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故事 | 徐健顺:吟诵归来,构筑中国人的精神

 盐心Jaffe 2022-03-08

第一次听说吟诵的人,多半会觉得,这不过就是背诵,或不那么动听的唱歌,顶多是一种玩艺。十多年前,徐健顺也是抱着这种半好奇半怀疑的态度开始进入吟诵的。

但吟诵名家苏民老先生一句话,却让他彻底转了方向:吟诵是教育。

十年研究,十年推广,从不理解到完全认可,徐健顺和他的团队走遍全国,跨了七八种学科,最终把普通话吟诵变成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而对于吟诵教育的实践者,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发现之旅,更是一次教育返本的探索。

它不同于现在流行的“默读”(看书),而是真正“眼到、口到、心到”的综合学习方法;也不同于从西方传入的“朗诵”,而蕴含着汉语教育自身的独特规律和传统乐教的秘密;

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而是更着重于儿童的情感、品格、身体和审美教育;是真正作用于日用伦常的修身工夫,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独特传承方式。

因此,在当下教育改革中,它不仅与语文教育强关联,而且是真正的“五育融合”。

徐健顺,1969年生于青岛。著名吟诵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04年开始吟诵采录工作,至今已组织采录和整理了超过1000多位受过传统教育的老先生的影音资料。著有《吟诵概论》《普通话吟诵教程》《中华经典吟诵》《我爱吟诵》等。

01
“好像前半生都在为吟诵做准备”

徐健顺的人生,在35岁那年被清晰地分割为了前后两个部分。

那年,他遇到了吟诵。他将这次相遇,称为人生中最浪漫的事,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感叹自己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35岁这个号称人生下坡路的分水岭上,遇到了可以为之付出余生全部热情的志业。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古代文学与音乐研讨会,作为博士后的徐健顺,也受邀参加。晚饭时,与他临坐的,是被誉为“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的著名歌唱家姜嘉锵先生。

攀谈间,姜先生感叹现在的人读诗很不好听,以前的人都是吟诗的,徐健顺一听便来了兴趣。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多年,他知道以前的人都是吟诗,但对如何吟却了解甚少,“身为古代文学副教授,多少感觉有些惭愧。”

姜先生告诉他,自己家里珍藏了国学大师江树峰、华钟彦等人的吟诵录音磁带,可以借给他听听。当晚,徐健顺便跟着一道去了姜先生家。

“第一次听录音,觉得真难听!”徐健顺笑着说,“一度怀疑先辈们世代流传的读书方法被取代也有一定的道理。”

随后,他研究了大量论文,对吟诵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再去听录音时,才慢慢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比如华钟彦先生吟诵的《敕勒歌》,调的长短轻重缓急里真的藏着一片壮丽的草原,这是'现代朗诵’没办法带来的直观感受。”

徐健顺很兴奋,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迫不及待地将吟诵推荐给了朋友,但得到的反馈却是,“太难,搞不懂。”

“可以理解。吟诵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这里面除了文学,还有音乐学的知识,有语言学的知识。古人接受的是全科教育,经史子集都要学习,而我们这代人分科教育太严重,所谓隔行如隔山。”

想通这点后,徐健顺内心生出一股强烈的宿命感,“或许我这一生注定要遇到吟诵”。他回顾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突然觉得“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这场相遇做准备。”

很少有人知道,徐健顺是由理入文的,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他曾是数学系的尖子生,师从著名数学家潘承洞、徐森林等,还曾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金牌,扎实的数学功底让他拥有了严密的思维逻辑以及宏观的、理性的科学哲学观。

从数学转到文学后,因为仰慕裴斐(裴家麟)先生的才华,他考上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主攻唐宋文学,之后留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朝鲜古代文学。这个阶段,徐健顺接触了很多少数民族,甚至学习了不少他们的语言,这段经历也让他受益终身,“我的眼光终于跳出了汉族,站上了全民族的高度。”

博士后时期,徐健顺在首都师范大学诗歌中心研究音乐文学,为此,他特意跑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进修音乐。

各类学科常识和思维在他身上累加,都成为了他日后理解吟诵的途径。“横跨科学、文学、语言学和音乐学,少了哪一科,我都没办法真正进入吟诵。”

徐健顺一发不可收拾,教学之余的时间全花在了吟诵上面。

2007年,闷头研究几年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把吟诵推荐给了学生。那堂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少人更是在课堂上当即成立诗社,取名“紫竹诗社”,表示要共同研究吟诵,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让徐健顺备受鼓舞。他意识到,“原来,年轻人是喜欢这个东西的,吟诵的传承是可以延续的。”

“那就让我来点燃这把火!复兴吟诵!它复杂不易学,我就让它变得简单。我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让它成为一个可重复的东西,谁都可以做,谁都可以讲,谁都可以传承!”

