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绝生态环保“一刀切”

 时间变成水 2019-07-29

二维码进入保智

宁德网消息(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钟林辉)7月1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坚决禁止生态环保“一刀切”的通知》,我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主动作为,突出精准施策,在保障环保严执法、整改重落实的同时,杜绝出现“一刀切”现象,切实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转化为服务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和动力。

精准督导 增强靶向性

为切实推动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使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指向精准、落到实处,在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一月一调度的基础上,我市打出了市级综合督察、行业专项督查、疏通难点堵点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化推进问题整改。

据了解,我市从去年5月份开始,将系列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2017年度党政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通报问题的整改工作,整合成“三合一”督查,统一整改要求、统一调度进展、统一督促检查,着力提升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效。

“这样避免了多头管理,尽量避免对企业重复频繁检查,做到一个问题一次性解决整改,并持续监督到位。”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为了让整改更加精准,我市针对不同行业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行业专项督查。4月份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等部门先后开展“清水蓝天”、饮用水源地保护、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粘土砖整治、“绿盾行动”等多项专项督查活动,重点督查整治成效,推动整改工作对标对表逐项落实。

此外,为避免执法力量“撒胡椒面”,我市整改工作通过疏导,突出重点,如全力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截至2018年底水质到达考核要求;完成环三都澳水禽红树林保护区退养还湿1500多亩,提前一年半完成2.4万亩藻类养殖清退工作,清退各类渔排12万多口,清理海漂垃圾1.3万吨等。

精准监管 加强针对性

无人机、生态云、热点网格、卫星遥感、在线监控……督察整改过程中,现代技术的运用,弥补了执法力量不足的短板,提高监管执法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

一些新设备、新技术也在企业“绿色生产”中得到运用,如建成投运宁德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处置能力提升1.8万吨;青拓、联德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相继建成投运。

有了技术支持,我市重点领域企业的监管采用“一企一策”管理。如组织开展涉气污染源专项排查中,对中心城区86家涉气重点管控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清单化管理,通过在线监控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垃圾焚烧、医疗废物焚烧及区域内重点企业等高架源监管,确保达标排放。还科学分析上半年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研究制定中心城区臭氧污染专项防控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城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邀请国内、省内大气防控领域专家助力防控,启动中心城区臭氧生成机理研究。

我市在生态环境监管过程中还注重协同推进、机制创新。全市检察机关协同办案、接力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162人,适用“增殖放流”“补植复绿”机制处理案件30件;启动福鼎市、东侨开发区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工作,已有70多家小微企业与收集单位签订危废转移协议,累计收集危废50多吨。

精准服务 提高主动性

“我们以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不仅抓事后整改,更注重门槛把控,优化服务,严格准入,杜绝生态环境问题滋生土壤,为不搞生态环保‘一刀切’营造环境。”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我市目前已建立生态环境跟踪评估服务机制。窗口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梳理全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重点项目服务方案,逐项落实、专人跟踪、精准服务,实时掌握项目最新进展,及时排解项目环评审批障碍,确保按期完成审批任务,做好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工作。

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强化规划环评的指导意义,加强规划及规划环评与项目的联动,对已通过规划环评审查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项目,按要求进一步简化项目环评内容,减少重复评价,减轻企业负担,多种渠道提高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

来源:宁德网消息 闽东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