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8-02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湖北神农架美景

真知堂说上古史:

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何谓炎黄,说的就是炎帝和黄帝。炎在前,黄在后。中国古代信史就是从黄帝开始写的。而黄帝之前的炎帝,《史记》仅在黄帝本纪中一语带过,后人只知道炎帝大战黄帝,炎帝战败,黄帝一统天下,从此我们成了炎黄子孙。那么,炎黄大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解读

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晚期,位于河南新郑的有熊氏(有能氏)部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就是后来的黄帝-有熊氏轩辕。而此时,炎帝神农氏一族已经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一职500年之久了。

神农氏发明古代粟作农耕文化,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各个部落已经贫富分化严重,部落首领为了获得更多的享受,欺凌部落成员,对外发动战争,不听神农氏的号令。天下纷争不断,到了该有一个新次序的时候了。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山西高平末代炎帝陵

炎帝神农氏的前世今生

自从神农氏发明了古代农业,改变了伏羲氏以来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特别是驯化了野牛犁田深耕,神农氏一族的农业生产水平一下子遥遥领先于周边部落。

神农时代的部落,基本上都是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的。畜牧业产生于狩猎,原始农业产生于采集。神农氏发明耒耜,在当时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以至于周边的部落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慢慢都知道神农氏部落特别擅长种植,也就是有了余粮。

所以,越来越多的部落首领不远数百里长途跋涉来到陕西宝鸡附近的神农部落,奉献礼物,学习农耕技术。也由此奉神农氏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应该约定了进献粮食或其他物品作为交换)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神农架的炎帝塑像

真知堂按:

我们从仰韶文化遗址的分布上,就可以看出5000年前甚至更早时期的黄土高原地区,同一种类型的文化由点到面,逐步铺开,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分布得越来越广。这就是炎帝神农氏粟作农业文化传播的证据。

当然,有朋友要说良渚文化和两湖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也出现了稻作文化。此说不假,但由于4300年前的一场突变(笔者考证是史前大洪水),这些文化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殆尽,只剩下一些残余逃上高山,长江中下游文化大幅度后退。同时,同样属于先进文化的山东半岛黄河下游文化(龙山文化)也被大面积摧毁,所以目前只有当时地处高原的炎黄文化作为主流传承下来。大部分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也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了。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安徽凌家滩文化大墓

神农氏的时代,可能远不止500年,而可能长达上1000年。然而,考古证据显示,在大约5000年前的一段时期内,领先的仰韶文化的发展陷入了停顿状态。此时山东半岛的龙山文化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迅猛发展,从东向西逐步占据了山东全境和河南的很多地区。龙山文化在郑州洛阳一带与东进的仰韶文化和北上的裴里岗文化后人交集在一起,形成了以前所谓的河南龙山文化,又称庙底沟二期文化。

这个后世华夏文明的最主要源头,庙底沟二期文化又是何方神圣,它和黄帝有关系吗?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新郑黄帝塑像

轩辕黄帝的崛起

史料记载,黄帝本为有熊部落首领少典之子。他和末代炎帝神农氏为兄弟。黄帝居轩辕之丘,(“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黄帝的名字叫做轩辕,称有熊氏,又称轩辕氏。继炎帝之后号令诸侯,则成为黄帝。

如果此说无误,那么炎黄二帝本是亲兄弟,那么事情是那样的吗?

笔者认为,二人不太可能是同父,所以说他们二人是兄弟,是因为当时的各部落都归属于炎帝部落联盟,属于兄弟之邦。也就是有熊氏部落听从神农氏部落首领的号令,奉为领袖。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河南灵宝西坡文物,对应黄帝时代的遗址

真知堂按:

从考古发掘的证据来看,河南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虽然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但还是在本地裴里岗文化的基础上,长期融合仰韶文化发展起来的。

史书上的有熊国,当时还属于部落的性质,说它与神农氏部落是兄弟关系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有熊部落和其他部落一样,最早都是从神农氏手上学到的农业技术,也立下了奉神农氏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誓言。所以,当时的有熊氏,应当是听从神农氏号令的部落之一。

那么,有熊氏,也就是黄帝发家的故里在哪呢?

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的说法,笔者以为然。历史上的证据已经很多了,说一个没被重视的证据,就是黄帝之妻西陵之女,嫘祖那么,西陵在哪呢?

