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诗笔记——【六】关于对仗

 江山携手 2019-08-02

【六】关于对仗

(一)、避雷同律诗中二联雷同,有四种情况,应避免。

一是避免意思雷同(即合掌)。最好有分工,各有侧重,如一山一水,一情一景,一事一人,一昔一今,一近一远,一叙一议等。

二是避免句式雷同。应是七言“二二三”,五言“二三”,末尾“三”再细分:“一二”“二一”或“一一一”。

三是避免语法结构雷同。可以是主谓式,或无主语的动宾、介宾式,或名词句。如一个模式,就乏味。

四对仗方式雷同。对仗有正对、反对、流水对,或细分为肩对、映比对、反比对、顺接对、流水对,两联最好不相同。如沈期《被试出塞》: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

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

辛苦皋兰北,胡尘损汉兵。

中二联都是写塞外战场的肃杀凄冷,意思近似,皆为正对、并肩对;句式全是“二一二”,“名、动、名”。节奏单一。反之,他的《杂诗》: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中二联虽都写少妇思夫之情,但前联重议论,后联重描述。句式,虽皆“二三”,但词性不同。前联是流水,后联是互文。且情深意婉,富于韵味。流传至今的律诗名作,多半因中二联出色,不雷同,灵活多姿: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杜荀鹤《春宫怨》: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李商隐《筹笔驿》: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总之,中二联要避免雷同。间或使用名词句(鸡声茅店月)会有奇妙效果。在对仗上,适当用反对和流水对,不宜常用正对。

(二)、自对和工对

王力将对仗的词划为十一类,每类分门。同门的词相对最工,同类的词相对次之,相邻类的词相对又次之。但词的门类不同,性质相距较远,也可以成工对。但条件是,必自对。自对有两种:一是双音词二字自对;二是当句双音词自对。如王维咏大明宫: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阊阖对衣冠,宫殿对冕旒,宫室与衣饰不同类,但仍属工对。就因为有当句对(阊阖与宫殿,衣冠与冕旒)双音词“阊阖”、“宫殿”、“衣冠”、冕旒二字相对。且是联合式。偏正式也可。如王维《春日访吕逸人不遇》: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城上对东家,屋里对西邻四词都是偏正式。

李山甫《隋堤柳》: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春色”对“杨家”,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因有当句对,就显得工了。

(三)、工对与美对.

对仗,是律诗大放光彩之处。要工对,又要美对;字面要工,意象要美。陆游《游山西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人来写,恐过不了导师之关。因“疑”对“又”,“无”对“一”,十分免强。但历来被誉为工对。因此,意美是主要的。

又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铁锁沉江底,一降幡出石头。

还有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愿我们的诗家写出对仗不求字字工,但求句句美的名作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