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意象——从“转化”说起

 沁一心理成长 2019-07-30

“带着此时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请你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力,看一看你会在心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意象’”——这一幕,相信对于诸位意象对话心理学同仁来说,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无论是成长当中,还是在咨询室里,乃至现实生活中所发生之种种——在意象对话心理学这里,无一例外,去看意象就好了。自我探索时看看意象尚且说得过去,但你说要解决现实问题,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改写人生、改变命运,还是去看意象——不免要问的是,看意象真的能有那么神奇吗?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治愈的关键:心理的转化

意象对话的创始人,朱建军老师在谈心理治疗中的“转化”时,曾说过转化的发生,是在“宣泄”、“解释”和“教育”之后,进入的第四个阶段。能在这个层面展开治疗工作的,非深度心理学莫属。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就十分注重治疗中“转化”的发生,而意象对话的工作,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围绕“转化”所展开的。

所谓心理转化的发生,就是指某一部分心理内容,甚至人格结构朝向其对立面的认同、接纳与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内部呈现并走向平衡与完整的历程。如此说来,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中的精髓——世间万事万物,皆以对立统一的形式而存在;对立面的双方,既相生相克,又相互转化。荣格也正是从东方的智慧里,为自己的分析心理学找到了根基。其最具代表性的心理类型(性格哲学)理论,其中对于内外倾向的划分,以及在颇具神秘色彩的原型理论当中,都无不体现着如太极图一般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具体来说,以情绪感受层面的转化为例,一个人只有面对了内心的恐惧(令其感到恐惧的事物),勇气才会在心里升起。同样,我们必须学会带着慌乱与焦虑去陪伴自己的孤独,真实的宁静与安然才能越发成为自身稳定的状态。而若是我们不去穿越内在的无力,又怎能获得真正的力量……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毒药的中心即是解药——转化的关键在于勇敢、全然、深刻地去体验与经历,其对立的另一面才会从无意识中浮现出来,并就此融入完整的人格结构。

除了相对直观的情绪和内心感受之外,转化也可能体现在“领悟”和“顿悟”的层面。在此,笔者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曾有一位心理治疗师同行,其多年都在为自己心中的“破房子”意象所困扰。有心理分析或意象对话经验的同仁都应该知道,“房子”的意象,大都和自我、人格结构、心理状态,或是个体的早期(童年)经验、原生家庭情况等等象征意义相关。那么,“破房子”这一意象,其中的寓意和内涵无须我多言,各位也一定从意象本身,便可形象地对这位同行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实际上,各位从中所看到的“问题”,也恰恰是这位同行多年来不断通过心理分析与自我成长所尝试解决、疗愈和修通的部分。

几年的功夫下来,其人格层面发生的改变,自身性格以及人际关系的建设性转变,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然而,每每再看意象之时(甚至偶尔在梦中),这“破房子”却毫无变化。留给她的,除了如认命一般接受这个“破房子”无法改变的事实及其在内心里带来的所有无力、无望与沮丧的感受之外,真的是再无他法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折竟在某一天就是这样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她描述到,那天在结束了一个咨询后,她正在撰写咨询记录。忽然间,那个“破房子”的意象再次浮现在她的心中,接着便带来不可思议的顿悟——对于一个无家可归、漂泊无依的灵魂来说,“破房子”难道不是他(她)当下最好的容身之所吗?在那些影视和文学作品的描绘中,对于一个流浪者或是沦落街头的乞丐,亦或躲避灾祸之人来说,也只有“破房子”,才能成为他们暂避风雨的港湾。而回到现实里,在这位同行的工作领域中,又有哪位来访者,其内心不是如孤魂野鬼一般的流离失所的灵魂呢?“破房子”就是他们的容身之地和疗伤之所。

至此,不免令人感动的是,这恰是原本看来带有消极意味的“破房子”意象,其未被发掘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从这个例子中,相信各位也早已看出,所谓的“转化”,并非是要将那些“不好的”、“消极的”、“负面的”一切,转变为“好的”、“积极的”或是“正向的”——相反,转化有时是视角、态度和心境的转变。所谓境随心转,有时一念之中的顿悟,竟能令眼前的世界发生改天换地般的不同。