贾湖骨笛,裴里岗文化

就在今天的河南漯河之西平县。

《武威汉简·王杖十简》载:"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

《水经注·潕水》载:"潕水又东过西平县北……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西平西距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约35公里,距离新郑约140公里。

有熊(有能)国君轩辕,由于和西陵部落联盟,娶了嫘祖,势力一下子强大起来。上古时代部落一般都只有几十里的管辖范围(商汤据说是七十里),位于新郑的有熊氏和位于漯河的西陵氏联合,则地盘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在上古时代,具有了和神农氏竞争的本钱。

那么,有熊部落就因为联姻西陵部落,就敢于起兵对抗统治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神农氏部落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神农氏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庙底沟出土彩陶器

炎帝的昏招一,坐大了轩辕

仅仅是与西陵氏联姻,位于黄河南岸的有熊氏也暂时只能是区域首领,他的号令过了黄河是没人听的。我们的主人公轩辕之所以能成为黄帝,与炎帝神农氏榆罔的昏招密切相关。

《史记》上是这么说的:“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此时的神农氏部落首领榆罔,继承了神农和炎帝的称号,但已经是徒有虚名。说好了的每年各部落进贡的谷物和礼物,有些部落不贡了,而且很多部落互相攻伐,也不听榆罔的号令了。

养尊处优多年的神农氏,早已提不动刀枪。如果听任各部落不享(不进贡),要不了几年所有的部落都会跟风,到那时候神农氏就得喝西北风了。怎么办?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这时候有人给榆罔出了个主意。”黄河边上的有熊氏和您关系好,又恭顺,何不叫他来替您办这个事?“

榆罔一听,在理啊!于是宣召有熊氏国君轩辕觐见。(以下为模拟言辞)

“兄弟啊,多年不见,你还好吗?为兄有件事,不知你是否愿意帮忙?”榆罔说到。

“陛下有何吩咐,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轩辕回答。

榆罔:“那些个王八羔子,某,某,某还有某某,说好的每年给我进贡一千石粮食的,今年到时候了,就是不送,我派人上门催请,你猜怎么着?”

轩辕:”应该是太忙,忘了吧?“

榆罔:”狗屁!一个说首领不在家,出门打猎去了。一个说,今年自家收成也不好,能不能缓一缓。还有一个说,我老婆说了,凭什么每年送神农1000石粮食。最可气的是那谁,门都没让我的人进,一顿乱棍给打出来了!“

轩辕:”还有这等事!难道他们不记得誓言了吗?哥,你说话,怎么办?“

榆罔:”叫兄弟过来就是为了这事,看你有没有空了,帮我去讨个债?“

轩辕:”也不是不行,关键是师出无名呀!他们又不欠我的粮食。“

榆罔:”这样,你就替哥出个头,厘尔圭瓒,秬鬯一卣,你做伯,专门负责征伐!“

轩辕大喜,拜稽首曰:”谢主隆恩。大哥看我的。我一定让那帮龟孙子规规矩矩的。“

三门峡虢国,黄帝之后的统治者

炎帝的昏招二,兵败坂泉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看懂了后面的故事,这整个一引狼入室,和三国时代的刘璋请刘备入川没什么两样。

三国时代,四川盆地本来远在偏僻,不被中原战火。益州牧刘璋却听信了手下的话,为了张鲁区区之患,亲自写信请汉室宗亲刘备入川助战。结果,本来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却自启门户,让早有窥视之心的刘备轻而易举的进入四川腹地。则天险已与敌共享,等到刘璋回过神来准备闭关,为时已晚。最后束手就擒。

而后来榆罔与轩辕三战于坂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修武一带,多少年不拿刀兵的神农部落族人,又怎么是前后大小数十战(征讨诸侯),战斗经验丰富,又被战利品诱惑杀红了眼的有熊部落精兵的对手呢?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形。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黄帝时代的兵器,一斧头剁掉人手

榆罔听说诸侯都去朝贡轩辕而不来朝贡自己,恍然大悟,原来最大的贼就是这个口口声声为自己出头的兄弟!怎么办?

再听之任之,那么,就不是几个不来朝贡的部落那么简单了。

榆罔决定要讨伐轩辕,以正大器。

从榆罔之都,山西高平要攻击有熊国都河南新郑,按道理说是不可能战败的。为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山西高平,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发生之地。此处地处上党盆地,太行山在其右侧,为天然屏障。从高平出发,步行数十公里,就到了太行径上的太行关,又称天井关。

太行径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三十五华里处,径阔三步,长四十华里。从太行径河南的入口开始,步行仅需要一天多的时间,就可以抵达山西高平炎帝故都。但是太行天险,如果有人封锁了这条古道,那么哪怕是今天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无法逾越的。

黄帝为何能得天下,原来是因为炎帝出了这两昏招|真知堂说上古史

太行径上的天井关

真知堂按:

本来扼守太行径险要,只需要居高临下就可以以一敌百的神农氏,却妄自尊大,非要到太行径下面入口之处的平原与轩辕决战。后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说啊,读史可使人知兴衰。从古至今,这种自己出昏招葬送江山的事真是太多了。其实不论炎黄二帝谁胜谁败,我们都是大洪水后遗存下来的炎黄后裔。黄帝大战炎帝的坂泉之战,后来也就成了历史上第一个见于史册的大战役。

后续还有黄帝大战蚩尤的涿鹿之战,请看下文分解。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