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详情

 zskyteacher 2019-07-29

【患者】

性别:年龄:2岁

【主诉、病史】

发热伴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12天。患儿无痰,全身乏力,尿黄。体温最高达39℃左右。无午后盗汗、咯血、胸痛等症状。当地诊所给予退热抗炎药物后症状未缓解。8天前上述症状加剧,口腔内出现散在米粒大小水疱,接触易出血。入院后查生化、血、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B超:肝、胆、胰、脾、腹膜后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治疗】

诊断思路

Graeber等将胸腺囊肿分为:1、先天性胸腺囊肿,因胸腺导管或胸腺咽导管未闭合,导管内上皮渗液或出现,逐渐扩张而形成;2、瘤性胸腺囊肿,由胸腺内哈氏小体退行性变或坏死而形成非感染性囊肿;3、退行性胸腺囊肿,由胸骨正中切开、心脏手术及霍奇金病化疗后引起胸腺退行性变而形成。

病理:由扁平、立方或柱状上皮的囊壁形成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壁薄,形态不规则,可发生溃疡、出血、炎性反应,偶有恶变。囊内残留少量正常胸腺组织。

临床表现,胸腺囊肿多位于前纵隔,少数位于中后纵隔,约13%-40%患者有临床症状,囊内出血、炎症、局部压迫可致胸痛、咳嗽、声嘶,吞咽及呼吸困难,偶有Horner综合征、清软化、心包填塞、左头臂静脉受压等。由于退行性变使渗透压升高或囊内出血,有部分病例因囊肿增大较快引起急性症状。胸腺囊肿极少合并重症肌无力症状。

影像学表现:多位于前纵隔或颈部,随深呼吸时纵隔形态的改变而变形一致,说明随呼吸运动而变形为其CT特征之一。囊肿内CT值为负值为另一特征,这与囊肿内有胸腺组织(含脂肪)残存和退行性胸腺囊肿包绕纵隔脂肪组织有关,是胸腺囊肿CT特征,胸腺囊肿与升主动脉关系密切。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胸腺囊肿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心包囊肿:多位于心膈角,呈圆形、卵圆形,典型者呈泪滴状,与心包相连。

2、支气管囊肿:多位于气管旁,类圆形,密度与成分有关,位于前或后纵隔,有时难以鉴别。

3、皮样囊肿:属于先天性肿物,它的壁由结缔组织构成,壁内有毛发、皮脂瘤、汗腺等组织,CT发现脂肪成分及钙化为其典型特征。

4、淋巴管囊肿: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密度,可见分隔,部分形态不规则,弥漫包绕纵隔结构生长为其特征。

5、胸腺瘤:部分伴有重症肌无力,发生于前上纵隔,呈软组织密度,中度强化,胸腺囊肿内出血或感染时,密度较高,容易诊断为胸腺瘤,但后者多无重症肌无力表现。

参考文献:顾文江、朱佩云等,胸腺囊肿CT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年第25卷第6期

【病理结果】

病理:术中见: 前纵隔、上腔静脉及右房前方一10CM大小,质中,包膜完整,无明显粘连肿块,与胸腺无明显界限。 病理诊断:胸腺囊肿。

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