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荟萃 | “至真至情”的呆霸王薛蟠

 昵称37581541 2019-08-02

不失为一篇好文,有些观点有待商榷。

作者

天意人心

薛蟠的出场,颇有点和凤姐的“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一较高低之势,“倚仗财势,打死人命”,在门子口中又说“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嘿嘿,最喜欢薛大公子的就是这四个字“弄性使气”,换一句话来说,大约就是“敢爱敢恨”罢。

书中对薛大公子的评价实是不高。还没出场就给人欺男霸女的印象,被冠了个“呆霸王”的谑称,更说他“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聚赌嫖娼”,一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的嘴脸,贾琏都鄙夷地叫他“薛大傻子”,连自己的亲妈也骂他 “骚狗也比你体面些!”他自己也颇有自知之明地说“我长了这么大,文又不文,武又不武”,好象真的是一无是处。

不过要说红楼中当得起“性情中人”这四字的,真的是舍薛蟠其谁。

第三十六回,莺儿赞宝钗时说:“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他道:‘好处在哪里?……’”呵呵,其实莺儿的话用在薛蟠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模样儿还在次”。有人要说,“模样儿还在次”怎么也形容不到薛蟠身上啊。不错,薛蟠是个粗人,但不代表就相貌丑陋。很多人都以宝玉的那句“谁知宝姐姐的亲哥哥是那个样子,他这叔伯兄弟形容举止另是一样了,倒象是宝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来猜想薛蟠相貌丑陋,我倒认为武断了些。以薛宝钗之美,薛姨爸薛姨妈必不是相貌平庸之辈,生出来的儿子会是个丑八怪吗?更何况要是薛蟠长得象卡西莫多一般,夏奶奶何至于“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笑,又是爱,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巴不得把自己“花朵似的”姑娘嫁给薛蟠呢?宝玉的意思多半是指“气质”而言,薛蟠兄妹的气质天渊之别,薛蟠是“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而薛蝌却是更接近宝钗的女儿家气质,更合宝玉的审美观。

而那“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薛蟠至孝,薛蟠至义,薛蟠至真,薛蟠还不乏同情心。

薛蟠最大的好处是孝,而且说他至孝一点也不为过。书中他对薛姨妈简直就是百依百顺,初到贾府,他本不愿在贾府住,“但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但薛姨妈“执意在此”,他“情知扭不过”,只好依了母亲。而在八十回中他受金桂摆布恶打香菱时,惹得薛姨妈不高兴要卖香菱,“薛蟠见母亲动了气,早也低下头了。”也不负薛姨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的疼爱之心。

对妹妹,薛蟠是真心实意的关爱。时不时地帮宝钗炸项圈,添补衣裳,一句话惹哭了宝钗,也是“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地赔礼道歉。外出做生意回来,也不忘“特特的给妈和妹妹带东西”,给宝钗带的东西琳琅满目,“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粞,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这里不得不提下薛蟠的细心之处,用在虎丘泥捏的自己的小像逗妹妹开心,“宝钗见了”“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而薛蟠必也知妹妹“从不要这些花儿粉儿的”,带回来的“花粉、胭脂”等物,显是让妹妹送园里姊妹的,这个哥哥替妹妹考虑得真是周到。嘿嘿,宝钗对姐妹们的小恩小惠还少不了这个傻哥哥的功劳呢。

薛家最大的不幸不是薛蟠的不思上进,而是夏金桂的进门。薛蟠若是想上正道也不是难事,他第一次随人出去做生意不是还赚了钱回来吗?探春的鄙夷之语“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象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用在薛蟠婚前的薛家一点也不妥当,薛蟠已经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也是一个体贴的哥哥,从姊弟逢五鬼时对香菱的照顾也证明了他也可以做一个好丈夫,可是自从夏金桂进门,薛家就再无太平之日,真正的成了一窝乌眼鸡。薛蟠的一味相让,换来的是夏金桂的愈加骄横跋扈,如果不是娶了这只河东狮,薛大公子的生活还真是幸福。

再说说薛蟠的义。薛蟠属于人来熟的那种,在贾府住不上一月,“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可见薛蟠是善于交朋友的,而且颇有为朋友两肋插刀散尽家财也无妨的味道。秦可卿死后盛殓的棺材所用的板就是薛蟠给的,贾珍问价值的时候,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可见其不是个重利亲友的人,到哪里找这么仗义的朋友去?

