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讲武堂偏处西南边陲,为何能够名声显赫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9-08-01





一、创立之初云集四方革命志士

1909年,云贵总督沈秉堃在云南昆明创办陆军讲武堂,本意是为了清政府培养边防军事人才,但实际上却被同盟会所掌握。因为该校在办学初期完全以日本为师,教官大都从日本留学归来,在留学期间也深受革命思想影响。

云南辛亥起义的首领蔡锷当时虽然没在讲武堂任职,但他的司令部就设在讲武堂,他经常在讲武堂作演讲,并极力掩护校内革命活动。当时,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坐镇北京企图称帝,反对他的革命志士遭到逮捕迫害,无处容身,许多都逃到昆明,其中有大才者被蔡锷推荐到讲武堂担任教官,使得讲武堂内人才济济。

二、伴随着滇军的成长不断发扬光大

云南陆军讲武堂建立后,不断地输送人才到滇军任各级军事长官。讲武堂的许多教官和学生也都成为滇系的代表人物和骨干。李烈钧、唐继尧等老滇系军阀首领及李根源、罗佩金、顾品珍等滇系元老都曾任讲武堂的总办或教官;北伐元勋朱培德及龙云、卢汉等新滇军首领则毕业于讲武堂。

滇系军阀在护国战争期间率先誓师讨伐袁世凯,随后的军阀混战期间,滇军数次征伐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抗战期间,滇军先后组织20余万军队投入抗日战场,并在怒江一线与日军长时间对峙,保障了陪都重庆的安全。滇军的彪炳战绩也让讲武堂的声名水涨船高。

三、朱德、叶剑英、何应钦等国共高级将领出自此处

讲武堂第一批学员一百多人于1911年7月提前毕业,其中18人被派到蔡锷部下当军官,直接参加了云南辛亥起义。朱德元帅就是这18位军官中的一个,被分配到蔡锷部下担任排长,10月参加云南起义,任连长。1912年回到讲武堂担任区队长、军事教官,前后在滇军和讲武堂生活战斗了13年。

叶剑英在1917年夏刚刚从南洋回国,就长途跋涉到昆明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但与他的大部分同学不同,叶剑英毕业后进入了粤军,跟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在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曾经率属下一营士兵护卫孙中山脱险,与叛军浴血奋战。

国民党军内部除了滇系人物以外,也有不少高级将领出自于此,其中二号人物何应钦曾经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抗战后期的中国战区参谋长萧毅肃等人都曾毕业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