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布与王莽币制改革

 千冰室 2019-07-30

     淄博市博物馆所藏货布,通长 5.6 厘米,通宽 2.25 厘米,厚 0.234 厘米,重 16.667 克,铜质精良,形制精美,是王莽篡汉后第四次币制改革的产物。这种布币仿战国布币形制,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厚实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竖线止于穿下,“货布”二字布局在中线左右两侧,钱文右读,书体纤细流利、潇洒俊逸。王莽的新朝只维持了 15 年,但其频繁改革币制,因此其绝大多数钱币都是短命钱。而货布自天凤元年至新莽灭亡,铸行长达十年之久,与“大泉五十”“货泉”合称王莽三大“长命钱”,故而存世量较多。

      王莽出身西汉时期权倾朝野、势焰熏天的门阀贵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从好的方面说,王莽崇信儒学,生活简朴,勤奋好学,礼贤下士,孝 悌忠信,绝无纨绔子弟的习气做派,是当时颇有名望的道德模范。即使当了皇帝之后,他也能做到始终以黎民苍生为念,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从坏的方面说,王莽一味慕古,刚愎自用,结党营私,铲除异己,他虽然心怀恢复周礼的良好愿望,但所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因异想天开和不切实际而引发了社会动乱,其本人也为绿林军所杀。

       撇开政治和人格评判不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王莽新朝的钱币极为精美。王莽代行皇帝之权及建立新朝之后,在货币制度方面先后进行了四次改革。第一次币制改革发生在居摄二年(7),铸行“一刀平五千”(可兑换五千枚五铢钱)、“契刀五百”(可兑换五百枚五铢钱)、“大泉五十” 可兑换五十枚五铢钱),与西汉发行的五铢钱同时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大面额货币。

     王莽发行“一刀平五千”与“契刀五百”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富人阶层的财富。王莽下令禁止私藏黄金,而且用两枚“一刀平五千”或十枚“契刀五百”即可收兑富人们私藏的一斤黄金。这种刀币面值过大,引起了富人阶层的强烈反对。王莽铸造的“一刀平五千”与“契刀五百”两种刀币工艺水平很高,民间很难作伪仿制,但不法之徒很快就盯上了“大泉五十”这样的大钱,用两个多五铢钱的材料,就能铸造一个面值翻了五十倍的大钱,利润惊人,所以民间疯狂铸造大钱,大钱泛滥直接造成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严重后果。

    始建国元年(9),王莽称帝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币制改革,废除第一次币制改革中除大泉五十之外的所有钱币,甚至包括五铢钱,增发“小泉直一”,作为五铢钱的替代品,一枚“大泉五十”可以兑换五十枚“小泉直一”。可第二次改革后,民间还是疯狂铸钱,因为融化十几个小钱就能铸造一个大钱,依然有丰厚的利润。这次改革导致民间的小钱都被用来铸造大钱,使民间小额交易无法进行,市场更加混乱。

      始建国二年(10),王莽见势不妙,又推行了第三次币制改革,这次实行的是更为奇葩的“宝货制”,即所谓的“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指的是金、银、铜、龟、贝等币材 ;“六名二十八品”指的是泉货六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龟宝四品、银货二品以及黄金。“泉货六品”,即“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布货十品”即“小布一百”“么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此次币改使得币制更为混乱,各个货币之间换算极其复杂,大钱花样更为繁多,民间盗铸成风,货币进一步贬值,经济进一步萧条,社会更加动荡。

      天凤元年(14),为挽回民心,安抚天下,王莽不得不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简化币种,废大小泉,换而发行“货布”与“货泉”两种钱币。“货布”重二十五铢,“货泉”重五铢,一枚货布可以兑换二十五枚货泉,但大小泉直到地皇元年(20)才彻底废除。这次改革等于是王莽承认了前几次改革的失败,重回五铢钱时代。此次改革虽然有助于稳定经济,但为时已晚,此时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三年后新朝便覆亡。

      王莽无视经济规律所推行的历次币制改革虽然以失败收场,但在中国钱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莽钱”形制多样,铸造精良,币文稀奇,文字华美,为历代古钱收藏家所珍视。这枚货布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