02
从学术到公共普及

然而,这条路远比他预想的要艰难许多。

当时,他的手上只有大概20首吟诵录音,想靠此“破解”吟诵之谜根本是天方夜谭。他尝试找人采录,但是没有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份统计资料可以告诉他,哪些人上过私塾,哪些人念过旧学。他只能托朋友问,上网查,跟大海捞针一样。

为了获取线索,2008年11月,徐健顺与恩师赵敏俐教授一起在首都师范大学发起了一场“中华吟诗调学术研讨会”。

会议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一些亲身经历过“吟诵时代”的老先生也亲临现场。诗人屠岸、《清史》主编戴逸、著名导演苏民,三位年过八旬的先生更是当场吟诵,深深打动了现场所有的人。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筹备成立“中华吟诗调传承研究会”,全面开展抢救和推广吟诗调的工作。

徐健顺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许多人都在关心着吟诵的存亡。

这次会议让吟诵小范围“破圈”,《人民日报》进行了跟踪报道,而这引来了时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的注意。

王世明国学功底深厚,“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便是由他牵头发起的。在他看来,中华经典用吟诵的方式呈现,才能真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国人的精神高度。

他曾拜访多位老先生学习吟诵,但都失败了。看到报道后,他找到徐健顺请教。

了解之后,王世明郑重地对徐健顺说,“吟诵是一整套关乎诗教、乐教、礼教、修身的系统,可以极大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当即,他便找到了时任国家语委副主任同时也是语用司司长的王登峰先生。

多方努力,在国家语委的支持下,吟诵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2009年,第一届“中华吟诵周”成功举办。2010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成立,随后,“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徐健顺很欣慰,“总算是步入正轨了,从我们私人的学术兴趣、学术研究转变为了一个由中宣部和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起的公共行动。”

随之而来的,是艰巨的任务。王登峰司长委托徐健顺等人尽早研发出普通话吟诵以便推广。“压力很大。”

前人学习吟诵,靠的是教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口耳相传,因地域和方言因素,导致吟诗调没有准谱,没有定调,现在想普及,就徐健顺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根本没办法办到。

当务之急,是吟诵样本的采录。徐健顺迅速集结朱立侠、龚昊、海珍等一批优秀学者,组建起了采录小组和志愿者团队。

“只有拿到吟诵录音,我们才能跟叶圣陶、赵元任、朱自清他们做过的大量研究对应起来。再向上追溯到朱熹、王阳明等古代教育家,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才能豁然开朗。如果只有文献,没有活人,没有吟诵录音的话,吟诵将永远是一个传说。”

03
“中国的教育,不是你知道的样子”

2010年10月,苏州街头,金桂飘香,徐健顺团队却步履匆匆,无心赏景,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老先生朱季海。

朱老先生16岁时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苏州,论国学,学问最大、资格最老的就是他,但脾气最古怪的也是他。他寡言少语,极少与外界打交道,只是每天要去固定的茶馆呆上一段时间。

幸运的是,在本地人帮助下,徐健顺等人顺利在茶馆“拦截”了朱老先生。他恭敬地表明来意,老先生听后一反常态,高兴地邀他入座,这让茶馆里的许多人都大跌眼镜。

那天,朱老先生跟徐健顺聊了很久,从吟诵的价值到吟诵的现状。“临走前,先生一直反复强调,只有吟诵才能真正展现中国古诗文的美,嘱咐我一定要把这个传统拾起来,传下去。”

同样这样嘱咐他的,还有苏州另一位国学大师——南怀瑾。

同年,徐健顺多方打听下,得到了南老秘书的电子邮箱,他不抱希望地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当天晚上便得到了南老的回复,还附带了自己的吟诵录音。