另外,笔者在此还要澄清一下,在心理的转化这个层面做工作无疑是深度心理学的特点,但也并非是说其他的心理学流派和方法太过肤浅。各门各派以及各种理论、技术和方法,只是工作的层面有所不同。其背后所体现的亦是对于人的心理、人性、人生以及人本身所秉持的不同观察、思考与经验角度。深度心理学认为,转化发生在人格结构层面,而任何带有治愈性且效果持久的改变,其背后本质上都是人格结构的改变。因此,从方法上来看,我们不是要通过认知的调整来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人格在困境中得到历炼和成长,从而由内而外“长出”应对的本领;而在理念上,也并非一定要以“潜意识的意识化”作为主旨,能够深刻地看到、体验并且领悟生命,活得完整、明白,便是不虚此生了。

意象的功能

同为深层心理学,又都围绕意象进行工作,同时也都以心理的转化作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因此,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意象对话,在业内经常被误认为是同一种心理学方法。但实际上,意象对话与荣格心理学在核心观念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谈“自性”,而后者则谈“空性”。

这一点我们以后再做分辨和详述。现在,还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回到意象本身上来。我们看到无论是以“自性”还是“空性”作为基本理念,似乎都不影响围绕意象工作时转化的发生。可见,转化并非直接源自“自性”或是“空性”的理念,而是意象自身的功能使然。

在谈论意象的这一功能性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在意象的两边,各自都联系着怎样的内容。

向外:盖棺定论的现实人生

从意象这里出发,我们向外走,就来到了所谓的现实当中。之所以称其为“所谓的现实”,是因为这通常只是自我意识眼中的现实人生与世界,而非客观的现实本身。但问题就在于,自我意识这个“昏睡者”偏偏就将眼前的梦幻当作是真真的现实。而且,它最爱做的事,就是对和它有关的人、关系,乃至它眼中的这个世界里的一切——盖棺定论。哦,对了,也包括它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寄希望于在意识当道的现实中完成转化的工作,必然是徒劳的。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被自我意识贴上了相应的标签,打上了烙印——自我意识每天都在惺惺作态中高喊着让自己每一天都是充满刺激与挑战的新的人生。与此同时,又故作可怜兮兮地企盼关系中的一方有一天能幡然醒悟,重新做人。而实际上谁都心知肚明的是,改变无论是在自己这里,还是在他人那里——一旦发生,都意味着对自我的颠覆,甚至令自我陷入失控与崩溃当中。

向内:无貌无形的幽冥世界

沿着意象,我们向内去,会进入那个被称为潜意识的幽冥世界。在这里,我们会遇到情结和阴影(人格),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命运和原型的领地。可以说,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无比熟悉,因为这些内容,没有一刻不在深深影响着人的生命与生活。而与此同时,不免吊诡的是,幽冥国度中的所有存在,都是我们无从了解的。它们是真正的幽魂和魅影,无时无刻不曾萦绕在我们的周围,或是侵扰着你的内心,但你就是看不到它们的样子!

对于无形、无貌的潜意识,转化的工作同样也是无从下手。你无法依靠前人的理论去在分析中看到情结与原型,或是凭借感受本身去进入对潜意识的体验。前者会令你的努力陷入空谈——事实上我们经常会被问到的是,既然这一切已经分析清楚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而后者则因为没有一个把手可以抓牢,使人深陷到情绪与感受的汪洋之中,难以抽身自拔——因为任何情绪和感受说到底都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的。

意象能做什么?

对于以上二者来说,意象刚好身处在它们的中间。相较于盖棺定论的现实,意象无疑是某种新异的、陌生的经验。其将一个人的注意力从意识向内——带向潜意识的世界。相反,对于未知的、无形的那些存在来说,意象则令其“现形”,使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样子,甚至与之对话,从而将潜意识的内容由此向外——带往意识的领地。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意象实际上是一个中转媒介。也或者,意象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容器——一个在西方炼金术中的反应釜,亦或是东方炼丹术里的炼丹炉。在这个容器之内,意识与潜意识,已知与未知,生活和情结,个体的经验和集体的原型,彼此在相互交付、相互注入中,走向融合——作为一个内在的,具有心理意义的“心象”,意象模糊了“已知”的容貌,与此同时,又赋予“未知”以形象——“转化”便由此发生。

