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昵称27495004 2019-07-27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远观形韵:这是一件汉代'司南佩'形制的古玉。

注:玉司南佩是汉代一种形态特殊的器形,形若用于正方向、定南北的司南(亦称指南)。上面琢磨成小勺形,下面呈'工' 字状。一般认为,其上部是司南的部件之一指南勺,中间是汉代常用的配饰'工'字佩,下部为司南部件之一的底盘。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近处观玉质:战汉以后,和田玉为主流,作为汉代典型器司南佩,当选优质和田玉,古玉的玉质熟旧,白若凝脂,黄若蒸栗是其鉴别特征。

注:此司南本为和田白玉,经千年水淹土埋被沁成'黄玉',王敬之在华山论鉴对一件宋代童子有'沁黄玉'一说,可作参考。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工痕鉴定:切忌以工盖面,老工与新工的最大差别在于工具的性能先进,形成的'快与慢'之感;老工慢而耗时,对玉琢磨,形成'碾轧'感,但战汉之后,铁制工具的应用,工痕也已快而锋利了。在此不做赘述。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沁色飘渺,深入肌理、浓淡相宜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工痕处有沁色,是工在前、沁在后的表现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沁色鉴定:简单的说8个字'深入肌理、浓淡相宜'是古玉沁色的鉴定点。

注意沁色与工的先后关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入土特征:土侵蚀孔,灰皮、入土包浆都是鉴别古玉的几个点,但不一定全都具备,此佩就有'土咬'小孔和灰皮之特征。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100倍显微镜下,侵蚀空洞

注:土蚀土咬是埋藏环境对玉的破坏,一般出现在沁色交重之处,也变成了'沁门'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包浆:包浆贯穿古玉鉴定的始终,也是古玩十分重要的鉴别点,需深刻理解包浆;刚出土的氧化包浆和经盘玩后的包浆,其只可意会了。

后注:古玉收藏的乐趣在于自我的认证与提高,所谓玉遇有缘人,每一块古玉都在等待能真正能解读她的人。

…………………………………………

以下配图几件台北故宫的司南佩: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再配几张在拍卖场上备受追捧的'红沁'古玉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古玉收藏鉴定实战分析“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全面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