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颜真卿的书法这么受推崇?宋代书法家 苏东坡与陆游怎么看

 百尺杆头进 2019-08-01

为什么颜真卿的书法这么受推崇?来瞧瞧宋代颜真卿的两个小迷粉怎么看?

宋代最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有两句诗,基本上概括出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第一句是“鲁公变法出新意”,颜鲁公变法出了新的意趣,就是说他的书法和前代的王羲之和王羲之传下来这种风格有点不一样,变法了,但是变得怎么样?变出了一种新的美就是出新意。

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第二句是“细筋入骨如秋鹰”,就像秋天的老鹰一样,那么矫健,前面用了细筋入骨。

我们讲的筋骨筋骨,一般来说,骨头上有筋才是活的骨头。如果骨头上筋都没有,肉都没有,那不是枯骨了吗?枯骨不是很有力的,真正有力的是带筋带肉的骨头,是活的,有生命的。

所以苏轼就用这个细筋入骨,就是它既有力还有血有肉还活着,就像秋天的老鹰一样,出去抓兔子抓鸡抓飞鸟都很有力很骄健。冬天来了吗,他快吃不了东西了,趁着秋天赶紧抓。

这两句诗来形容颜真卿是非常到位,非常具体的。颜真卿通过自己的书法实践,开创了一代新风。唐代出了一个颜真卿以后,掀起了一种新的学习书法的风气。

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局部

那么它的新风是什么样子的呢?他把笔法更加具体化,简单化。就是说他把王羲之本来比较复杂的那种笔法直接化,扩大化,太极化了。

什么叫太极化

大家知道太极是个圆形运动,如果说王羲之笔下的圆形的行笔,多少还有点拐弯。那么颜真卿笔下行笔的动作,圆弧形就相对来说比较直接,一下子就是一个圆形运腕拉过来了。

所以如果说唐代的人都是直接学了王羲之,那么唐代以后的人都是通过颜真卿再来学王羲之的。所以陆游也有一句诗说得更明确,他就说“学书当学颜”。

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陆游《自勉》

陆游书法《陆游自书诗》

陆游是南宋人,南宋的书法家,诗人词人,他就说,宋代时候学书应该学颜。

为什么他要这样公开地说要学颜真卿呢?

因为有两个情况,一是隔了好几个朝代,王羲之的书法相对来说真迹少了一点,传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复制品。

另外是颜真卿变法了,出新意,他把王羲之的笔法具体化简单化扩大化,太极化了,更容易学。

所以宋代以后的人,基本上都是通过颜真卿来学王羲之书法的。

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

传世颜真卿的草稿《祭侄文稿》为什么一流的书法家们都那么喜欢?元代赵孟頫的哥们鲜于枢将《祭侄文稿》评为天下第二行书。欣赏的诀窍在于:

我们欣赏书法,首先要注意就是欣赏书法的神韵神态,精神气韵,而不是看它是不是写得端正潦草,是不是顺眼还是不好看,一定要通过它的笔墨,它的字形,它的整个章法,来看看这个书法是不是写得生龙活虎,气势雄强,这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局部

否则,把端正的,清楚的书法当作艺术,那是搞颠倒了,实际上那种就是实用书写,仅仅是记录文字,称不上书法艺术!

也不能把比较潦草的就当做是江湖的涂鸦。江湖的涂鸦是没有笔法,没有精神,没有气韵,乱涂而无笔法,结果就只能是乱涂。

颜真卿书法《祭侄文稿》局部

所以我们欣赏书法一定要慢慢地深入地按照笔法,按照书写的那种笔势气韵,来仔细去观察,才是欣赏书法的一种正确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