一个案例(已获得案主同意)

在一次成长体验当中,有位人到中年的女士,诉说到当前生活中的一个令她感到痛苦不已的现实状况:她的母亲因瘫痪卧床,对她而言,内心中充斥着想去探望,同时又在拒斥这件事的矛盾与冲突。

我引导她带着这样的内心冲突去到心里看意象。在意象中,她来到一个房间门口。透过虚掩的房门,看到一张病榻上躺着一个生命垂危的女人。病榻旁则守护着这个女人的丈夫。在想象中,她轻推房门走了进去,此时(按她自己的描述)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体会中,她说到那气味就像是瘫痪病人的卧房和床铺,以及像是死亡的气息……

起初,意象中的这一幕令人感到难以接受。尔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意象中继续带着体验去看),她来到了病榻跟前,坐了下来(此时意象中女人的丈夫则起身去到了屋外)。此时,在意象中,她看着病床上的女人,开始体验到越发涌动的情绪(很大的悲伤和无力)以及身体上的感受(恶心、窒息)。在一些情绪的宣泄过后,她开始尝试在意象中去和病人做联系——她一手托起病人干枯而苍白的手,另一只手轻放在其手背上。这样的动作,令她感受到了一股如同过电般的体验,似乎有什么涌进了她的心里。她看到女病人像是恢复了一些血色,并且微微睁了一下闭着的双眼,看向她并轻点了一下头……

至此,这个看意象的过程已经进行了大概35分钟的时间。我于是引导她在意象中,再次去体会一下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同时再一次看着意象中的这一幕并记在心里。在这里,有时引导者会说,请告诉意象,以后有时间我还会来看你。而我通常用的指导语是,请用心记住这个意象,并且对自己说,我在心里看到你了。(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指导语皆可)

在从这个意象带出后,当事人感到内心里首先在情绪上,有了一个舒缓。与此同时,伴随着对现实中母亲的状态的谈论,当事人也谈及了一些和“死亡”——这一人生主题有关的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结合这个案例中的意象对话的过程,我们来看看“意象”是如何完成转化的工作的。首先,意象中那位病榻上的女人,她是谁?或者说,她代表了谁呢?有人说,这是当事人的母亲(母亲的象征)。的确,这个诠释和当事人当前的现实情况乃至心理冲突都是相对应的。但就像我们在前文中所说,假如只是从现实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转化是无法发生的。因此,这个女病人的形象,作为一个意象,不仅仅只是代表了现实中的母亲。那么,这一形象可能还是谁呢?从另一条路径向内去看,我们或许能够得出这样的对应。这个意象,也代表了当事人内心中和“死亡”有关的主题(原型)。现实中,她没办法走近母亲的病榻,是因为在心里她还尚未让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并在体验中去了解这个集体的、属于每个人的主题。

女病人的意象,某种意义上,让这两个部分在其内发生了融合。通过“看”这个意象,当事人在现实中为去看望母亲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也深入到了内心里,深刻体验了每个生命都必将去面对和经历的主题——衰老、疾病乃至走向死亡。

另外,除去现实中的母亲,以及内在和死亡有关的主题之外,这个意象其实还另有深意。那就是其代表了“她自己”本人。作为一位人到中年的女士,衰老、疾病已然在慢慢向她迫近。在未来如何与这一人生主题打好交道,将直接决定她之后的人生的生命质量。是否优雅地老去,又体面地接受疾病,乃至走向生命的终点——死亡,是属于所有人的人生议题。

如今,各位能够从中看到的是,意象将现实(我们所投射出去的部分)、自我以及内在的命运和原型,相关联起来,让转化的工作在不同层面以交相呼应的方式开展起来。而回到开篇里,这就是为什么意象对话的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想要改变生活,还是向内去探索我们自身——“看意象”就是我们的不二法门。

篇尾彩蛋:简述“自性”的心理学和“空性”的心理学之不同

在这儿,笔者谈一谈对这两种心理学的不同的理解。前文中,我们谈到荣格的心理学,讲的是自性。而意象对话呢,则谈“空性”。以“自性”为核心理念的心理学,自然会认为自性是一切的起源。因而在荣格心理学里就明确说到,自性是原型之原型。而人这一生(甚至生生世世的轮回),所要追求的,便是自性化的过程。

