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

 与春天同行 2019-07-30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读史,可以让人知兴替之理、盛衰之道;读史,更可以让人知现政之弊病、明今日之得失。拥抱历史,不是记仇,更不是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是记住历史,古为今用。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

历史,中华脊梁

我悠悠中华,已历千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奔腾翻滚,耀我中华。千年史册,凭何以流传千古?靠的是我中华脊梁。

中华脊梁是那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屹立千年而不倒的,息的秦风晋骨!拥抱历史,拥抱中华脊梁。

有这样一位人物:曾写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言壮句;也曾留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忧心之句。他,心中只有一个梦想:挥师北上,恢复中原。扩南朝疆土,扬中华神威。可惜,可惜呀!他父子二人一去风波亭,就再也没有回来。最终,抗金名将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身首异处,含恨而死,他就是岳飞。也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戴链长街行时,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惊天豪言,也留下了震动天地的《正气歌》。他为了一个已经扶不起的腐化朝廷,将兵抵抗外族入侵,直到最后也不肯归顺大元朝廷,他用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副忠肝义胆。他,就是文天祥。还有一位中华脊梁,他出身文人,却不乏武将风略,在我中华民族存亡之际、生死之时,他挺身而出,前往广东禁烟,鼓舞了我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士气。他的一生,两袖清风,也为后人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丽豪言,他就是林则徐。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是中华的脊梁,不竭的动力。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

而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该如何用我们的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如何构建“钢铁中国”?勤奋的学习,刻苦的求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力量复兴中华。

古为今用

历史不仅是历史,它还是千年的经验书册,是发展前行的借鉴之处。太宗皇帝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正因为如此,在战乱中建立的唐王朝才达到了我中华历史的巅峰,创造了世界的先进的文化,太宗皇帝也有了“天可汗”之称。

读史,可以让人明智

唐王朝何以如此强盛?太宗皇帝亲历战乱,深知百姓之苦、水火之热,也知道掌神奇之重,当与民休息。前朝君主征发民夫,不恤百姓,横征暴敛,以至于百姓揭竿而起,最终国破家亡。太宗皇帝亲历其乱,故曰:“民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时时以前朝为鉴,使民以时,与民休息,天下大治,最终将唐王朝推向了世界的巅峰。古为今用,亦为强国之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