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从龙诗词选评》序

 杏坛归客 2019-07-27

用生命打造诗国丰碑

——《林从龙诗词选评》序


林从龙先生要将六十一年间的诗词作品汇集付梓。无疑,这对他个人乃至整个诗坛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人们当有共识,林从龙是当今诗坛重量级人物。所谓重,重要的要看,处在一个风云跌宕的时代,一个诗人的心志、情性和作为。重,还表现在诗人的生命长河之水是否一以贯之地泽及四野,对正在重新矗立的辉煌的诗国大厦,是否一以贯之地添砖加瓦。所谓重,理所当然地还要看他的艺术实践,他的成果,他的春华秋实。综观以上这几个方面,应当说,林从龙是诗坛一位不同凡响的重量级人物。

林从龙出生于文化上“于斯为盛”的湖南,从小受中华传统文化之浸润极深,对民族文化有深厚的感情,铸就了民族精神的根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应当是立身之本。君不见,大千世界对于民族文化的众生相。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者有之;形同路人、评头论足者有之;冷酷无情、踩到脚下者有之……而林从龙,始终以“九死无悔”的精神对之。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的回归,推动了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林从龙如鱼得水,以极大的热情、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开始了他的诗词长征。在河南,最初他只能依托十分有限的空间和阵地,却搬动了包括臧克家、贺敬之、艾青、冰心在内的许多名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对弘扬传统诗词的认同。他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到为成立中华诗词学会而努力的行列之中。一批有影响的老同志登高一呼,林从龙和许多有识之士拓荒前进。只要是对诗词事业有利的事,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以忘我的精神力争。而且,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往往是受命工作于危难之时,送炭甚至烧炭于雪中,而不善于添花于锦上。从郑州到北京,从中央到地方,他奔走于机关、团体、学校、诗社,他成为一些学者、专家的座上客,也成为他们的知音者。1996年,我有幸和从龙兄一起,代表中华诗词学会专程去上海看望老会长、著名学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周会长见到从龙,病好像好了一半,交谈竟日,不忍离别。我想起《史记》有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知什么?他们正是在尊重、热爱、弘扬传统文化这个基点上,相交、相知。我想,从龙兄也正是在这个基点上与海内外的诗人及热爱诗词、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朋友们相交、相知,从而推进诗词事业的。

为诗词事业,林从龙可谓倾注了全部心力。万事开头难。人们不应当忘记,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初期,百废待举,困难重重。他和志同道合的诗友们一起,努力以赴。我记得,第一期《中华诗词》就是他在北京的女儿家里闭门谢客,突击了三天完成了后期编辑工作的。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以来,尤其是早期,学会很多方面工作的推进,往往和林从龙开疆拓土、联络各方、打开新的局面分不开。而这里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讲课。几十年来,林从龙一共讲了多少场诗词课,受众总共有多少人,恐怕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惊人数字。他的讲学授课,真可谓“从东北到西南,从高原到海边”,而且一直讲到境外、国外。如果诗词界也搞一个“吉尼斯”记录,几乎无人可望其项背。全国不断兴起的“诗词热”,林从龙至少是在大气候下的一股热风,吹到哪里,哪里升温。许多事实说明,一些地方诗词活动波澜迭起,常和林从龙讲课密不可分。诗词进校园活动,就是在他应邀到华中理工大学讲学,和校长杨叔子院士一拍即合,促成了1999年在华中理工大学举行的“让诗词大步进入大学校园”的全国会议,随之而来的是连续几年的进入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校园诗教和社会诗教的逐步展开。溯其源头,至少应当说林从龙功不可没。

为什么这么多地方争相请林从龙去讲诗词?答案只有一个:他讲得好。他讲课,好像是把古人的诗,掰开、打碎、嚼烂,再从他嘴里吐出来。有本而不宣科,无声之处也能砸吧出滋味。他总是用独特的视角,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贴近生活的举例,给人以难得的艺术感染。看看台下,像是都听醉了,再看他,像是比台下的人醉得更厉害。

我试着替他总结一下,作为诗人、作为学者,他有三条:一曰国学根基,二曰超常记忆,三曰不眠不休。从龙兄幼学底子打得好,学养较深。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在于经典,而传统诗词正是以动人心魄的能量,传递和铨释经典的精神。从龙兄正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高手。有一次开会,他和另一位诗中高手同住一室,第二天我见他们眼睛红红的,原来是两人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一人一句背诵起经典古文,不知东方之既白。从龙兄的超人记忆力,我最为折服。十几年前,我就在一篇名为《春雨江南路》的文中,说起他的脑袋瓜犹如一部电脑,内存都是诗。按错了键,也能敲出另一首诗来。某些古诗文,我常在用时忘了,或记不准了,就给他一个电话,总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他讲课中举的例诗,多不用自己的诗。上午听到某位诗友的诗,下午讲课就可以顺背如流。古人名句,更是如数家珍,滔滔如长江之水。讲解过程中当然要背诵,那又是一种出彩之处。浓重的湘音,低沉的音调,用鲜明的节奏“演奏”出来,却是一曲动人的乐章。我还发现了他诵读的一个“秘密”。随着诗的“起承转合”,他常在句子的开头加上一个“呃”字作为语助,而此刻必是情动于中之时,不能不“呃”!他这一“呃”,境界全出,先感动自己又感动了别人。难怪有人说,即使没完全听懂,也受到了感动。

