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山里教吟诵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31

感谢美丽中国。之所以来支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些质疑,整天茫茫碌碌地工作着,却捉摸不透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于是我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中,不知该向何处前行。这时候,“育人,遇自己”美丽中国支教的宣传标语映入我的眼帘,让我有了新的思考。遇到了新的瓶颈的我,是时候去精进“修行”一番。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舒适区,奔赴到乡村第一线,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 楔子

自天佑之,无往不利。在我决定去支教没多久后,我接触到了吟诵,首师大徐健顺教授为我破了蒙。几年前经他人推荐,我曾在网上听过他吟诵的《将进酒》,学识粗鄙的我当时有些嗤之以鼻。直到有一天,我当面听到徐老师的吟诵后,深深被打动了,整个人就懵在了那里,古诗文还可以这样学习?我不禁有一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感觉。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向乡村孩子传播推广吟诵文化。

美丽吟诵项目宣传片

为什么要吟诵?

在我的班上,是不能提曹操这个名字的。因为我教过孩子们吟诵曹操的《观沧海》,他们非常喜欢曹操的豪情壮志。所以一旦听到这个名字,他们就会立马联想到《观沧海》,然后忘乎所以地开始吟诵,并且一定要吟诵完。即使你佯怒,说今天不教吟诵,他们还是会继续沉迷其中,直到和曹操结束完这次心灵沟通。那种自我陶醉和享受,会让你感动到涕泪横流。那是真正的美好啊!

我还记得刚学完《将进酒》的那个晚自习,男孩子们簇拥着我,在星空下大声吟诵,仿佛那个时候,我们都是李白。那个心比天高,天子呼我不上船的李白;那个斗酒诗百千的诗仙李白;那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李白。一切情感,都在“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地吟诵过程中,化进了内心的最深处。

古诗词最重要的不是用脑子去拆分字词,然后再翻译成段。而是去感受、去体验,情感的流动,文气的流动,通过自我教育来养正自己。把学习和成长的权力,还给孩子们,真正授之以渔,而不是那几条无用的臭鱼。

陈明灵老师的吟诵课堂

吟诵是什么?

吟诵是古代汉诗文的传统读书法,亦是汉民族固有的歌唱方式。汉字是旋律性声调语言,中国人自古见字可唱。中国古代没有作曲家,往往在吟诵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曲调,再由专业人士记录下来。因此吟诵也是传统作曲法,人人皆可,人人皆能。

吟诵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叶圣陶先生的倡导下,于 1952年之前,白话诗都是用吟诵来教学的,而且被作为标准教学法中的重要一环。运用吟诵教学,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其本身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所以不需要花额外时间去开展,而是非常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

学会吟诵,首先是能够非常轻松的记忆古诗词文,乃至现代诗。其次,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者,吟诵能够让学生更好体会诗词文中的情感,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感受到语文真正的魅力。最后,吟诵能使学生爱上自主创作的乐趣,真正塑造他的精神世界,养正浩然之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让我定义教育的意义,我一定会选这个字:真。真实、真诚、真性。

孩子们正在学习吟诵

一些思考

有一次,一位刚学完教授吟诵的老师问我,说他们班的孩子吟诵不整齐,怎么办?我噗嗤一下乐了。吟诵就是要唱自己的情感,唱出自己对古诗词文的理解,如果像现在唱歌一样,千人一面还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别总想着去纠正,要鼓励。

要去聆听,去感受,然后你才能去引导。从现在这种模子化的教育中跳出来,就是要打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要真正找回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在美丽中国,我逢人就会讲吟诵,近乎疯魔,身边的朋友总会笑着说我适合去做传销。听到后,我也会乐。其实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老祖宗这么好的东西,不该丢了。

是啊,在这个浮躁功利的社会,大家犹如无根的浮萍,四处飘荡,文化断层的我们,仿佛是被拦腰斩断过的参天古树,无奈、无力。现在我们在提复兴传统文化,而事实上国学文化很艰难,社会上充斥着大量伪国学、商业国学、鸡汤国学。而像吟诵这种把力量还给每个人本身,而不是去剥夺人成长的权力的文化,已经十分罕见了。

陈明灵老师第一次与美丽中国支教队友见面

在一个星空璀璨的日子,我和挚友汤汤老师在我们支教的街上漫步,那时她已经做了一段时间吟诵,有很多感受。送她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她突然湿了眼眶,她说突然明白为什么我那么热爱吟诵了,以前想去做吟诵,是因为我的魅力。而以后她想去继续做吟诵,是因为吟诵的魅力。在夜色的笼罩下,我看着她,笑着说:“太好了!”在走回我学校的路上,我泪流不止。仰望星空,觉得自己虽仍是很渺小,却总归影响到了一个善良的灵魂,而她又可能会影响到更多善良的灵魂。这么想来,觉得做的事情真的很有意义。

为众人拾柴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我爱美丽中国,是因为他在为中国教育拾柴。我爱吟诵,是因为他在为传统文化复兴拾柴。

我们推广吟诵,不是为了吟诵。他只是工具,是我们打开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是我们真正找回传统文化精神的灯塔。我们来支教,到底能给孩子们带去什么?也许,吟诵就有一个美丽而真实的答案。

吟诵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他会让你看到,不是你在教孩子,而是孩子在教你。他会让你看到,这世间的真善美,一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是而已。

孩子们在学习吟诵时的笑脸

吟诵教育开展的现况

支教一学期,我的身边已经有九所学校的项目老师参与到吟诵项目的探索中来。而且还有一位有教育情怀和远见的镇教班主任加入了我们,在他的支持下,全镇七十多名语文教师全部接受了吟诵培训。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我们的吟诵培训刚结束,当地老师就在当天的晚自习上给学生讲吟诵,并发来大量学生陶醉于吟诵的视频。孩子们开心的笑容,让我更坚信吟诵是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美。我们还组织、参加了各种关于吟诵的活动比赛。孩子们的眼睛里面是有光亮的,那种光不是你灌输进去的,而是他内心燃起的火苗,是生命的希望,和对美好的憧憬。让人感慨,让人动容。

学生们在做吟诵表演

你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吟诵文化,我希望你也能来支教,和我一起在山村传播吟诵。一起举手。两年的时间,我不知道能不能改变未来,但一定会让你和你的学生一起,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每次我跟徐健顺老师汇报现在做的吟诵情况,他总会说,谢谢。他是真正的儒士,把传承吟诵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当成自己的任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薪火相承,代代相传。

我也要谢谢每一位关心、支持、传播吟诵的伙伴,不知道明天会更好,但我们心存希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可能就会更好。

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给陈明灵老师带来的改变

人生苦短,更要砥砺前行。

感谢美丽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