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才医家」纪念医林怪杰陈存仁

 光辉rlbr1vjwmb 2019-08-02

陈存仁(1908-1990),名保康,原名承沅,以字行,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户日渐衰落的绸缎商之家。幼年失怙,备尝生活之不易。由于聪慧努力,小学、中学连跳数级提前毕业,在专业选择之机,听从伯父建议,走上了学医之路。就学时患上伤寒,所学西医未能治愈,而中医则数剂而痊,遂由西医改学中医。

「全才医家」纪念医林怪杰陈存仁

◇受业多师 早露头角◇

经推荐考试合格,陈存仁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录取。入学后,为顺利攻读中医古籍,陈存仁拜姚公鹤、章太炎为师,补习国文。

为贴补生活开支,陈存仁应聘丁福保先生《中西医学杂志》的兼职工作,其时丁福保正在编撰《古钱大辞典》《说文解字诂林》,对此二书的助编,是陈存仁精进国文、熟悉辞书编例的绝好机会。至高年级时,陈存仁得以在校主丁甘仁先生处侍诊抄方,后丁甘仁染疫去世,随即师事其子丁仲英。虽然陈存仁的国学之师、医药之师有17位之多,但丁仲英无疑是其追随最久、受益极深的业师,在从师期间,陈存仁已经部分取得了独立诊治的机会,并作为中医学会会长(丁仲英)的秘书,草拟了同道医家不得在病家面前互相攻击的通告,对规范职业道德起到了积极作用。

「全才医家」纪念医林怪杰陈存仁

1928年,20岁的陈存仁创办了国内第一份普及医药卫生常识的报刊——《康健报》,并且邀约丁仲英、谢利恒、恽铁樵等中医名家写稿,并引入广告登载,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同年,私人诊所也在山东路南京路口的热闹地段挂牌开业,期间曾治愈于右任的伤寒病,遂结下一段友情。

◇著述等身 热心公益◇

1935年,陈存仁主编数年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原世界书局出版,全编300余万字,收药4200余种,内容包括现名、原名、古籍别名、处方用命、外国名、形态、产地、采取、制法、性质、效能、主治、服法、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等,并附有千余幅插图和万余首附方,部分药物还收载了当时已经分析出来的化学成分。基本具备了现代辞书的要素,为当代中药学辞典的编撰树立了典范,当时中医名家颜福庆题词“妙尽方书”、朱惠生题词“待用无遗”。辞典出版后广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卫生出版社仍继续重印。

陈存仁因感于“日本汉医勃兴之伟绩,尤出于意料之外”,且“医籍有在中国已失传,而日本反保存无恙者”,于是“纂《中国药学大辞典》后,即搜购日本汉医书籍”,在本人旧藏及赴日购回的400余种中,“选定七十二种,分门别类,以次印行”,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当时日本称汉医为“皇汉医学”,且是编所收乃系日本学者研究考据中医名著之撰作,故冠名《皇汉医学丛书》。全编分总类(基础理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共14大类,收入丹波父子、浅田惟常、山田宗俊等人的撰著并译成中文,于1936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为国内中医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意义非凡,影响深远。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署检书名,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题词“发掘东亚医学之宝藏,同跻世界医学之健康”,名医陆仲安题词“广收博览”;名医萧友龙、徐相任分别作序。后被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台湾平凡出版社(大新书局)等出版社多次重印。

除此以外,陈存仁还陆续编撰《学医门径讲义》《肺病无忧论》《伤寒手册》等一系列医学册子,可谓雅俗兼顾、正俚并举,竭尽全力为提升学术水准和推广医学知识做出贡献。

陈存仁热心公益事务影响较大的事,引属抗议“废止旧医案”。事件源于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意在消灭中医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简称“废止旧医案”),此案一出,在全国各地引发了激烈反响,强烈抗议,上海为此酝酿成立“上海市中医协会”,作为协会的秘书主任,陈存仁承担了大量的拟稿、联络、组织等工作,于3月17日假座上海总商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赴南京请愿团总干事,陈存仁与其他4位团员代表一起,于3月31日出发南京,抗议请愿成功,“废止旧医案”取消,成员谢利恒、陈存仁被聘为卫生部顾问。医界定于3月17日为国医节。

◇移居香港 再焕异彩◇

1949年,陈存仁迁居香港继续行医、著述、讲学,兴办《存仁医学丛刊》,在香港《星岛晚报》开辟“津津有味谭”专栏达近20年之久。1982年出版《中国药学大典》4大册。香港光明出版社推出的《医药护理养生丛书》中,收入陈存仁编著的《饮食养生法》《百病食物自疗》《食物与健康》等等,可谓写尽了养生食疗的方方面面。台湾正海出版社及香港震旦图书公司《中国名医验方汇编》收入陈存仁编写的一系列验方如《伤科跌打验方》(1982)、《高血压心脏病及中风验方》(1984)、《伤风感冒病验方》(1984)、《眼耳口鼻舌牙喉各病验方》(1984)等等。

在港期间,陈存仁获得了一些职衔,反映了其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如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华东三院总理;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头衔;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1980年获台北中华文化大学名誉博士头衔。

1985年因年龄和健康原因退休,并迁居美国,1990年9月9日,陈存仁病逝于美国。(金芷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