不仅讲课,从龙兄还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去回答诗友的问题,为他们改诗。每次开会,诗友相聚,他的住室总是门庭若市,夜深了依旧灯火辉煌。人们常说,某某人“诲人不倦”。而林从龙,却往往达到了“诲人不眠”的程度。在林从龙收到的大量学生来信中,甚至有学生用“师恩难忘”、“师恩难报”等词汇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崇敬、尊重和感激之情。

过度的、连续的操劳,林从龙终于倒下了。在2001年海南儋州会议上,他患了脑溢血。重病之躯使他暂时告别了诗坛。好在治疗及时、护持得当,使他逐步恢复了健康。我曾跟他开玩笑说,你不能走,当你在儋州躺在地上的时候,李白和杜甫就紧急磋商了,结论是,这个人还得回去!他的诗还远没作完,课也没讲完,振兴诗词的事还有他做的!于是,奇迹发生了。说来也怪,诗好像能辅助治病。年事已高的林从龙好像更加硬朗、健旺了。他领受着诗仙和诗圣的指令,又风风火火地站到了诗词第一线。

到今天,林从龙集六十一年之作品出版(实际上他写诗的时间更长)。我感觉,他似乎生来就是写诗的。他就是那个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的“诗有别材”的才。我一直认为,诗,是最需要以学养、品格和情性加以支撑的艺术。成就一位诗人,还要再加上一个“悟”字。妙悟,极而言之就是天才。清时钱圆照说:“诗文之作未有不以学始之,以悟终之者,而于诗尤验。”罗马的贺拉斯也曾说:“有人说,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若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林从龙是学为基石,加上长期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悟和学相得益彰,使诗的创作走向成熟。从龙以“情真、味厚、格高”为创作主旨,这方面,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谷方先生有专文论述。王安石说:“丹青难写是精神”。从龙的诗可贵之处正在精神。他学养虽深但从不“掉书袋”,不以生僻艰深取胜,而是“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他追求的是言近旨远、深沉含蓄,“旨”常常包含无尽的历史沧桑感,惟如此也才能深沉含蓄。他在诗中不回避用典,但崇尚的是“如盐入水”,追求的是“不得不用而用之……莫见安排斗凑之迹”(叶梦得《石林诗话》)。因此,他的诗常见神韵、显深沉而少雕琢。如他的《过秦俑坑》:


胆丧荆卿剑,魂惊博浪椎。

泥封兵马俑,能否慰孤危?


这短短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以新奇的立意,独特的历史视角,宽厚、无尽的意韵,给人以感染和启迪。难怪老诗家、新诗友交口称赞,在诗坛乃至社会上都产生了影响。

又如他的《七·七过芦沟桥》:


烽火芦沟迹已陈,长桥风物焕然新。

东邻未必妖氛净,忍拂残碑认弹痕!


这首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又意味深沉的诗,已被选入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大学语文》,成为今人创作古体诗入选教材的不多的例子。

从龙兄诗的功力,更多见于他的律诗中——难怪人称“诗律老手”。他工于对仗,因而也是楹联界不可多得的高手。清末学者刘熙载在他的《诗概》中说:“律诗难于凝重,亦难于流动,难在又凝重又流动耳”,他又说:“律诗要处处打得通,又要处处跳得起。草蛇灰线,生龙活虎,两般能事,当以一手兼之。”请看从龙的七律《回乡偶感》:


弦歌旧地夕阳斜,霜叶仍如二月花。

万里风尘添雪鬓,卌年魂梦绕星沙。

溪山犹辨儿时路,松菊难寻劫后家。

浊酒一杯酬父老,萍踪明日又天涯。


此诗沉郁顿挫,不仅颇似杜作,而且又能新意叠出,于杜诗门墙之外别辟蹊径。满目沧桑之感,满纸辛酸之情,满腔报国之志,尽在诗中,真可谓“凝重与流动”兼而得之!

从龙兄的诗,极少是苦吟于斗室之所得,而多半产生于他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社会生活深处。如同唐朝郑綮所说:“诗思在灞桥风雪驴子背上,此处何以得之?”林从龙正是关注民瘼国难,得诗于市肆坊间和山程水驿之中。他的范山模水、批风抹月之作,也都植根于历史深处而抒发于沧浪渔樵和“风雪驴子背上”,是个典型的“跨驴客”。

从龙兄虽然重视继承,但绝不泥古,反而十分看重中国人新时期的社会实践,这也反映在他讲课的范诗举例中。他求新,主要新在内容上,新在能鲜活、真切地体现时代精神。这是因为他始终坚信:成熟的传统诗词艺术形式完全能为新时代、新生活服务。

八方风雨汇中州”。而中州的风雨,有林从龙的一份。同时,这份风雨又飘洒到了全国许多地方。中华诗国的丰碑靠千千万万诗人和有识之士共同构筑。这其中,林从龙正在用心血、甚至生命这样做。



梁 东 2007.9.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