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的人是怎么分析问题的?

 剪切万花筒 2019-07-29

所谓厉害的人分析问题,就是能够快速看到问题本质。

然后,调取适合问题的思考框架,来得出结论。

就像你先要确定你要对付的是猪马牛羊,还是龙。

然后杀猪就要用杀猪刀,而不是宰牛刀,或者屠龙刀。


1、快速思考:理解问题本身的信息

2、深入思考的方法和技巧

3、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

快速思考就是用来处理我们日常生活对话的一套信息思考框架。

1.1信息的分类

首先要做的就是快速判断信息的种类,为你的思考确定方向。

信息一般分为三类:记述、评价和规范

记述指的是客观描述事物的信息,不包含主观判断好坏。

评价指的是主观上表达对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

规范指的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应该采取的行动。

简而言之,就是记述=客观说明;评价=好坏判断;规范=意见建议

比如说:

欧美风情,贵族生活,时尚潮流——【记述】

让你感受不一样的享受空间!——【评价】

——×××酒吧,让你再过把瘾……——【规范】

补一个例子《疯狂的赛车》徐峥的推销那段,记述→评价→规范组合。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

地下CBD,人生后花园

按均价仅售人民币三万元整

值得 一生典藏 稀缺阳光豪宅

双卫大客厅结构 复式设计

仅余一席

十八相送 一水黑

看上去就像黑社会,有没有,有没有

要的就是气氛

绝对的庄严肃穆

绝对的气势如宏

搭灵堂 送纸钱

丧葬服务一条龙

一条~~龙!!

这么好的服务,我天天在这里上班

恨不得都给我自己来一套

三种信息的结合使用,能够大大增强说服力。

1.2思考框架

用什么信息做什么推论

知道了信息的种类之后,我们就知道用什么思考方法去处理这些信息。

记述信息:使用因果论证法和实证论证法。

评价信息:根据评价条目或评价标准来论证。

规范信息:行动原理的论证方法。

问题1:为什么今年的水果价格上涨了50%?

这是一个【记述问题】,就要用因果或者实证论证法来思考回答。

思考:影响水果价格的因素,如果你想到了供需关系,那就可以从什么因素影响了水果的供给量来回答。这是因果论证。

如果你想到的了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那就可以举证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导致物价都上涨(比如蔬菜水果日用品)来回答。这是实证论证。

问题2:为什么L同学比P同学长得漂亮?

这是一个【评价问题】,那就要用评价条目和标准来思考回答。

思考:什么算漂亮?身高腿又长,胸大屁股翘,媚眼瓜子脸,盈盈水蛇腰,肤白如凝脂,腮如桃花红等等。就从各种各样的你主观上的美女评价标准来回答。

问题3:为什么你应该考研?

这是一个【规范问题】,那就从行动原理来思考回答。

思考:行动原理指的是你内心有一种欲望促使你行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你行动的好处激发你的这种欲望,这种欲望可以是实际利益、道德感召或者生理动机等。提供动机,采取行动。

比如你有喜欢美女这种动机,就会去采取看美女、找美女、找美女小视频等行动。

这里也是一样,为什么考研?那就是因为考研对你来说有好处,有好处的事情你就需要去做。就从好处12345来回答。比如考研可以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1.3常见误区

误区1:记述+评价+规范是通用万能思考模式。

这种大而全的思考方式,一般用于广告推销,也就是接受者不清楚自己的问题的情况。

如果,对方提出了问题,你这么回答,就会陷入泛泛而谈、没有重点、没有逻辑。

误区2:不同信息用错了推论方法。

比如上面的例子,“水果涨价50%”。用对评价信息的推论来回答。

水果涨价50%,那就是觉得水果贵了。然后,就从水果要卖这么贵的评价标准来回答。

这里问题被替换了,“为什么涨价(现象)”变为“卖贵的道理(判断)”。

对于快速思考,先判断清楚问题的信息种类,再选取对应的论证方法来思考回答。

用对的方法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用错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只能陷入牛头不对马嘴,鸡同鸭讲的混乱。

