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大暑,酷热难当。太阳一露头就给大地带来火热的拥抱,那炽热的情感一刻不曾间歇,仿佛要把一切都融化到这光芒里,永结连理永不分离。偶有雷雨也不能带来一丝清凉,反到像是被放到了笼屉上,下蒸上晒,各种酸爽。据报道今年多地同期温度都创了历史新高。朋友们见面第一句话都是“热!太热了!” 碎碎念着“心静自然凉”,脑中浮现的是东坡居士的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心中居然真的生出一片清凉之意,继而想到刻过的这组《定风波》印章。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阙词,苏轼面对逆境所表达出的无畏、倔强、旷达,随历经千年而仍然亮丽鲜活。这组印章让两位小摄影师朋友拍摄的气质醇厚,清新脱俗,颇合词意,非常适合消暑。 以诗词消暑,可怡神养气;以美图消暑,可遣兴养眼;以篆刻消暑,可弘道养正。谨以此文在炎炎夏日中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 01莫听穿林打叶声(老挝石34mmX34mm) 圆形边框朱文印章,此印取“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景”之意。外框似圆非圆,整体布局看似规整,实则有起伏变化,线条亦求灵动,紧扣“朴”、“奇”二字。 何妨吟啸且徐行 02何妨吟啸且徐行(老挝石36mmX38mm) 汉满白文印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庄重、朴实、大度,稳如泰山,给人以端重浑穆的美感。这方古朴的满白文印中能否看到那位豪迈词人“雨中潇洒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03竹杖芒鞋轻胜马(老挝石37mmX43mm) 古玺式朱文印,七字印章只排两列,在布局上打破常规,看似“冒险”,但熟悉古玺的同道会知道多字印做两列处理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优秀的名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日庚都萃车马”了。但此印在借鉴古印的基础上,又隐约有楚简的线条味道。 谁怕 04谁怕(老挝石30mmX30mm) 秦印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界格,其布局意趣天成,线条稚拙峻利,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在其中。 一蓑烟雨任平生 ![]() ![]() 05一蓑烟雨任平生(老挝石32mmX45mm) 仍然是古玺印式,仍然是两列排列,但气息上与“竹杖芒鞋轻胜马”不同,线条更加奔放,更有一种沧桑感,就像是那潇洒不屈的一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 ![]() 06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老挝石45mmX47mm) 具有现代意识的汉印式多字白文印,浑厚朴茂极致精微,追求沉稳厚重中的那一丝灵动。文人笔力能扛鼎,金石风骨动人心。 山头斜照却相迎 ![]() ![]() ![]() 07山头斜照却相迎(老挝石38mmX38mm) 无边框朱文印,无边框印难在使其虽然没有外框但又团结一致,此印字数较多是其又一个难点,分朱布白,空间穿插,变而不乱。 回首向来萧瑟处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 ![]() 0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老挝石56mmX57mm) 汉满白文印式。多字印难于处理,这是古今印人的共识。此印于雄沉大气中透出温婉细腻,汉印之形,金石之骨,线条敦厚而遒劲,配合上这词句,意境悠远,引人遐思。 ![]() 09(外一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老挝石56mmX57mm) 布局跌宕起伏,意境恣意奔放,以秦汉为宗,融入现代创作理念,属探讨之作,故列入外篇。 印屏装饰 ![]() ![]() ![]() 创作手记 将东坡居士词《定风波》刻成一组印章是我的夙愿。经过漫长的准备与酝酿,此组作品终于面世。《定风波》一词把东坡先生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已经过去了近千年,现今读来仍让今人激动。命题篆刻是比较难的,命题组印就更难,既不能雷同,又要风格、气息一致,要在一个“调”上,节奏的变化、起伏、承接都要考虑。艺术没有顶点,只要我辈去努力追求,此组印未必成功,但有一种不屈不颓不惧的精神在。东坡居士我辈之师友也。 篆 刻 | 马 君 关于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