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岫 | 再说析分表字

 古陶闲人 2019-07-29

读懂好名号背后蕴含的好故事好期待,犹如洞开景窗,回眸难免生情。既然命名取字都投入过一番特别的心思,承蒙识者发现,也是穿越时空,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


前述结撰表字所用析分法  林岫《析字巧撰表字,比较常见。读者浅尝辄止,往往以为简单。其实,世事多有难易两端。初次接触以为易者,未必真易,以为难者也未必真难;遭遇愈多,体验愈多,方知难事有易而易事亦有难者。待到月积年久,识见愈深刻,发现易可转难而难者亦可转易,眼界开阔,心智也会透亮许多。类同结识朋友,初次晤面,印象毕竟肤浅。待得来往年久,忧乐患难的事碰撞多了,知彼仿佛观己,方可谓之深交。这就是学识的修炼,人生的造化。

南宋初感叹朝无重臣而栋才困野,写过“只言天下少甘霖,不知隆中有卧龙”名句的晁公武(生卒年不详),字子止。“子”乃男子美称;“止”显然由“武”析出。又南宋大书法家吴琚(生卒年不详),好临古帖,书画类米芾,其字居父。“父”,男子美称;“琚”半析得“居”。又宋末率乡勇数百投文天祥欲挽国运、后来兵败逃亡浙东、哀祭文公曾著《登西台恸哭记》的诗人谢翱,字皋羽,全析“翱”字。明代著述《漱艺堂文集》二十卷的文学家张一桂(1540—1592),字稚圭,其“圭”半析自“桂”。又清初被吴伟业誉为“太仓十子”之一的诗人许旭(1620—1689),字九日。乾隆嘉庆间小说家舒位(1765—1815),字立人,全析“位”字。以上析分,皆容易识别。

清康熙间书画家王昱,画学族兄王原祁,其字日初,用析添法,即先析“昱”之“日”,再续添“初”字。“昱”,本意光辉初照。读汉扬雄《太玄经》有“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知日月初度,各行其是,确有区分。沉静一想,原来王昱所取表字“日初”,是专指初阳光照,而非初月吐辉。这对一位立志奋发,“不愿承借家族护佑发光”的食砚笔耕者来说,表字的自励精神足堪景仰。

南宋咸淳登进士第、入元不仕、独嗜吟咏的赵若槷(生卒年不详),字自木。又差不多同时期,著述《勤勉集》和《小学标题驳论》的“一代淳儒”萧(1241—1318),字维斗。同样用析分法,则未必一目了然。

先说那个“自木”。“木”,自“槷”析出,无有疑义。“若”在古汉语中通常作代词“你”,可通“乃”,而“乃”或可用于自称(例如“乃公”“乃祖”),故赵若槷借意为“自”。

再看“维斗”。虽然那个“”(音居)确实罕见,检查字典,不过是个舀水器,但判断“斗”是析自名字后再前冠“维”,用析添法,并不困难。如果读过《庄子·大宗师》的“维斗得之,终古不忒”,知“维斗”即北斗星,当不会陌生。逢着书画墨客,碰巧还书写过黄山谷《走答明略》的名句“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即使拐弯抹角过来,仍会感觉亲切。

水器,细物;维斗,万古恒星。那“宁为国之大器”的宏博志向无疑是其始步仕途的初心。只是后来身入元代,文人学士排位“老九”,连关汉卿“偶倡优而不辞”,都得去当“杂剧班头”,粉墨登场演戏,所以最后这位萧维斗忧郁难遣,初心难遂。忽必烈召用也托病不赴,真正做了个委屈才华的“水器”,终日借酒浇愁而已。

析分,并非只用于姓名文化,政经文史等多种领域也时有所见。读《三国志·董卓传》《后汉书》《文献通考》等,皆可见巨奸董卓将亡时京师十二字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出,董卓“旋破亡(不久即败亡)”。“千里草”,析自“董”字;“十日卜”,析自“卓”字。

又读宋孙奕《示儿编·字说》,东晋时王恭反叛,先闻儿歌有“黄头小人欲作贼,阿公城下指缚得。黄头小人欲作乱,赖得金刀作蕃扞”,知“黄头小人”析自“恭”字。如此析字成诗为政治行动营造舆论,统属“英雄欺世”之类。大约只要顺应民心时势,留下轶事佳话供史官采录,并非不可。只是千秋史中同名姓的王恭太多,书画人比较熟悉的是明代诗书家王恭。王恭(生卒年不详),字安中,闽县(今福州)长乐人。参与修撰《永乐大典》时,已经年逾花甲,诗风清拔,名列“闽中十子”之一。其题画诗素被诗家看好,故元明间画家精品多有王恭诗书精彩留迹。例如《题赵迪山水图》诗曰“濡毫不见米南宫,墨客犹传宝晋风。应有离情何处著?尽随残雨上青枫”,拉上米芾陪衬,先用水涨船高法。又虚问“离情何处著”,带出那“残雨上青枫”的画面实写,奇趣自胜。读者研究历来同名人物的鉴别方法(凭据表字即为其一),还顺便记住了诗书家王恭,阅读一快。