也因此,作为自性这一原型的投影(或者说自性的原始意象)——自我,无疑也就成了所有心理内容当中的重中之重。这就是自性所造就的那个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在荣格的心理治疗工作中,通过转化的发生,我们化解情结,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自性化——自性交由我们的人生使命。也因此,不偏颇地说,荣格的心理学,是主张“认命”的心理学。其认为我们的命运早由自性所设定完成,而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地背离命运走上岔路,又不断地认清命运,跟随命运的指引,重回正途的过程。正如荣格所说——相信命运的人跟着命运走,不信命运的人,被命运牵着走……

在这儿,作为一个从学生时代至今的,荣格心理学的忠实热爱者,笔者很遗憾地说,对于荣格,对于其心理学,自性与自我是一道尚未能跨越的关卡。自性的确是一个原型,但未必是原型之原型,更非起源本身。这个点上,荣格可能犯了和原型有关的“灯下黑”式的谬误。直接来说,正是自性这个原型令每个人都误以为自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某种意义上,这是成立的,但仅仅是站在自性的视角上,这一切才是成立的。实际上,每个原型都有着类似的“执着”,例如大地母亲原型,在其视角下,你只会看到“孩子”,而且还都是婴孩。正像是我们经常会听到从母亲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无论你长到多大,在外面多有本事,回到家,在我这儿,你永远都是孩子……与此同时,每个原型都像是一场至大无涯的梦境,当我们落入其中之时,都会误以为自己置身的便是整个世界。还以大地母亲原型为例,早期的人类,认为大地(地球)就是整个世界。亦如起初婴孩与母亲相遇中,那个幼小的生命也以为妈妈便是这个世界的全部。

或许正因如此,荣格最后也说到,对人而言,自我才是最大的情结。如果说我们化解情结的目的,是为了走向本真的自我(自性化),那么当自我这一情结被化解之时,生命又将去往何处呢?

说到这儿,就要谈谈以“空性”为理念的意象对话心理学了。假如一切都是“空”,那么也就无所谓谁是起源的问题了。因而,自性也就不必再是那个原型之原型了。由此,自我也将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那么,自性化这条路以及是否“认命”的问题,在这里也便不复存在了。实际上,在意象对话的心理学视角下,不是路没了,而是路变多了。我们将自身从“自我”及其自性化的“命途”当中解放了出来,再次回归到众生当中,成为了一个人、一个生命本身。那么,自我去哪了呢?自我是否就不复存在了呢?当然不是,你看,自我还在那儿,只是此时的它,成为了——更确切地说是回归到了——作为一个“心象”而存在着的——意象的本相上。因此,和荣格心理学走向自性化的路不同,将自我也视作是一个意象——每个这样的当下,我们都作为一个生命本身,走向觉悟。

篇外闲谈

有时我会开玩笑地说,意象对话的同仁们可以去多学习荣格的心理学。但遗憾的是,荣格却学不了意象对话了。否则,以我对荣格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在乎什么门派之别,而是带着他的宝贝——原型理论、心理类型学,积极想象、扩充、沙盘疗法等等,来到意象对话的学派中,学习如何与意象“对话”,互通有无。

每每说到这儿,更好玩的一个想法就会在我心里升起——荣格说自性化是一条通往永恒的路。所以说不定,他早就重新来过,甚至如今他(她)就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一起学习与成长的伙伴呢。

不做比较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如果真如某些大智慧所言,人生乃至这个世界都是一场梦境,那么荣格的心理学,在我心中,是教诲每一个人大胆地、全然地去做梦的。正如荣格所说,我没有做梦,我只是被梦见。你要把自己托付给梦,勇敢地去经历生命本身——这场至大的梦境。而意象对话,也并非处处皆言“觉悟”。相反,在和意象打交道之时,我们同样主张深刻地在心里去体验和感受这一切——既然我们已然身在梦中,那不妨再真诚地投入一些吧——由此,令我们作为一个生命,在那至深的一梦后,无憾地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