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论语.子罕》好德如好色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19-07-31

【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按照《史记.孔子世家》的说法,这是孔子在卫国时期,卫灵公带着南子招摇过市,孔子认为自己在卫国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所以发出如此感叹之后,离开了卫国。历史上因为这句话,给卫灵公下了“好色”的评语。

现在单摘出这句话来看,孔子并非单指卫灵公,“吾未见”所指的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所以《论语集注》中,谢氏解释说“好好色,恶恶臭,诚也。好德如好色,斯诚好德矣,然民鲜能之”,人们喜欢美的东西,厌恶丑的东西,这是人之本性,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美学教育的问题,所以孔子提出“好德如好色”,如果一个人对于美德的喜好程度能够达到对美色的喜好程度(自然而然地),那可是真正的“好德者”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色”是外表的美,浮在表象的华丽,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美会慢慢被消耗掉,而“德”是内在的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只要慢慢积累,这种美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发光彩夺目,这也算是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进一步解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