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如今,郭嵩焘去世已经100多年了,这14个字也字字应验。他对朝廷的贡献以及一片忠心是后世人能够看得到的。不知道大家对于此人的评价是如何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