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晚年所写的一首词,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深受杨慎的赞赏

 有友abcd 2019-07-27

梅花是花卉四君子之首,自古就是诗人们最喜爱的题材,很多知名的诗人都有咏梅篇流传下来,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的咏梅诗词多达40多首,他既钟情于梅花,视梅花为不离不弃的朋友,又心仪梅花的品格,借梅喻情言志,写出人性和梅性的和谐。

苏轼晚年所写的一首词,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深受杨慎的赞赏

苏轼最盛名的梅花词,是绍圣三年(1096)年冬作于惠州的《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晚年所写的一首词,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深受杨慎的赞赏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这两句写岭南环境,突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品性。它冰清玉洁,不畏瘴雾侵凌。有如《庄子·逍遥游》中“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的仙子之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这两句写海仙钦佩其品格,派遣使者前来问候。“绿毛么凤”是岭南的一种珍禽,苏轼《再用前韵》一诗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嘴,如鹦鹉大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也。”作者想象,这种倒挂于梅花树枝上的珍禽,就是受海上仙人派遣前来探望、守护于梅花的。既烘托出了岭南风光之奇异,又赋予梅花一种清奇的色彩。

苏轼晚年所写的一首词,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深受杨慎的赞赏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这两句写梅花的素雅之美。它素面朝天,不施脂粉,好像洗去铅华卸了妆,美丽奇特又风韵天成。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最后两句写梅花的格调,就如晓云之高邈,是梨花难以比并,众花卉难以匹敌的。把对梅花的赞美推到了极致。

苏轼晚年所写的一首词,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深受杨慎的赞赏

全词句句咏梅,又注入了人的生命和品格,寄寓了很深的情感内涵。梅花不畏瘴雾的玉骨冰姿,不同凡花的高情远韵,既是苏轼屡遭磨难而大节不移、人格高洁的化身,又可见美若天仙,被瘴雾夺去生命的朝云的身影,所以这首词也被看作是对朝云的哀悼和赞颂,苏轼在美景中抒发伤情,此词真正达到了花与人浑然相融的妙境。明代大文学家杨慎非常推崇苏轼晚年这首词,称它为:“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