不久,徐健顺团队便受邀与南老一起吃饭。餐桌上,南老先向他们抛出了几个关于吟诵的问题,在确定这群年轻人是真的在认真研究吟诵后,他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的课。散场时,南老端着酒杯,看着徐健顺,有点伤感地说:“吟诵这件事,我提了一辈子也没有人理,希望你们可以做到。”

离开苏州后,徐健顺收到了南老特意录制的几段吟诵录音。

徐健顺十分感动,感慨道:“他们都已是耄耋之年,平时深居简出,一听到吟诵,都热情地接待我。面对面交流,让我深刻体会到他们镌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精神,这更坚定了我研究推广吟诵的决心。”

因为时间有限,采访到的很多东西并不系统,徐健顺在整理完录音后,准备再次请教老先生们,但遗憾的是,再也没有第二次了。

朱老和南老相继离世。

十几年来,徐健顺和采录团队、志愿者团队采录了近七百位懂得吟诵的老先生。图为周笃文先生采录时的留影。

徐健顺深受打击,紧迫感涌上心头,“接受过完整古代教育的那代人已经不在了,剩下的上过四五年私塾的人,大都已过了耄耋之年。”他意识到,想要抢救吟诵,就必须跟时间赛跑。

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吟诵采录工作中,只要一听说有线索,带着团队便出发。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错过了很多。

陕西诗词协会会长雷树田先生,酷爱吟诵,徐健顺找到他时,他正在参加一个学术活动,本来约好了第二天采访,结果当天雷老便突发脑溢血中风了。

著名语言学家吴宗济先生答允徐健顺,等百岁生日宴一过便接受采访,可是生日宴过后,他的身体状况却直线下降,不久便离世了。

提到这些人,徐健顺的眼里满是失落,叹气,“如果我能早点做这件事,这些老先生或许就能少点遗憾,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文化就能少流失一点。”

十多年来,徐健顺背着包走遍了全国,甚至远赴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团队总共采录了近700位老先生,加上收集的,已超过千人。这些资料,在音韵学、语言学、教育学、地方文化研究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十几年来,徐健顺和采录团队、志愿者团队采录了近七百位懂得吟诵的老先生。图为姚奠中先生采录时的留影。

但徐健顺说,这些并不是他最大的收获。

“每一次采录的过程,都像是跟过去那个时代的一场对话,以时代为镜,我看清了中国历史的真相,也看清了自己。”

“吟诵不是古董柜,它是纳尼亚的衣橱,从这里走进去,你可以发现,中国的音乐不是你知道的样子。中国的教育,不是你知道的样子。中国的政治,不是你知道的样子。中国的农业,不是你知道的样子。我们的祖先,也不是你知道的样子。”

当年采访苏民老先生时,他反复叮咛:“吟诵不是文学的事情,不是艺术的事情,它是教育的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徐健顺无法理解。现在,他懂了。

“只有让吟诵回归教育体系,回到中国人的生活,让大家看清中华文化的真相,只有这样,才是恢复了吟诵传统的实质,才能真正传承和发展吟诵,也才能使吟诵的巨大作用得到发挥。”

十几年来,徐健顺和采录团队、志愿者团队采录了近七百位懂得吟诵的老先生。图为钱绍武先生采录时的留影。

04
“星星之火,终可燎原”

采录到大量吟诵调样本后,徐健顺带领团队,花了三四年时间,才最终完整地总结出吟诵的规则,概括为“一本九法”(参见贴士)。

吟诵是教育,它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操作系统,才可能真正落地生根。徐健顺后来还倡议、推动成立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为吟诵的后续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规范。

教授吟诵,成为了徐健顺近几年的工作重心。

星期一到星期五,每晚八点,他会准时在网上免费上直播课。此外,每年有大半时间,他前往全国各地培训吟诵和自己团队研发的整套国学教育体系。任何学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幼儿园邀请他去讲课,他都会欣然前往。

“报酬无所谓的,车票和吃住自费都可以。”

近十年来,参加一周培训结业的吟诵与国学教育者已有三万多名,不算网络学习者,听过现场讲座的大约有几十万人。此外,徐健顺还在全国各地培训了近500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对吟诵理论和教学法都造诣极高,可以培训其他老师,被称为“星火培训师”。

他说,“星星之火,终有燎原的那日。”

