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反应率高达71%!复发性铂耐药卵巢癌新疗法:乐伐替尼+紫杉醇

 印塔健康 2020-12-23

笑对人生  照亮黑暗

乐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被FDA批准用于复发或转移性甲状腺癌、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

2018年9月4日,中国批准乐伐替尼上市,用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商品名:Lenvima(乐卫玛)

通用名:lenvatinib【乐(仑)伐替尼】

靶点:VEGFR 1-3、FGFR 1-4、PDGFR-α、RET、KIT

厂家:日本卫材(Eisai)

规格:4mg*30、10mg*20

美国获批:2015年2月

中国获批:2018年9月

获批适应症:甲状腺癌、肾癌、肝癌

推荐剂量:

肝癌:大于或等于60公斤的病人每日一次,每次12mg;小于60公斤的病人每日一次,每次8mg

肾癌:每日一次,每次18mg,联合依维莫司日一次,每次5mg

甲状腺癌:每日一次,每次24mg

价格:4mg*30约16800元

根据第50届SGO年会的报告,在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和铂类耐药性卵巢癌患者中观察到乐伐替尼联合紫杉醇的活性。在I期试验中,该组合的客观反应率(ORR)为65%。

此前,乐伐替尼单药用于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可以获得14%-22%的有效率。采用紫杉醇联合VEGF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可以获得27%-53%的有效率;治疗复发的子宫内膜癌,可以获得20%-28%的有效率。

在其他关于铂耐药卵巢癌的研究中,当紫杉醇与其他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使用时,中位反应率约为30%,中位无进展生存率为6%至10%。此外,在子宫内膜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单药使用的反应率一直很高,但无进展生存率相对较低。

临床数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假设,每周使用紫杉醇和乐伐替尼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和铂耐药卵巢癌是安全有效的。他们在研究中的主要目标是确定II期联合用药的推荐剂量。次要目标包括安全性和耐受性、目标抗肿瘤活性、PFS和药物动力学。

试验共入组26例患者,其中19例患者为卵巢癌(13例高浆液性,2例低浆液性,2例透明细胞,1例子宫内膜样和1例肉瘤样),7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样和3例浆液性)。

入组患者先前接受的治疗方案的中位数为3种,且先前至少接受过一种含铂化疗,允许患者之前接受过每周紫杉烷类药物和贝伐珠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3岁,23例患者为白人。

所有患者接受紫杉醇(每21天的第1、8、15天每天接受一次,每次80 mg/m2)+乐伐替尼(每日一次)治疗,周期为28天。乐伐替尼的剂量梯度为8mg(DL1组)、12mg(DL2组)、16mg(DL3组)、20mg(DL4组),分别有4、3、7、6例患者采用相应的联合方案。另外有6例患者进入扩展组。

DL1组和DL2组患者均无剂量限制毒性反应,而DL3组有1例患者有粘膜炎。研究人员指出,由于DL4组患者因3级毒性(高血压和疲劳)反应经常需要降低剂量,因此他们确定了II期联合用药的推荐剂量为16mg乐伐替尼+每周紫杉醇。

在23例可评估反应的患者中,ORR为65%,1名患者完全反应,14名患者部分反应,7名患者疾病稳定,1名患者疾病进展。整体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6%。

卵巢癌患者的ORR为71%,子宫内膜癌患者的ORR为50%。卵巢癌患者的中位PFS为14.0个月,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中位PFS为12.8个月。

达到CR或PR的患者中,平均反应时间为10.9个月。7名患者仍在接受研究治疗。所有患者的总体中位PFS为14.0个月,54%的患者PFS超过6个月。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58%)、贫血(50%)、粘膜炎(46%)、腹泻(46%)、淋巴减少(42%)、厌食症(42%)、高血压(42%)、疲劳(42%)、恶心(35%)、蛋白尿(27%)、鼻出血(27%)和声音嘶哑(27%)。

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分别为高血压(19%)、中性粒细胞减少(15%)、白细胞减少(12%)、贫血(12%)、淋巴减少(8%)、疲劳(8%)、腹泻(8%)、粘膜炎(4%)、呕吐(4%)、血尿(4%)、皮疹(4%)、血小板减少(4%)和肠穿孔(4%)。

据主导该研究的Floor J. Backes教授介绍说:“这只是一项小规模的第一阶段研究,所以我们必须在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证实这些发现“。除此之外,他们也将探讨K药+乐伐替尼+紫杉醇治疗的疗效,期待更高的有效率出现。

参考资料:

https://www.


【重要提示】本公号【全球好药资讯】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越努力 越幸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