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古人这样过七夕节......

 昵称33271501 2019-07-31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鹊桥仙》

七夕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会,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实际上,七夕最初并不是祈祷爱情的节日,在古代,它通常被叫做“乞巧节”。

1

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


七夕节,又称七姐节、乞巧节、女儿节。七夕是拜“七姐”(织女)的活动,因为祭拜活动在七月七日举行,因此名为“七夕”。

民间相传,织女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在节日这天,女孩们会摆上时令瓜果,默默祈求织女能赋予自己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因此七夕又称“乞巧节”。

2

七夕节的起源是什么


自然崇拜

七夕这个节日最初是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古代人常常用星象的方位来标农时,记时令。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出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爱情传说

后来,牵牛星和织女星被人们赋予了人格化的爱情传说,据《月令广义·七月令》收录的南朝记载: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kūn),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3

古代人在七夕节做什么


穿针乞巧

七夕节有“斗巧”的活动,女子会比赛用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作“输巧”,输巧的人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巧者。

拜魁星

魁星是中国古代主管文章兴衰的神,在古代学子心中,魁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因此古代读书人称七夕为“魁星节”,这一天,读书人都会祭拜魁星,祈祷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求姻缘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七夕那天,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相望,年轻的男女们就会对着星星许愿,祈祷能够有一段美好的姻缘。

4

古代人在七夕节吃什么


巧果

巧果又称“乞巧果子”、“巧食”。吃巧果是民间风俗,每到七月七,人们会把巧果穿成串儿,抛掷到房顶,表示让喜鹊衔去搭桥,夜渡牛郎、织女过银河相会。

酥糖

在七夕那一天,有些糕点铺还会特意做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