但是,复杂问题的深度思考就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技巧来分析问题。

2.1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思维是我见过最能打的思考技巧,不管是写作、思考,还是公开演讲、PPT演示,都可以用金字塔思维来解决。它不一定是万能的,但却是绝对必备的。

这个问题前面很多高赞回答(包括最高赞)都是用到了金字塔思维的一小部分。

金字塔思维在结构上分为两种:并列型和直列型

并列型结构,就是下层信息各自独立,并且支撑上层信息。

在这个结构中,任何一个下层信息都和上层信息有直接关系,同时上下层信息的纵向关系较强,而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弱。

直列型结构,就是下层信息之间的横向关系较强。

在这种结构中,下层信息之间有强烈的序列关系,但是只有最后面(通常最右侧)的下层信息支撑着上层信息。

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有两个很明显的好处。

一是问题的整体和细节都能清晰的体现,方便随时查漏补缺和理清思路。

二是可以直观的看出信息所处的层级,横向和纵向关系一目了然,防止犯逻辑错误。

2.2金字塔思考方法:由上而下法和由下而上法

(1)由下而上,导出信息:结论法和摘要法

【也有叫演绎法和归纳法的】

由推论引导出结论的步骤,就叫“结论法”。如:

好几位大V分析说股票又要上涨了【根据】

信了大V买股票,股票就真的会上涨【已知前提】

因此,股票一定会上涨【推导结论】

这个就属于结论法,如果按照快速思考来判断,这是一个记述信息的因果论证

有些商家宁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人【根据】

浪费粮食资源的人都是丧心病狂的,非洲还有人饿死呢【已知前提】

因此,这些商家都是丧心病狂的人【推导结论】

这个就属于评价论证

女明星嫁了一个大自己20岁的大佬【根据】

嫁比自己大的男人,要么要钱要么要人脉资源【已知前提】

因此,女明星一定是拿到了足够大的实际利益【推导结论】

这个就属于行动原理论证

这里提到的三种,因果论证、评价论证、行动原理论证,用金字塔拆解就是直列型金字塔结构。

摘要法,就是把“多个”具体信息整理提炼为“一个”抽象信息。

比如,某宠物公司调研了市场数据,包括:A想要养小猫、B想要养小狗、C想要养小松鼠、D想要养龙猫、E想要养小乌龟,F想要养小兔子。领导问:“消费者现在的需求是什么?”

那么,最直接的抽象化就是“消费者想要养小动物。”

如果加上信息:“目前消费者独处时间变长了,陪伴宠物时间比去年同比增长了50%。”

那么,抽象化的结论可能就是“消费者和宠物相处时间变长了,想要从动物身上得到精神慰藉。”

信息越全面,最终提炼出的结论就越准确。再如:

2017年共享单车倒闭近50家【根据1】

2019年目前还在运营的头部玩家仅剩摩拜、ofo、hellobike【根据2】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年报显示年亏损55亿【根据3】

ofo押金退还排队登记已有近1200万人【根据4】

ofo光每日运营净亏损2500万【根据5】

根据1、2只能得出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激烈,头部玩家已经出现。

根据4、5只能得出ofo已经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根据12345,推论共享单车头部玩家已经形成垄断,运营成本高企,盈利模式依然不清晰等等。想要得出严密的结论就需要更多有效信息支撑。

记述信息的实证论证和摘要法用金字塔拆解就是并列型金字塔结构。

补充:抽象化就是将事物模型化的工作,而模型化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思维深度的关键。

有句话说的,一个一秒钟就能看到本质的人和一个十年才能看到本质的人,人生肯定是天壤之别。

他们差的不一定是知识经验的积累,而是处理事情模型化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锻造出无数的思维框架,武装你的大脑。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手握菜刀的人,能打得过一个身穿防弹衣,头戴AI智能辅助设备,背上还背一个单人立体飞行装置,手握滋啦滋啦响“一刀两断”如意激光剑的人么?