来自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马凡美老师便是一枚“星火”,从2010年开始便跟随徐健顺学习吟诵,在她看来,徐健顺的身上时刻在散发一种生命力,饱满、充满希望。

“就像裹着一团火,有着散不尽的光。”

她记得,有一年在成都空军大礼堂参加吟诵培训讲座,徐健顺在后台,整张脸烧得通红,学生守在旁边,带着哭腔劝他吃药,却被拒绝了。他说怕吃了药后脑子不清楚,昏昏沉沉影响讲课。

“他窝在沙发上,听到报幕说轮到他讲课,'腾’地一声就站了起来,衣服一扯,头一昂就上去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外加一个小时的提问环节,全程面带微笑,嘴唇发白到让人心疼。”

但徐健顺更心疼老师们。

“他们比我难多了。自费来参加培训,一心为了孩子们,却常常得不到支持,不但要忍受同行的不解,有时还要忍受家长的举报、领导的责备。终归是我做得不够多,不够好,让他们受委屈了。”

每天,徐健顺都会收到很多来自老师们的诉苦信息,他会认真阅读,然后一一回复。

他勉励老师们,也是在给自己鼓劲,“我们先行者的宿命和光荣,就是不被理解,那没办法的,不用去管它,咱们努力就行。”

为了让老师们在推广吟诵的路上少受点苦,徐健顺总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供帮助。

“他走到哪,就会把吟诵资料带到哪,包括最新的采录资料和研究资料。他会主动提醒老师们带着硬盘去拷,生怕他们少学了点。”马老师回忆起师父徐健顺这些年的种种,眼泪止不住地流。

“有一年,我的两位朋友去北京学习吟诵,因为是暑假,只能带着孩子去。徐老师便主动提出将自己租住的房子提供给他们,而他自己则住在学校宿舍。半夜,出租房里的水管爆裂,两个女老师带着俩孩子实在不方便,便给徐老师打电话,他迅速赶到现场当起了维修师傅。还有一次,他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考察,六天的行程,他从早到晚,没歇一下,逐字逐句指导孩子们吟诵,给老师们做培训,跟政府谈合作……走的时候,嗓子都哑了。”

拼命,成为了“星火们”对徐健顺的一致评价。

徐健顺在哈佛大学的吟诵研讨讲座

渐渐地,一些质疑的声音传来——又不挣钱,这么多年了也没名气,还那么拼,你图什么?

徐健顺淡淡回应,“有生之年,我要是能看到每一个会说话的中国人都能吟诵两句,也就瞑目了。”

2011年4月,徐健顺收到了26封农村小学生的信。

信里,孩子们用稚嫩的文笔写下:徐老师,感谢您!我们非常喜欢吟诵,我们最喜欢您的吟诵调,吟诵让我们收获很大,我们不仅能吟诵很多诗词,还能写诗呢!

这些孩子,来自重庆市大渡口区公民小学。2010年,语文老师余庭利偶然听了徐健顺的课,深受启发,便将吟诵引入这个偏远的、校园文化贫瘠的乡村小学,从此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改变了这所学校的命运。

余庭利介绍,学习吟诵后,孩子们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古诗文积累量直线上升;他们去参加文艺汇演,也不再是小透明,成为了舞台上耀眼的明星,甚至有商业机构邀请他们去表演;孩子们在区阅读节上吟诵诗歌获得了第一名,学校成为了大渡口区知名的吟诵特色学校,2018年,学校搬迁至新校区,余庭利也成长为了副校长;同年,在公民小学的影响下,重庆市大渡口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吟诵实验区。

“在我们学校,每个孩子都会吟诵,连带着家长都能吟诵两句。上次,还有一个毕业了的孩子回来找我借学校的吟诵表演服,他兴奋地告诉我,他在班上教同学们吟诵呢!”余庭利骄傲地说。

END

2022年/第17期2022/3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2022年二月刊精彩回顾





封面故事 | 成大,如何“融天下”——成都大学国际化战略

封面故事 | 走出国门,看世界——成都大学国际化战略之师生全球交流计划

封面故事 | 国际学生培养:让世界认识更加真实立体的中国

教育家 | 约翰·洛克:光荣革命下的教育经验

社区 | 社区图书馆改变了我和我的家乡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图  | 徐健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