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核辨识图鉴:小蓬草,还是苏门白酒草?

 369蓝田书院 2019-07-30

小蓬草 

Conyza canadensis  

苏门白酒草

Conyza sumatrensis

菊科白酒草属

它们是时下野趣最盎然的一景:随处可见,野蛮生长。足有一人多高,茎干笔直。顶端,是众多小花组成的一个个大圆锥花序。夏季的凉风吹过,这些高大的野草就在风中飘啊飘摇啊摇,直是蓬蒿万里的意象。

说起来算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可我一直不知道这野草叫什么名字。嗯,花友们都知道那个梗——“遇见菊科,踩死再说”,因为辨识太难,嘿嘿。

这次,我心血来潮,决定要自虐一下,也因为实在受不了这个事实:每天都看见,却叫不出名字,憋得慌。

结果呢,很惊喜,很意外——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野草,而其实居然是两种草!

一种叫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别名加拿大蓬、飞蓬或小飞蓬,原产北美洲。现在广泛分布于国内南北各省。

小蓬草,来自北美洲

另一种叫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原生地是南美洲。它们具有极近的亲缘关系,都来自菊科白酒草属。

苏门白酒草这个名字取得深具古典意味,其实不过是种加词sumatrensis的音译,但如此常见的野草,却配上这么个不同寻常的名字,我一直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苏门白酒草,来自南美洲

有趣的是,这两只野草在野外常常和谐地混生于一处,哪里有小蓬草,多半也就能看见苏门白酒草。这更增加了辨识它们的难度,因为它们长得实在太相似了,生命力也都超级强悍。

辨识它们略有难度,所以,更有满足感。这再次证明:在植物的世界,长得美,真心不是惟一的乐趣源泉。

当终于分清楚这两只时,我脑海中忽然鬼蓄地飘起了某首洗脑神曲的乐韵:“好嗨哟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真香!

辨识它们,最好的办法是对比。友情预警:从下面开始,内容很硬核。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找茬游戏吧。

第一茬:

这一关相对容易。虽然它们的花都极小,但小蓬草的“花”,边缘有一圈极细微的白花,而苏门白酒草没有。

小蓬草,有细小的白色舌状花

苏门白酒草无白色舌状花

之所以“花”打了个双引号,是因为对菊科植物来说,我们肉眼可见的一朵朵“花”,其实都是由很多朵小花组成的头状花序。花中心的小花叫管状花,周围放射状的小花叫舌状花,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三大类菊科。

第一类是主流,既有舌状花,又有管状花。这是我们印象中菊科的典型模样,比如野菊,以及这两种野草的近亲一年蓬。

一年蓬,同样来自北美洲

第二类,只有舌状花。比如“故事里的小黄花”,黄鹌菜与抱茎小苦荬。

抱茎小苦荬

第三类,只有管状花。典型代表是眼下正开花的“革命菜”野茼蒿。

野茼蒿

小蓬草属于第一类,虽然它的白色舌状花不太醒目。而苏门白酒草就比较有意思了,它看上去似乎只有管状花,但事实上,它属于第一类。只不过,它的舌状花很特殊,并不是薄薄的舌片状,而是细丝状。

迄今为止,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新奇的菊科组合。一开始,我差点被它蒙骗了,但后来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的头状花序上,外围一圈与中心的颜色略有不同,暗嗟嗟地透露了真相:它有两种不同的小花。

苏门白酒草的瘦果,像一个个浅褐色的小绒球

第二茬:花序

两种野草都是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但文字很难描述出它们的区别,惟有看气质。

就我自己的观感来说,小蓬草的花序纤细秀气,而苏门白酒草的花序茁壮健朗。看图片直接感受一下:

小蓬草,花序气质纤细

苏门白酒草,花序茁壮

同框图,气质差异一目了然:

第三茬:总苞

它们的总苞都有三层,外层较短,向内渐渐变长呈披针形。形状略有点不同:小蓬草的总苞是细圆柱形,而苏门白酒草的总苞下粗上细,为卵状短圆柱形,像古代那种小包袱,只不过是微型的。

小蓬草,总苞是细圆柱形

苏门白酒草,总苞卵状短圆柱形

另一个不同,是在电脑上看放大的照片时才发现的:苏门白酒草苞片上的毛比小蓬草要密得多。小蓬草只有外层苞片才被毛,而苏门白酒草每层苞片都有毛。

小蓬草,仅外层苞片才被毛


苏门白酒草,每层苞片都有毛

第四茬:叶与毛

没开花的时候,又怎么分辨这两种草呢?

我要承认,看植物志上的描述时,很难发现它们的不同。毕竟,它们的叶都很狭长,下部叶边缘有有锯齿,向中上部锯齿渐渐变少最后成全缘叶,都是毛茸茸的。

好在只需要下趟楼,就能找到大量的实物,而亲眼观察,对辨认植物来说,永远是最有效也最有乐趣的方式。

第一个发现:虽然叶子都是毛茸茸,但毛毛的质地不一样。小蓬草叶片上的毛根根分明,比较长,均匀地分布在叶子正反面,整片叶子的边缘也有一圈,就像长长的眼睫毛。而苏门白酒草有两种毛:叶子正反面上,是密而短的糙毛;中脉背面、叶柄两侧与叶片下部边缘,是长毛。

小蓬草叶片上的毛,根根分明

苏门白酒草,叶子两面是短糙毛

第二个发现:虽然下部叶片都有锯齿,但锯齿数量与齿裂的深浅不同。小蓬草的下部叶,每一边的锯齿通常不超过4个,而且齿很浅;而苏门白酒草的下部叶,每一边的锯齿通常多于4个,而且齿裂要深得多。

小蓬草,齿少而浅

苏门白酒草,齿多且深

所以,长这个模样的的幼株,多半是苏门白酒草了,我猜。

PS:本文学名采用了中国植物志的分类,FOC(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已将这两种草划归菊科飞蓬属(Erigeron)。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