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破解产业发展用工难的调研报告

 阅读人生988 2019-07-30

政协桂阳县委员会

关于破解产业发展用工难的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桂阳县委批转的《政协桂阳县委员会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由县政协主席刘革新、副主席刘忠带队,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对破解产业发展用工难课题开展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县工业园区“一园两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掌握了园区企业用工基本情况,并收集了大量园区发展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归纳,最终形成本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主要以园区的视角看待企业用工困境,剖析园区用工难题的内生因素,揭示园区在企业用工问题上的作用,以期对解决园区用工问题、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路和探索。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园区用工现状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园区兴工战略,累计投入10多亿元建成了“一园两区”4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同时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大批工业企业,有力助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84家,其中规模化企业77家,从业人员达1.3万人。总体上看,园区这几年用工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用工需求量逐年增加。本次调研共实地走访各类型企业20家,从统计数据看,大多数企业对用工需求逐年在增加,且增速和增长比例都很高。二是用工技能水平要求逐年提高。由于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园区,同时传统有色冶炼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经过技术革新后,对劳动用工岗位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术型员工的需求在逐年增加。三是用工劳动待遇逐年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普遍出现用工荒问题,一些企业采取提高员工薪酬和福利等方法来留住或招聘员工。目前,园区企业员工的月收入均已达2300元以上。

        二、县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用工问题

        1.用工缺口较大。据统计,园区目前184家企业中,将近80%以上的企业普遍反映存在用工缺口。调研组主要选取了5家企业进行详细抽样调查(表一),调查显示5家企业都存在用工缺口,招工难等问题,且用工缺口问题是成为困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在用工高峰期用工荒更为严重。

表一   工业园区部分企业用工情况统计

企业名称

行  业

开业时间

现用工数(人)

缺工人数(人)

龙晨电子

电子信息

2014年

240

160

瑞新电子

电子信息

2011年

260

150

展昇电子

电子信息

2010年

420

50

贵弘达电子

电子信息

2013年

300

100

利元鞋厂

衣服鞋帽

2010年

260

40

        2.用工流动性较强。从园区企业结构看,目前园区共有企业184家,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达45家,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服装、电子装配等行业。因这类型企业本身利润较低,致使对普通工人支付的薪酬就较低,难以留住员工。同时,部分企业在“五险一金”等保障上不到位,致使员工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例如,2015年春季招聘会上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员工共有1200多人,到年中调查时发现留在企业工作的仅为60%左右。

        3.用工成本逐年上升。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用工荒的蔓延,企业为了留住员工和人才,大多采取增加工资等措施,涨幅普遍在10-20%之间,用工成本持续增加。同时,由于员工流失率较高,企业的招聘费用和培训开支加大,这些都从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4.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园区务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加之,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缺失,大部分属于较为低层次的普工。近年来,我县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技术岗位呈现供大于求趋势。由于薪金、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在高端人才的引进上成效不明显,高端人才、技术型人才较为匮乏。据统计,目前园区具有中高职技工以上职称的员工共1040人,中级职称1532人,普工10428人(表二)。

表二:县工业园区务工人员结构图

从业人数

13000

经营管理人员及高级技术人才

1040

占百分比

8%

专业技术人员

1532

占百分比

11.8%

普工

10428

占百分比

80.2%

        三、县工业园区用工问题原因剖析

       用工问题是当前许多工业园区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难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主要集中于工资待遇低、福利保障少、升迁渠道窄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但就工业园区而言,必须排除园区企业自身造成的普遍性原因,坚持从自身建设、管理、招商引资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准确掌握园区企业用工难存在的内在原因,对症下药。为此,本调研报告主要从园区视野来审视企业用工难题,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1.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近几年,县工业园区建设主要投入在道路、标准厂房等基础性设施建设,如标准厂房建设每年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园区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达到较高水平。但总体上看园区仍然是一个大厂区,还存在绿化、美化档次低,生活服务类配套设施不齐全的突出问题。据调查,目前“一园两区”内高标准酒店、高级娱乐设施场所、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等都较为缺乏,乡镇直达园区公交还未形成,与建设城市“新区”的目标相差较远。由于生活消费设施的不完善,致使员工下班之后业余生活枯燥单调,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活动缺乏,难以对园区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招工难、员工流失率高。

       2.招商引资门槛不高。过去园区起步阶段,对引进企业的考察、筛选不严,一些企业引入后迟迟未投产建设,不仅造成园区用地浪费,更影响了园区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从招引进的企业类型来看,电子、衣服鞋帽等低利润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高附加值、高科技企业少。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园区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产品普遍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因而,园区企业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和改善劳动条件的能力有限。造成园区企业工资价位同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如与长三角、珠三角全日制月平均工资(不含加班加点、津补贴)相比,我县平均薪酬要低500-600元/月。工资是求职者的方向标,作为一个有条件外出的务工者,目前县工业园区企业工资水平对他们没有太大吸引力。

       3.监督管理存在缺位。目前,园区企业普遍存在用工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二是员工的报酬不规范。园区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短期化现象严重,有些合同内容不合理,在劳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合同的约束性不强,执行难。部分企业存在拖欠、拒付工人工资的现象,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与工作时间不成正比。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参与面狭窄。据调查,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总体参保率低,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参保率不足1%,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率更低。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业园区作为管理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对企业用工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在督促园区企业规范合同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位。

       4.劳动用工教育培训不够。近年来,我县采取委托、联手、就近培训等多种手段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县职校通过减免学费、签订就业合同等优惠政策,培养了一批职业技术人才;县就业训练中心通过创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培训、城镇职业培训、园区用工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在缓解园区企业用工难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对我县庞大的劳动力总量来说,还是显得不够。特别是随着内迁转移企业的增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劳动用工的技能要求日益增高,教育培训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在乡镇基层一线,培训力度还较为薄弱,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还任重道远。

