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民众眼中的勾结洋人的“汉奸”郭松焘

 历史探奇 2019-10-31


1879年,郭嵩焘从英国回到中国。


因为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朝廷也没有给他安排任何职位,他只能回到家乡赋闲。


湖南人民听说这个丧权辱国的大汉奸要回来了,群情激愤,他们有的阻止郭嵩焘的蒸汽小船进入省河,有的帖大字报侮辱他“沟通洋人”。


1880年8月17日,他在日记里记下了一首诗:


拿舟出海浪翻天,


满载痴顽共一船。


无计收帆风更急,


那容一枕独安眠?


这首诗的意思就是,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咄咄逼人的态势,国人依然不愿意面对现实,只愿意保守残缺。在这种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必须要有人出来振臂高呼,唤醒沉睡的国人。就算自己被误解、被冷落、被辱骂,也不能退缩,不然良心难安。


1891年7月18日,郭嵩焘在孤寂中逝世,享年73岁。他在死前不久写了一首《戏书小像》的诗——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这是他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同时代懵懂无知的同胞们的失望。


李鸿章上奏朝廷,请按照惯例,宣付国史馆为郭嵩焘立传、赐予谥号,但是朝廷却碍于强大的舆论压力,颁旨:郭嵩焘出使西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着不准行。


正在走下坡路的帝国,没有接受郭嵩焘的建议,也没有给予郭嵩焘应该有的荣耀。


最终,在海浪翻天之中,一群“痴顽”带着帝国这条千疮百孔的破船沉入海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