对曾经没勾上手反而被饱以一顿老拳的柳湘莲,薛蟠在挨打后虽是愤愤不平,“命小厮们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可后来柳湘莲救了他的命后,他就只念着柳湘莲的好了,“不念旧事,只感新恩”,不但“结拜了生死弟兄”,还要“给他寻一所宅子,寻一门好亲事,大家过起来。”柳湘莲以鸳鸯剑作定后,薛蟠在京“亲事一节,凡一应东西皆已妥当,只等择日”,在柳湘莲截发出家后,薛蟠遍寻不着,“哭了一场”,连吃饭喝酒都没了兴致。书中只有两处写到薛蟠的哭,一处是宝玉受笞兄妹吵嘴后向宝钗道歉时,另一处就是因为柳湘莲的失踪。朋友做到这种份上,也算是难得的了。

薛蟠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他的真。书中也写他“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他几乎从不与人虚与委蛇,作表面文章。他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因为宝玉挨打宝钗冤枉他,惹得他大发脾气:“今儿越发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了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抓起一根门闩来就跑。”在学堂里偶起龙阳之兴,见一个爱一个,不爱了就甩过一边,惹得许多人为他争风吃醋。当日为秦钟闹,后来又为柳湘莲闹,直到在柳湘莲那里吃了大亏才有所收敛,正应了书中那句“天性是个‘得陇望蜀’的”,对异性也是这样,为香菱打死人命,一得了手就冷落一旁;做生意时偶遇金桂就马上去求亲,而娶了金桂后又馋上了宝蟾,连雪芹先生都说他是“怜新弃旧的人”。虽然从另一角度上来说,他的“真”也反映了他的自私,但相比贾府那些道貌岸然金玉败絮的人来说,他起码不会装腔作势惺惺作态。不过还是得指责一下他对旧爱的伤害,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真是恨得人牙痒痒的。

薛蟠偶尔还会表露一下他的同情心。在冯紫英家行令时,妓女云儿的一句“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换来薛蟠的一句:“前儿我见了你妈,还吩咐他不叫他打你呢。”这句话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行乐之时薛蟠的逗乐之语,而是他对妓女处境的同情心的自然流露,说明这个呆霸王还是很人性的。

雪芹给薛蟠的一个字是“呆”,这个呆字不全是贬义的,书中还常提到宝玉的“呆性”呢,用在薛蟠身上,是在提醒读者薛蟠其实是胸无城府没有心计的人,其实在全书中最喜欢的描写薛蟠的文字是他被柳湘莲诓出城后的一段:“只见薛蟠骑着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着嘴,瞪着眼,头似拨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及至从湘莲马前过去,只顾望远处瞧,不曾留心近处,反踩过去了。”嘿嘿,傻头傻脑的真是可爱。

试看宝玉受笞后的兄妹斗法,因宝钗错疑薛蟠,薛蟠说不过宝钗,就拿“金玉良缘”来堵宝钗的口,“你这金的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而这个正是宝钗的心病,一句话就把宝钗“气怔了”,“到房里整哭了一夜”,连次日清早“也无心梳洗”,能把宝姐姐弄得如此失态,呵呵,薛蟠哪里呆了?

还有书中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中,“登时园内乱麻一般”。薛蟠“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乱麻一般”的混乱之中,薛蟠如果真呆的话,怎么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说明他平日里和贾珍玩归玩,但也很清楚贾珍等人的嘴脸。在这里还要佩服一下薛蟠同学,在“比诸人忙到十分去”的同时,居然还能注意到林妹妹的“风流婉转”,这份功力,大约也能和宝兄弟的“过目成诵”以及林妹妹的“一目十行”一较高下了。

薛蟠授人以“粗鄙”的口实还有一处是他那支著名的酒令:“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鸡巴往里戳。”被众人斥为“该死,该死!”然后就是薛氏“哼哼韵”:“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呵呵,第一次看红楼的,可能对林妹妹宝姐姐的诗没有印象,对薛蟠的这个酒令一定是印象颇深。

单从表面上看,薛蟠的酒令确实比贾宝玉等的粗俗了点,这和他受到的教育有关。贾宝玉蒋玉菡的酒令雅又如何?说穿了一样是在说男女之爱,再加上“少刻”后,贾蒋这一对雅人互换腰带行苟且事,更让人觉得讽刺。

用薛蟠的话说,宝玉也是个“招风惹草”的人,秦钟柳湘莲蒋玉菡这些同性恋人就不说了,在异性之间宝玉之淫乱比薛蟠有过之而无不及。抄捡大观园后,“酿成一疾,卧床不起”,贾母命他百日内好生保养,连院门也不许出,结果才四五十日“就把他拘约的火星乱迸,那里忍耐得住”“这百日内,只不曾拆毁了怡红院,和这些丫头们无法无天,凡世上所无之事,都顽耍出来”,虽是曹公用了“不消细说”四字,但可以想见其中的龌龊。怡红院中宝玉身边的丫头除晴雯是真正的被人“毁谤”外,包括秋纹麝月在内哪个是清白的?

薛蟠有龙阳之兴,贾宝玉也有断袖之嫌,薛蟠和异性有床弟之爱,贾宝玉和异性也有云雨之欢,两人都是不思进取之人,不过薛蟠好的是声色犬马,宝玉喜的却是淫词艳曲,一明一暗,一显一隐,和薛蟠相比起来,贾宝玉未必比薛蟠高雅到哪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