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吟诵符号与吟诵录音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7-31

我们参考了前人的读法符号,制订了一套简单易行的吟诵符号。主要是考虑到了电脑键盘的特点,保证每个符号都可以直接在键盘上敲出来。这套符号一共只有八个,就可以把大部分字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节奏韵律基本上标志出来。下面做具体介绍。

吟诵的规则是因文体而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标注符号的时候,对不同的文体是分别对待的。从大的角度来说,文体可以分为诗和文两类。这两类内部又可以根据形式分成格律体和非格律体: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文分古文古赋和骈文骈赋。下面说说标注的原则及方法。

1. 近体诗词曲每个字都标注。近体诗主要通过声律来造成音乐上的美,所以,我们严格按照格律进行标注。以横代表平声字,竖代表仄声字。平仄都有长短之分,一三五字的平声字一般是平读的,用“短横”表示;二四六字的平声字一般要拖长,用“中横”表示;韵脚处的平声字通常拖得最长,用“长横”表示。仄声中,上去声字一般是平读的,以竖线表示,在吟诵的时候,竖线时长基本相当于短横时长。入声最短,以竖线加一点表示,因为入声属于仄声,所以也用竖线,下部的点表示读得短

而重。平仄不但有长短之分,还有高低之别。大概而言,中古音仄声比平声要高,所以我们这套符号横在下面,竖在上面。吟诵的时候,按照符号的长短处理字音的长短,按照符号的上沿高低处理字音的高低。

2. 古体诗只标注入声字和韵脚。因为古体诗创作的时候不按照平仄格律进行,统一的吟诵规则只有入短韵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调式等。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而古体诗平、仄韵都可以押。所以,当古体诗押平声韵的时候,标注方法与近体一样,还是以“长横”表示。如果押的是仄声韵,那么要看是上去声还是入声,因为两者的时长差异是很明显的,如押的是上去声,也需要拖长,用“小于号”标注。如果押的是入声韵,还是以竖点标注,不拖长,直接顿住。

综上,诗的吟诵符号归纳如下:

                 _       短横:一三(五)字之平声字

其一,平声       __     中横:二四(六)字之平声字

                 ___    长横:押韵之平声字

                |  上声字、去声字(非韵字)

其二,仄声      ! 入声(含押韵处)

               <  上声字、去声字(韵字)

其三,骈文标注方法。骈文在总体上是以四六字对仗双行文的,所以也被称为“四六文”。规范的骈文也讲究平仄的交替。骈文的四字句往往是律句,六字句往往是骚体,所以标注的时候律句按近体诗标注,骚体句按楚辞骚体标注,即除了标注入声字和韵字之外,对于第一个单独节奏单位的字也标注重读符号,句中的“兮”字标长读符号。

其四,古文标注方法。读古文时,字音有平读、长读、短读和重读四种。我们总结为“字分实虚入,音分短重长”。符号只有“~ |3 ·”三种:平读不用标识,“~”表示长读,“ |3 ”表示入声字短读,“·”表示重读。一般来说,虚字多重读,实字多平读,入声字需要短读,逻辑重音等处需要重读,重中之重则可长读,其余地方平读。平、重、长读之间,有时也不是那么严格的,其中含有个人不同的理解。所以古文的标注,除了入声字之外,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提示。《论语》等引用《诗经》的句子,如果两句以上,有韵字一对以上,则按四言诗标记吟诵符号;如果只有一个单句,不能成韵,则按照古文标记吟诵符号。这样比较符合吟诵的实际情况。

其五,蒙学标注方法。本系列图书中还有一些蒙学作品,视其文体情况标注。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谣体,只有押韵,不讲声律。我不主张幼儿认读入声字,标注出来就只有韵字,而韵字又在统一的位置上,大家都知道,所以就不标注了。《声律启蒙》讲究声律对仗,属于近体诗类,所以标注方法如同近体诗。

这套吟诵符号系统,是朱立侠博士、薛瑞萍老师和我共同研讨修订的。这套符号究竟适用不适用,还需要做哪些改进,都需要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给出答案。欢迎大家共同研讨!就我而言,我至少知道这套符号的一大不足,就是只标注了读法符号,没有标注文气符号。文气,大略可以理解为字和字、句和句、段和段的关系,是古诗文的灵魂。好的诗文吟诵起来,起伏跌宕、辗转腾挪,好像打了一套拳,其中有无穷变化,又有无数细节,这才是真理解了。不得气,不可谓真知其文。桐城派所谓“因声求气”,所重在此。自宋末谢枋得《文章轨范》以下,历代也有不少文气符号留存,但是我们这次没有设计文气符号,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而且,文气符号要依据对诗文的理解。而对于中华经典,我们还不敢说已经通晓其含义,可以做示范了。因此标注文气符号,只能有待于未来。

