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蔚州灵岩寺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07-29
2019年夏季张家口、大同自驾游记第3篇: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蔚县灵岩寺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从常平仓出来后继续向西行,过萝川影剧院,再走不远就到了灵岩寺。全国叫这个名字的寺庙有很多,论起知名度,蔚县灵岩寺无疑比较低调,不过它却是仅有的四个国保“灵岩寺”之一(其余三个在济南、成都、汉中)。灵岩寺的情况如同上一篇的常平仓,也是不再正常开放,但掏点钱可以给你开门参观,不过这值守的老大娘可不如常平仓那哥们好说话,坚持要收我们三张票钱(我们一行六人,除了我都是免票人群),并说“我可是看你们大老远来一趟才让你们进去的”。罢了,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最终我们也就妥协了。
图1:蔚县灵岩寺

蔚县灵岩寺始建于何时已不得而知,原寺在元末便已被毁,明英宗正统年间整体重建,我们如今所见即明代建筑遗存。这个景点很小,其实也没太多要写的,但有一位人物,对当时灵岩寺的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不妨顺便说说他的往事,我想这对于读者了解蔚县灵岩寺的来龙去脉也是有所裨益的。
图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此人便是明代著名太监——蔚州人(即如今之蔚县)王振。据査继佐的《罪惟录》中说,这王振以前还是个教书的儒士,因为一些原因要去戍边了,正好皇帝下诏“招聘”宦官,于是“毅然”挥刀自宫入内。王振进宫后慢慢因有些才识受到赏识,并得以侍奉东宫,进而与后来的明英宗建立了深厚的信任与情感基础。明初,朱元璋曾制定铁律以防止宦官干预政事,宦官地位低下不说,严刑峻法之下,谁也不敢放肆。到了永乐年间,宦官慢慢开始得到重用,即便如此,在明英宗以前皇权强盛,宦官升为太监得以立传留名者,诸如郑和、侯显、兴安、阮安等大多还是正面形象,对国家也是有所贡献的。不过上面种种就以英宗一朝为分水岭,由于英宗是在九岁时幼年登基,这为王振日后的结党弄权提供了广阔空间,并最终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太监。
图3:影视剧中太监王振的形象

王振专权七年,《明史·宦官传》中关于他的记载几无一字善言,其恶行倒可谓罄竹难书。举其一: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犯边,王振“热情煽动”(明史用的是个“挟”字)明英宗御驾亲征却又指挥无能,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皇帝竟被瓦剌人生擒,这可真是有明一代的头号奇耻大辱。王振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尸骨无存,其虽死于国事,却也难抵祸国殃民的罪孽,全族因此被满门抄斩。不过值得玩味的是,英宗在复辟之后,似并不以此为忤,反倒对王振怀念不已,不但为他翻了案还建祠赐名“精忠”以纪念……难道说这就是“真爱”?还是说王振在此事中其实是当了替罪羊?这些自不是本文要探讨的了,我只是觉得,历史人物其实并不一定都是史书记载那么简单的脸谱化。
图4:天王殿
 
图5:天王殿中不再有佛爷,换成了炎帝像

时光回到土木堡之变的八年前,即正统六年(1441年),由于信奉佛教,深得宠信的王振请英宗在自己的家乡蔚州敕建了这座灵岩寺。由于是敕建,其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自是寻常寺庙无法比拟的,可谓当年蔚州城内的头等名刹。历经近六百年风雨后,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庙宇如今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和禅房若干,夹杂在周围的一些建筑之中,又无游人香火,显得有些落寞。据当地文史资料载,灵岩寺残存的这些建筑至少在十几年前还被蔚县副食品公司占用着,直到近年因旅游开发才得以恢复了一些旧时的面貌。不过如今的灵岩寺却不再是烧香拜佛之处,而是被弄成了中国蔚县五谷文化博物馆,天王殿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尊炎帝像,我可以感受到当地保护文物和开发旅游的良苦用心,但总觉得有些驴唇不对马嘴。
图6:蓝天白云下的蔚县灵岩寺大雄宝殿
图7:大雄宝殿中的藻井

我对于天王殿和配殿的那些布展实在提不起兴趣,便继续向后面寻访古迹。在灵岩寺的尽头,蓝天白云之下,是恢弘的大雄宝殿。进殿后仰头观之,可见保存非常完好的明代彩绘藻井,金碧辉煌,惊喜之余总算觉得不虚此行了。而在灵岩寺的简单参观,也就随着这一份赏心悦目而落下了帷幕。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7月2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