对今天喜好读书的书画家来说,平素检阅典籍和观赏书画,知晓一些称谓文化的知识,不啻洞开方便之门。有的名家字号,雅有深蕴。初次掠眼,以为平平,必须细心解读。例如嘉庆年间浙东海宁査氏家族的才子査揆,字伯葵。旧俗以伯、仲、叔、季排兄弟之序。伯,排行老大。读者初见,大都以为“葵”乃半析“揆”字后复冠以草字头而来。其实,“葵”即“揆”也。《诗经·小雅·采菽》有“乐只君子,天子葵之”。“葵”,揆度,即今人谓之揣度估量。古文中,称宰相为“葵(揆)席”,缘于《尚书·舜典》的“百揆(葵)时叙”,意思是宰相乃“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至此则百流归总,诸事临鼎裁量,故后代文章家称文毕归宗也曰“揆叙”。

南朝梁精通《礼》《易》的诗人张嵊(488—549),字四山。乍一看,以为名与字没有关联。如果细心识读,“山”“乘”二字乃“嵊”字全析。“乘”,作数词用时为“四”。《诗经·郑风·大叔于田》有“叔于田,乘乘黄”,说“叔”(勇敢的青年猎手)去田野打猎,驾驭着四匹黄马。“乘”,作动词用,驾驭。“乘黄”,即四匹黄马。换个角度观之,“嵊”先析分作“乘”与“山”,“乘”换字为“四”。其字“四山”,不过是“嵊”字的换个说法。印象中,南宋与书画家林昉、仇远等友好的诗书家吴大有,字有大(用倒语法),即浙江嵊县人。

读懂好名号背后蕴含的好故事好期待,犹如洞开景窗,回眸难免生情。既然命名取字都投入过一番特别的心思,承蒙识者发现,也是穿越时空,心灵对话的一种方式。

乙亥(1995)秋,笔者在汉城(后更称首尔)参加韩国主办的《国际书艺研讨大会》,会后在街头书店翻阅韩国汉诗人诗集,入眼一首五绝,后二句“野梅随处发,魂断暗香中”,学步唐风,用心沉稳,觉有清意。作者署名“清莲”,方想到青莲居士李白,寻着简介一看,“李后白,字清莲”(“清”可通“青”),果然是李白异代异国的“粉丝”。合卷一笑,再难忘记。

析字粗俗者,也不罕见。据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晚唐皮日休曾经析分黄巢名字,戏作小诗一首,曰“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黄,可以析分为“田八二十一”,不难解读。黄巢因“头丑”(发多且蓬乱),认定皮日休析名诗中将“巢”的上部形画为“三屈律”(折弯三疏齿)是公开放肆,勃然大怒,皮公“遂及祸”。

“遂及祸”三字,钱易文章表述模糊不清,让人好生猜疑。《唐书》以“(黄)巢败,(皮日休)被诛”记之,归罪乱军致其死亡,也交待得模棱两可。后来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据实分析,说“(皮)日休未尝陷贼被诛”,皮公最后逝于吴越,另有书“彰彰在记”,说得板子钉钉,凿凿有据。如此看来,皮公的析名诗虽然惹了祸,黄巢小器难忍,却未诛杀皮公。陆游仗义调研,算是解脱了黄巢的罪责。

民间俗名绰号,江湖隐语异称,多用析字,读解不难,恕不一一。

戊寅(1998)仲夏,在济南曾见光绪年间一本医方抄录残本,小楷兼行,清爽堪赏。书者程格海,白文表字印为“洛梅”,洛阳宜阳人,书擅正行,常画岁寒清品。笔者观后,点明“洛梅”是将“格海”析开后重新组合而成的,因正好切合书家程格海的乡籍画事,用心古雅,应该是程的表字。围观者闻之,皆以为然,庚辰(2000)初夏,台湾傅香墅先生来寒舍求赐斋号,笔者即用析分法,析其“香”字后重组为“柏”,取其斋号为“柏庐”。“柏庐”,即“香墅”之易称也。

学问从些小做起,轻松愉快。修行但得贯通,慧门自然豁开。平素留意扩充识见,皆在蕴积必然。一朝学以致用,偶而小有收获,不啻快乐有趣的文化之旅。旅途观景,当然务须备足耐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