       5.政策要求束缚带来影响。特别是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束缚了企业的招用工。目前我省企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缴费比率为28%,其中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而广东省的缴费比率单位为14%,造成企业负担过重。以县惠康公司为例,每月给每位职工的缴纳的“五险一金”单位部分达到800余元,个人每月也要交200余元。该公司员工中年龄40岁以上的占64%,这些员工由于年龄偏大,绝大部分家庭条件不宽裕,急需解决目前的生活问题,加入企业养老保险需每月扣除150元左右工资缴纳个人养老保险费,而现有政策下企业养老保险与新农保不对接,不能将保费转至新农保个人账户。加之,企业养老保险缴费需缴足15年才能办理正常退休,即便部分员工愿意参保缴费,也不能享受退休待遇,这也给企业用工带来一定影响。

         四、县工业园区用工问题破解的对策建议

        园区是产业承接、企业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是员工工作生活的场所。营造良好工作就业环境,既能增强园区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又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如何发展解决园区用工难题,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同时也应该是当地政府和园区的内在职责。

        1.突出功能配套,优化园区环境。园区环境不优是当前我县工业园区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打造新城区的理念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我县工业园区由建厂区、建厂房的初级阶段向建城区、建景区转变。纵观其他发达地区园区建设,如江西丰城的龙津湖总部基地,建设的定位就是生态宜居、集聚宜业的园区,长沙高新区打造的一些产业新区都是先造生态、造环境,建成后的园区在周边地区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识,更新园区建设理念,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理念(三分之一厂区,三分之一生活区,三分之一绿化区)推进园区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既要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厂房、水电等基础硬件设施,又要进一步加大园区绿化、美化投入力度。特别是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在园区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劳动培训以及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卫生保障等生活设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深度融合,使园区不仅招得进企业,更能吸引人才、留得住人。

        2.突出招大引强,壮大经济实力。目前园区多数生产企业沿袭着低成本、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之路。近年来,随着行业的持续快速增长,加上社会环境、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单纯依赖人力资源低成本的发展模式,其弊端日益明显。造成当前园区企业遭遇持续“用工荒”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这种模式固有的弊端所致。因此,园区要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要瞄准世界500强、国字号大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把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引进园区,以名企增强园区在招工中的吸引力。例如宁乡县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围绕机械制造主导产业,瞄准大企业、战略投资者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机械制造业龙头企业落户,使宁乡县成为全国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带动了机械制造上下游产业整体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就业岗位,还拉升了当地工薪水平,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产生了强大的磁聚效应,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我县园区来讲,当前最缺乏的就是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因此,要牢固树立招大引强的思想,围绕已形成的有色金属、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企业。特别是要做好有色产业这篇大文章,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建设有色产业科技园,加快与省内外有名的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企业的对接洽谈,把这些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引进来,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国有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园区的经济实力,提升园区招工的吸引力。

        3.突出园区监管,保障员工权益。园区既是服务者,同时也是管理者。既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好优质的服务,又要规范园区企业。重点要从维护园区员工合法权益出发,联合县劳动等执法部门加强对园区企业在用工合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监管,引导企业落实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要引导企业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质员工生活环境;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健全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增长机制,建立员工晋升机制;引导园区企业积极构建企业文化,配合园区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精神生活,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凝聚人、吸引人,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更多相对稳定、忠诚度高的企业员工。要主动关心帮助园区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中帮助员工排忧解难,积极倾听园区员工的心声和意见,搭建好员工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同时,要积极加大园区文化建设。在园区开展技能大赛活动,设立“员工最满意企业”、“环境十佳企业”等相关评选,并让企业员工切实参与到评选中,引导企业注重环境建设。

       4.突出教育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我县是人力资源大县。据统计,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将近20万人,拥有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目前,太和、荷叶、黄沙坪等县城周边乡镇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都选择把工业园区企业作为家门口的就业首选。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劳动技能缺失。因此,要把员工技能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及园区企业开展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要整合我县劳动、扶贫、农业等部门的培训指标、资金、师资场地等培训力量,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和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充分结合我县企业的用工缺工实际情况开展培训,重点对服装、电子等缺工现象严重的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同时,要强化与各乡镇劳动保障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联系沟通,加大园区用工宣传,积极发动组织辖区内的男女青年报名参加培训,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县内企业用工充分对接,切实解决当前分块切片进行培训的现状,以缓解企业用工需求。要扩大我县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影响力,加强对职业学生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我县新增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形成在家门口打工既顾家、能挣钱的良好氛围。

       5.突出政策扶持,强化用工保障。积极向省里呼吁,参照广东省确定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对劳动密集型企业“4050”就业困难人员参保,可通过申请自主选择养老保险参保方式。县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劳动就业方面资金投入的保障,对园区企业主动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其社会保险缴费标准可按相关政策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承担。对企业自主招收的员工,凡工作满半年以上的,年终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职介机构为进园区务工劳力提供免费职介服务,介绍成功就业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对实行订单培训,在职业学校毕业的学员由所在用工单位给予部分学杂费补贴。凡在园区企业工作满三年后与企业续签了三年以上(含三年)劳动合同的农村或外地务工人员,可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6.突出引导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每年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企业每年柔性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人才培养,每年组织企业管理人才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借力省市培训机构,每年对全县高层次人才及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进行一次分类培训。健全激励机制,制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奖励办法,落实人才优先投入政策措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新机制,支持企业将引进高端人才的薪金、科技发明的奖金额外单列、计入企业成本列支。

                                       县政协破解产业发展难问题调研组

2016年8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