(2)由上而下,拆开解析:理由法和详述法

理由法是把下层信息定位为上层信息的理由,是结论法的逆向思考。

详述法是把上层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如果是并列型金字塔就是摘要法的逆向思考;如果是直列型金字塔就是告诉别人如何做,实现上层信息时应该采取的行动步骤。

(3)“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结合,同时进行

单纯的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都不一定能够保证结论是绝对正确的。

由下而上精练出来的信息,虽然不至于让人觉得太跳跃,但严格来说,最好还是把它先当成假设来看待。这时候,由上而下的信息设计过程,就是你验证这个假设的过程。

由下而上: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假设;

由上而下:拆解假设,逻辑验证,信息补充。

不断的由上而下、由下而上来回反复的进行确认,就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4)MECE法则:不重复、不遗漏

在整个金字塔思维中,从始至终每一个环节都要贯穿MECE法则。

不重复,才能保证逻辑框架的清晰完整;

不遗漏,才能保证不得出偏差很大甚至错误的推论。

比如,衣服按季节分初夏秋冬;按性别分男装女装;按年龄分儿童、青少年、成年、中老年;按场景分学生、职场正装、休闲、运动等。

这里每一种划分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分成男装、女装、童装、正装,这就是错误的。

如果,能用现成的划分方法就一定要优先使用。比如企业管理里面的什么五力法则、3C分析结构、SWOT战略分析等等。这个就属于摘要法里的模型化。

如果没有现成的可以用,那么就设定“其他”的类别。

然后,不断设定分类规则,整理“其他”里面的信息,就能够逐步做到MECE。而且,往往独到的见解就藏在“其他”里面。

3.1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

第二步:设定具体的方案

第三步:列举并检测此方案的替代方案

第四步:评价各种替代方案

第五步:实施解决方案

回答这个问题,就只说第一步和第二步。

3.2问题的分类

问题的本质就是我们所期待的状况与现状之间存在距离。

关于这一点,前面很多答案都有讲过,这里不再展开。

按照期望与现状之间差异的“距离”的发生时机和期望,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恢复原状型、预防隐患型和追求理想型。如下图。

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几种类型的问题会同时发生,并且相互关联。

比如:

一开始你和女朋友因为某件小事闹分手,这是一个“恢复原状型”问题。

然后,有第三方对你或者对你女朋友有意向的,趁火打劫,打算寻机在你们之间插一脚,那这就是一个“预防隐患型”问题。

后来,你家里七大姑八大姨来电话知道了你有了女朋友,强烈要求你们赶紧把婚事定下来,最好双喜临门,马上抱上孙子。这就是一个“追求理想型”问题。

当这三个问题一起到来的时候,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脑子都要炸了吧。

别急,知道了问题,再逐一解决问题就行。

3.3思考解决方案

(1)针对“恢复原状”,核心就是“掌握状况”。

掌握状况——已发生的坏状况是什么。闹分手是怎么闹的?

应急处理——如何防止情况恶化?

分析原因——为什么会闹分手?

根本措施——知道原因后,怎么做才能复原?

防止复发——应该怎么做,以后才能避免下次又闹到分手的状况?

(2)针对“预防隐患”,核心就是“诱因分析”和“预防策略”。

假设不良状态——不希望事情弄到真分手的状况

诱因分析——何种诱因导致情况变坏。那就是小三们见缝插针

预防策略——如何防止不良状态发生。严防死守,忠贞不二,顺便削他们

发生时的应对策略——发生时,如何将不良的程度降到最低。联合起来共御外敌,先解决人民外部矛盾,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3)针对“追求理想”,核心就是“选定理想”和“实施策略”

现状分析——自己现状的详细信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选定理想——根据实力决定目标。先稳定内部,再干掉外部敌人,共同走向美好人生

实施策略——决定达成目标的顺序。内部求和,一致对外,再干掉外部敌人,再结婚生娃,完美~

到这里就基本写完了,从日常对话的思考框架到复杂问题的思考框架,希望对各位有点帮助。好的思维框架不止一种,但是,把一种学透了,并不断延伸演变,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框架才是真正的掌握。

没有什么万能的思维框架,任何一种都是有自身的局限性和时效性。

就像牛顿的经典物理,会被爱因斯坦的量子物理来颠覆和补充。只有储存足够多不同的思维框架,才能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