古人学习,有师传授。老师的声音里,已有读音、读法、文气、含义。今人只有文字捧读,师既不存,道也难存矣。所以本系列图书中配的吟诵录音,就非常重要了。有很多符号标不出、文字写不出的东西,要靠大家在录音中仔细揣摩。不要仅仅模仿录音的曲调,真正重要的,是穿过曲调,去体会吟诵的文气,体会其长短高低、轻重缓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处理,从中可以感受诗文的言外之意。

这次的吟诵录音,首先注重了诵读。诵读是吟咏的基础,诵读得正确、到位,吟咏才有可能意味俱佳。吟咏是把诵读表达不足的地方展示充分,是诵读的升华。诵读不是今天的所谓“朗读”“朗诵”。我们所说的诵读即吟诵的“诵”,是遵守代代相传的规则的。它和吟咏的区别仅在于音乐性,其字音的长短高低、轻重缓急与吟咏是一致的。本系列图书的吟诵录音,除了蒙学以外,我都用普通话诵读一遍。蒙学录音则是吟与诵交叉使用。

其次,我又用普通话基本调吟咏一遍。普通话基本调,老师们俗称其为“矿泉水调”,是在教授普通话吟诵的实践中,大家自发形成的调子。所有的吟诵班都会自发形成这个调子,说明这是今天普通话在大家心中的比较一致的反映。古人读书是直接跟着老师学的,连规则带曲调,成套学下来。但是今天我们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现在学习吟诵,最实用的办法,是掌握基本的吟诵规则,用普通话基本调进行练习,再模仿或参考传统方言读吟诵调,以及别人的典范的普通话吟诵调,最后自己吟诵出来。普通话基本调,是句内平调,腔音则完全依字行腔,句与句之间则依传统的吟诵习惯一般有上、中、下调之别。吟诵教学实践证明,普通话平调是每个说汉语的中国人迅速就可以掌握的吟诵调,是我们的本能,只要激发出来就可以。所以我每首诗文都录了普通话基本调的吟咏,目的是为大家的吟诵学习搭一个引桥。

然后,本系列图书收录了大批优秀的普通话吟诵。这些吟诵是我们面向全国吟诵界征集的,历时一年多,迄今已收到八千多个录音,其中也包括我们亲自采录和创作的吟诵。征集、筛选和出版的过程还在继续。我们从中精选出了部分相对典范的吟诵,提供给大家,以作参考。这些吟诵人中有老先生,也有学者,更多的是一线的教师,也有部分是中小学生。可以说吟诵录音是目前全国吟诵界的集萃之作。

这些吟诵大部分是清吟,也有一小部分是配有伴奏的,其中有古琴、古筝、箫、笛等传统乐器的伴奏,也有钢琴、吉他等西方乐器的伴奏。伴奏乐器是根据作品加以选择的,而吟诵都是符合规则的。我们还提供了部分伴奏声效,以及部分蒙学的领读方式的录音,以利于教学。

此外,本系列图书还提供了部分优秀的传统方言文读吟诵录音。这些吟诵虽然是方言的,但是其吟诵规则与普通话的吟诵是一样的,其曲调各具地方特色,反映出了汉诗文吟诵的原貌。这些吟诵也可以作为普通话吟诵调的一个来源。我们一直强调传统方言文读吟诵的重要性。它们不仅是普通话吟诵的根,而且很多吟诵水平很高,原味十足。若你能通过那些沙哑颤抖的声音而最终喜欢上传统吟诵,我们将不胜欣喜。

最后,本系列图书还提供了一批吟诵教学和展演的录像。吟诵教学的录像对于大家了解吟诵课堂和学生们的状态,以及诗文吟诵在教学中的使用都很有帮助。这些录像都来自于优秀的吟诵教师。吟诵展演的录像大多数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节目,以及其他电视节目和大型文艺演出,都是比较成熟和深受欢迎的节目,对于大家宣传吟诵、展示吟诵也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此外,本书对声调的辨别,以平水韵为主,平仄两读之处,按照字义和格律进行判断。至于读音,我们主张以今音为主,入声字读短,但在节奏点、韵脚等关键处如果古今音变不谐,则以中古音变读。

本系列图书的教材,每本都配有CD和DVD各一张。CD中主要是普通话吟诵录音,DVD中则有普通话吟诵、方言吟诵的录音以及录像。温馨提示:DVD是数据盘,最好在电脑中使用。

【张翀翼吟诵工作室】责任编辑:张海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