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说美味 | 中国八大菜系——苏菜

 昵称55301288 2019-07-31

八大菜系——苏菜



江苏菜(简称苏菜)起始于南北朝、唐宋时,经济发展,推动饮食业的繁荣,苏菜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明清时期,苏菜南北沿运河、东西沿长江的发展更为迅速。沿海的地理优势扩大了苏菜在海内外的影响。


苏菜由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组成。其味清鲜,咸中稍甜,注重本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江苏菜用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苏菜

1.金陵菜

金陵风味以南京菜为代表,以南京为中心,一直延伸到江西九江等地方。金陵菜烹调擅长炖、焖、叉、烤。特别讲究七滋七味:即酸、甜、苦、辣、咸、香、臭;鲜、烂、酥、嫩、脆、浓、肥。南京菜以善制鸭馔而出名,素有'金陵鸭馔甲天下'的美誉。

▲盐水鸭

南京盐水鸭制作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

▲凤尾虾

虾肉洁白、尾壳鲜红、形似凤尾,衬以绿色青豆,色彩艳丽、虾味鲜嫩,佐以鸭油烹调,其味更美。

▲松鼠鱼

松鼠鱼因形似而得名,通常以黄鱼、鲤鱼、鳜鱼等鱼类为原料,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当犹如“松鼠”的鱼炸好上桌后,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来。



苏菜

2.淮扬菜

淮扬风味:以扬州、淮安为代表,主要流行于以大运河为主。淮扬菜选料严谨,讲究鲜活,主料突出,刀工精细,擅长炖、焖、烧、烤,重视调汤,讲究原汁原味,并精于造型,瓜果雕刻栩栩如生。淮扬细点,造型美观,口味繁多,制作精巧,清新味美,四季有别。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中的狮子头肥嫩异常,蟹粉鲜香,青菜酥烂清口,须用调羹舀食,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香,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此乃'扬州三头'之一。

▲三套鸭

三套鸭的烹饪技巧以焖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三套鸭'家鸭肥嫩,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汤汁清鲜,多味复合,相得益彰。由外层吃向里层,越吃越嫩,越吃越鲜,层出不穷之妙。有人赞美此菜具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魅力。

▲淮安茶馓

又称为'细环饼',是用上白精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环环相连,呈梳状、菊花形等网状图案,放入麻油锅中泡炸而成,质地酥脆,味道香美。在满汉全席前六点中,淮安茶馓位第五。作为清朝贡品,淮安茶馓声名与地位显著。



苏菜

3.苏锡菜

苏南风味擅长炖、焖、煨、焐,注重保持原汁原味,花色精细,时令时鲜,甜咸适中,酥烂可口,清新腴美。苏锡菜常用酒糟调味,擅长各类水产,口味偏甜偏清淡。花色精细,浓中带甜,尤其鲜香酥烂。又烹制'无锡乾隆江南宴'、'无锡西施宴'、'苏州菜肴宴'和太湖船菜。苏州在民间拥有'天下第一食府'的美誉。

▲糖醋排骨

在技法上兼顾了浙菜的和川菜的特点,口味上结合沪菜的特点,用糖醋,葱蒜调味,用油热煸,成菜色泽红亮油润,口味香脆酸甜,颇受江南一带食者的欢迎。

▲肉酿面筋

肉酿面筋制法相当简单,只要将肉馅塞入无锡清水油面筋中就可以。烧煮时,如再加乘冬笋、香茹、黑木耳、金针菜等,其味更佳。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回味悠长。

▲太湖船点

太湖船点是江苏省名点,著名米制食品,大约起源于明代,有花卉瓜果、鱼虫鸟兽等各种形象,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是既可观赏、又可口尝的特色点心。



苏菜

4.徐海菜

徐海风味:以徐州菜为代表。流行于徐海和河南地区,和山东菜系的孔府风味较近。曾属于鲁菜口味。徐海菜鲜咸适度,习尚五辛、五味兼崇,清而不淡、浓而不浊。

▲霸王别姬

原名龙凤烩。项羽称霸王都彭城(徐州)举行开国大典时,为盛典备有'龙凤宴'。相传是虞姬亲自设计的。其料用'乌龟'(龟属水族,龙系水族之长)与雉(雉属羽族,凤系羽族之长),故引申为龙凤相会得名。现以鳖、鸡取代龟、雉。

▲羊方藏鱼

徐州古名为彭城,彭城国,是尧帝封于彭祖之地,所以此菜与彭祖有很大关系。彭祖对汤有研究,汤讲究一个鲜字,所以在菜上也十分讲究'鲜',把羊和鱼同烹,以为最鲜、更鲜,古汉字'鲜'字也出自'羊方藏鱼'这道名菜,同时它也是彭祖饮食文化的一个亮点。

▲东坡回赠肉

此菜用五花猪肋条肉,切成大方块,经焯水刮洗干净后置砂锅中,配以多种调味及鲜汤,先用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至酥烂。原汁鲜香醇厚,食之回味无穷。



苏菜追求本味

清闲本和、咸甜纯正

菜品风格雅丽

形质均美

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

滑嫩爽脆而益显其味

这就是苏菜!

图文编辑|:赵晋宏

图文审核|:财大华商广播站新媒体组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